聽席夫、郎朗、張昊辰,重識奏鳴曲|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演出主題展映第七期開始將放映古典音樂會,同時配合音樂會的放映,每期會科普一個音樂小知識。本期主題關鍵詞是“奏鳴曲”,在不少古典音樂中總是能看到“x小調奏鳴曲”,但你真的瞭解奏鳴曲從何而來?為什麼叫這個名嗎?我們挑選了安德拉斯·席夫、郎朗和張昊辰三人演奏的奏鳴曲演出視頻,配合以下知識點再看他們的演出,也許你會聽到更多旋律。

听席夫、郎朗、张昊辰,重识奏鸣曲|新京报x国家大剧院

掃碼對應位置二維碼可觀看演出。

奏鳴曲(sonata)作為最常見的音樂體裁,不但在音樂會的曲目單中經常出現,還伴隨著琴童們每個階段的練習。尤其是彈鋼琴的學生,只要說起貝多芬的“月光”“熱情”“暴風雨”“黎明”(標題都是後人起的)奏鳴曲,總有一兩個“在手上”的。

奏鳴曲顧名思義,“演奏”然後“鳴響”,但這個名字似乎太過普通以至於又有些模糊,它不像協奏曲那樣明顯地體現出某種協作、競賽的關係,也不像交響曲那樣給人一種規模宏大的印象。究竟奏鳴曲是如何得名,如何發展的呢?

文藝復興時期,聲樂和器樂之間還未劃清界限,器樂依附於聲樂的情況阻礙著器樂自身的發展。16世紀,器樂演奏逐漸從聲樂作品的統治地位中脫身,作曲家們開始在樂譜上將器樂與聲樂區分開,用“演奏的坎佐納”(坎佐納原指歌曲) 這樣的“笨辦法”作為標示。後來,他們選用sonata(來自意大利文sonare,意思是“奏響、吹響、使發出聲音”)特指“用樂器來演奏的”,用cantata特指“用人聲演唱的”。

听席夫、郎朗、张昊辰,重识奏鸣曲|新京报x国家大剧院

巴洛克初期,器樂的演奏開發尚淺,幾乎所有的奏鳴曲都是單樂章的,隨著作曲技術的進步,奏鳴曲篇幅不斷增長,逐漸由單段落變成多段落結構,由“拼湊”的多段落變為尋求一定關聯性和統一性的多段落,由單樂章演變為多樂章套曲。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從17世紀開始日漸盛行,那時的三重奏鳴曲並非指3件樂器,而是3個聲部:兩把小提琴演奏兩個上聲部,大提琴、羽管鍵琴一起演奏數字低音(一種記譜方法,作曲家不寫出低音聲部,而是用數字標註和絃,讓低音聲部即興演奏)。奏鳴曲在古典主義時期有最寬泛的定義:即指一首器樂作品。

听席夫、郎朗、张昊辰,重识奏鸣曲|新京报x国家大剧院

關於“奏鳴曲”的使用場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多用於教堂、宮廷。而在古典主義時期,奏鳴曲作為脫離聲樂的器樂作品已經很少被用於教堂,它在宮廷和上流社會被傳播。除此之外,還成為了業餘愛好者們的娛樂食糧、職業演奏家和作曲家的進身之階,被廣泛運用於器樂的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