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諸葛亮

《隆中對》的地位以及疑惑

劉備二十八歲起兵,先後依附於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人。無奈“智術淺短”,征戰將近二十年,依然沒有立錐之地。他在三顧茅廬之前,剛剛敗於曹操,寄身於新野。這年他已經年近半百,古人有云“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近尋死路”,自己未來的方向在什麼地方?會不會就這樣在迷茫中,老死林泉之下呢?他的困惑和彷徨是可想而知的了。

正在此時,諸葛亮出現了,他僅用三百多字,就把天下的形式說的明明白白,並且給劉備指出了一條創業之路。說的劉備茅塞頓開、如見明燈、淚沾袍袖、衣襟盡溼,遂拜諸葛亮為軍師,迎回新野。

之後,劉備依據《隆中對》的方針行事,一步步奪取荊州、益州,站穩了腳跟,建立了蜀漢,完成了三分天下的事業。雖然最後蜀漢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但是能讓身處困境的劉備從一條喪家之犬到三分天下而居其一,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所以史書以及《三國演義》對《隆中對》給與了極高的評價,贊

“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千萬古人所不及也!”

自《隆中對》誕生以後,劉備的軍事行動基本上依其而行,《隆中對》就是蜀漢的建國方略。那麼問題就來了,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引導,為何沒有得到正確的結果?反而是信心滿滿的蜀漢第一個被曹魏消滅。是不是《隆中對》本身出現了問題呢?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從歷史記錄來看,蜀漢之亡始於《隆中對》這種說法,並非是聳人聽聞的。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劉備劇照

《隆中對》說了些什麼?

要搞清《隆中對》是不是存在先天不足,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隆中對》到底說了些什麼。

(劉備)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很短,先是劉備問諸葛亮:“我想復興漢室,可是沒有那個本事,咋辦?”。諸葛亮說出對策一二三,因為諸葛亮住在隆中,所以就叫《隆中對》了。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三顧茅廬

我們可以把《隆中對》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曹操不可與之爭;孫權可以引為援。這一點就敲定了以後蜀漢外交的一個基調:聯吳拒曹。這個沒有太大問題。在三角對立關係中,要讓自己存活下去,就要聯合弱的那一方對抗強的那一方。如果你聯合了強的一方,滅掉了弱的一方,那麼唇亡齒寒,接著強的一方就會回頭把你吃掉,結果你啥也撈不著。如果聯合了弱的一方,就可以制衡強的一方,那麼三足鼎立的狀態就可以暫時存在。自己再抓緊時間發展力量,等到時候差不多了,兩弱方聯合幹掉強的一方。剩下兩家勢力差不多的再對立。以後尋找機會,幹掉對方,這樣才有勝出的希望,否則很快就會滅亡了。

諸葛亮很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加上孫權那邊的魯肅也認識到聯合劉備重要性,雙方很快達成了聯盟。

第二部分:要想幹成一番事業,必須有根據地。這些年劉備仗沒有少打,可是啥也沒落下,原因就是他沒有根據地。現在各處的地盤都有人佔著,哪裡去找地盤呢?有兩個地方不錯,一個是荊州,一個是益州,這兩個地方肥的流油、人口又多,是很好的 地盤,況且他們現在的頭領無德,不配擁有這麼好的地方,我們就應該搶過來自己用。

第三部分:最終目的是要建立霸業,復興漢室。佔了荊州和益州當根據地之後,還不算完,要積蓄力量,“內修政理”。天下有變是啥呢?就是要變天了,改朝換代了,咱們就兵分兩路,一路從荊州出發攻打南陽、洛陽,一路從漢中出發,攻佔長安,到時候不就是天下之主了咩?

這三部分是不是很美?三百來個字,直接就通向了皇帝寶座了。且不管能不能當上,這話劉備聽著就提神兒,他能不趕快僱傭諸葛亮當自己的CSO?諸葛亮的高薪工作是到手了。但是他的《隆中對》有沒有問題,以劉備的才智和韜略可能無法判斷。假如我們在諸葛亮的時代,許也看不清,如今時過境遷了,我們做個事後諸葛亮去分析《隆中對》,看的就會更清楚一些。《隆中對》中存在先天不足和內在矛盾,不足以支持諸葛亮預測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個結果,可以說最後蜀漢滅亡跟《隆中對》所定的基調出現問題有直接關係的。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孫權

