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麥家致信國外留學兒子:生命面前可理直氣壯放下一切

《朗讀者》麥家致信國外留學兒子:生命面前可理直氣壯放下一切

當下,越來越多家庭竭力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廣闊的世界,多見見世面。

無論做了多久的準備,等分別那一刻來臨,很多家長還是會覺得,太多道理沒來得及教給孩子。

但孩子卻迫不及待發表了“獨立宣言”,等不及要自己去碰壁,去闖蕩,去冒險了。

他們就是那些遍佈世界各地,令祖國和家人牽掛的留學生們。

《朗讀者》麥家致信國外留學兒子:生命面前可理直氣壯放下一切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見學國際】


面對“突然長大”的孩子,著名作家麥家先生以父愛無聲的筆觸給自己孩子寫下了一份字字珠璣、飽含深情的家書。

在兒子即將遠赴大洋彼岸上學的前夕,他將這封寫給兒子的信悄悄夾在本子裡,有太多囑咐的話不知從何說起,於是選擇了文字代替。

大多數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那麼小心翼翼,不是出於恐懼,更多的是出於一份疼愛。

這封信與留學相關,但更多是關乎生命、關乎期許的心裡話,讀後無不讓人動容和深思。

《朗讀者》麥家致信國外留學兒子:生命面前可理直氣壯放下一切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見學國際】

麥家,著名小說家、編劇,矛盾文學獎得主。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於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

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

這也是你命中註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我沒有到過費城,但可以想象:

那邊的月亮不會比杭州的大,或者小;

那邊的房樓一定也是鋼筋水泥的;

那邊的街弄照樣是人來車往的;

那邊的人雖然膚色貌相跟我們有別.......

但心照樣是要疼痛的,情照樣是要圓缺的,生活照樣是有苦有樂、喜憂參半的。

世界很大,卻是大同小異。

也許最不同的是你,你從此沒有了免費的廚師、採購員、保潔員、鬧鐘、司機、心理醫生,你的父母變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機、一份思念。

今後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勞,餓了要自己下廚,乏累了要自己放鬆,流淚了要自己擦乾,生病了要自己去尋醫生。

這一下,你是那麼的不一樣,你成了自己的父親、母親、長輩。這一天,是那麼的神奇,彷彿你一下就長大了。

但這,只是彷彿,不是真實。真實的你只是在長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這條路必定是漫漫長長的,坎坎坷坷的,風風雨雨的。

我愛你,真想變作一顆吉星,高懸在你頭頂,幫你化掉風雨,讓和風麗日一直伴你前行。

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對不起,兒子,我也不會這麼做。為什麼?

因為我愛你,因為那樣的話,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蒼白的、弱小的,至多不過是一條缸裡的魚,盆裡的花,掛著鈴鐺叮噹響的寵物。

這樣的話我會感到羞愧的,因為你真正失敗了。你可以失敗,但決不能這樣失敗,竟然是被太陽曬死的,是被海水鹹死的,是被寒風凍死的。作為男人,這也許是莫大的恥和辱!

好了,就讓風雨與你同舟吧,就讓荊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風雨,有荊棘,風雨中不免夾著雷電,荊棘中不免埋著陷阱,作為父親,我愛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護好自己哦。

說到守護,你首先要守護好你的生命,要愛惜身體,要冷暖自知,勞逸結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衝突,言語的,肢體的,個別的,群體的。

青春是尖銳的,莽撞的,任何衝突都可能發生裂變,而生命是嬌嫩的……

這一點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放下任何一切,別無選擇。

其次,你要儘量守護好你的心。

這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靈的心。它應該是善良的,乾淨的,寬敞的,亮堂的,充實的,博愛的,審美的。心空了,陷阱無處不在,黃金也是陷阱;心臟了,人間就是地獄,天堂也是地獄。

請記著,兒子,愛是翻越任何關隘的通行證,愛他人是最大的愛自己。然後我們來說說美吧,如果說愛是陽光,可以照耀你成長,那麼美是月光。

月光似乎是虛的,沒用的,沒有月光,萬物照樣漫生漫長,開花結果。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沒有月光,我們人類會丟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詩歌,多少音樂。

美是虛的,又是實的,它實在你心田,它讓你的生命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飽滿生動的。

呵呵,兒子,你的父親真饒舌。好吧,到此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別想家。如果實在想了,就讀本書吧。

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讀書就是回家,書這一張紙比鈔票值錢!

請容我再饒舌一句,剛才我說的似乎都是戰略性的東西,讓書帶你回家,讓書安你的心,讓書練你的翅膀,這也許就是戰術吧。

愛你的父親

《朗讀者》麥家致信國外留學兒子:生命面前可理直氣壯放下一切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見學國際】

在這封信裡,不僅蘊含著骨肉分離的濃濃不捨,也藏匿著兒子去更大的世界闖蕩、探索的殷切期許。

為人父母,我們要做好守望者的角色,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妨交給時間和空間,而出國留學的時間和空間,或許是滋養一個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待疫情褪去,見學國際將繼續護航中國學生向世界出發,觸及國外優質教育,為未來增添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