孫劉結盟與攻佔荊州的矛盾

《隆中對》一開頭就提出來,曹操和孫權都很強大,咱們不能惹,但是可以聯合孫權抵抗曹操,這個思想非常好,棒棒的。在之後的歲月裡,只要這一條得到很好的貫徹,就天下太平,一旦有什麼因素影響孫劉的感情,就要雞飛狗跳。

但是諸葛亮緊接著下面就提出了要佔領荊州,諸葛亮覺得荊州不是孫權的地盤,我們佔了就是我們的,他忽視了盟友東吳的利益。正是他的這種忽視,才導致兩家的結盟不能穩固。最後,還是因為荊州的問題,孫劉鬧翻了,蜀漢徹底失去對荊州的控制,《隆中對》不能貫徹,最終也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魯肅

荊州對東吳來說是個什麼地方啊?那是命根子啊。

早在《隆中對》之前,魯肅與孫權就有《炕上對》,不對是《榻上對》,意思差不多,就是爺倆在炕上聊天的內容。魯肅早就預料“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今之計,孫權只能“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並趁北方多事,西進“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為何魯肅也要佔有荊州、益州呢?

孫家在江東雖然已經經營了三代,但是他們也有隱憂。孫家之所以能對抗曹操,有一個地利,就是長江天塹。可長江很長,上游就在益州和荊州,現在益州和荊州之主胸無大志,東吳暫時安全。一旦此二州落入曹操手中,曹魏的兵馬可以直接繞過東吳的長江防線,從陸地自西往東攻打東吳,那個時候東吳就危險了。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郭嘉

而且曹操很早就想這麼做了。建安八年八月,郭嘉就建議曹操“南向荊州”“擊劉表軍於西平”,但袁氏三兄弟沒有搞定,曹操怕後方失火,沒有敢輕易攻打荊州。建安十三年,曹操就開始行動了,先後佔領了荊州的襄陽、江陵,可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失利,留下曹仁守樊城,荊州七郡中,曹操只佔了南陽郡,但是曹操先從荊州攻打東吳的意圖是很明顯了。

所以說荊州對於東吳來說,是涉及領土安全問題,生死存亡問題,一旦失去荊州,東吳賴以生存的天塹沒有什麼用處,就等於門戶大開。這個是無法寄託在盟友身上的,只能自己掌控才會放心,荊州雖然現在不是孫權的,但以後是絕對不能讓給劉備的。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從荊州出發攻打許昌與從成都出發攻打許昌的比較

而《隆中對》中把荊州作為以後出擊

宛洛的出口,如果只佔領益州,那麼蜀漢可以偏安,以後要消滅曹魏甚至是孫吳,就一定要佔有荊州這個巴蜀出口。此時北方的統治中心已經轉移到許昌,這種情況與劉邦暗度陳倉的時候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蜀漢放棄荊州,等到力量充足了之後,從漢中出擊,千里迢迢去攻打許昌,會造成兵力的巨大損耗,後來諸葛亮多次伐魏失敗,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隆中對》中,強調的是“橫跨荊益”,失去了荊州的益州是不足以成事的,劉備要“復興漢室,建立霸業”也必須得到荊州。

如此劉家的《隆中對》和孫家的《榻上對》在荊州的問題上就撞車了,而且就重要性來說,荊州對孫家是生死問題,一旦力量最弱的劉備先在荊州問題上用強,孫家是會不惜翻臉的,而翻臉之後,劉備吃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這是個很大、很複雜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隆中對》就要破產,所以從一開始《隆中對》的設計就存在重大隱患,不像看起來那麼美好。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表面好基友,背地裡都想吃掉對方

《隆中對》本身就包含著對孫劉聯盟的破壞

《隆中對》是個綱領性的東西,很短,僅僅畫了一個框架。基本上有三步: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實現三足鼎立;復興漢室,建立霸業。我們先不管荊州的問題,假設已經實現三足鼎立了,接下來就要伐魏。

但是伐魏之後呢?劉備會允許孫吳繼續存在麼?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並沒有說直接說出來,只是點了一下“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你興漢室不就要把割據的諸侯都平了?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滅孫吳。佔領荊州的意圖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滅了曹魏,直接就可以攻打江夏郡,直取丹徒,滅掉孫吳政權。孫吳也不是沒有人,魯肅的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隨著劉備勢力的增強,孫權一再往東遷都,就是為了防備劉備。

這樣看來,《隆中對》本身就包含著對於孫劉聯盟的破壞。在強大的外敵來臨的時候,生存上升為第一目標,此時雙方如果不合作,就會被曹魏各個擊破,合作的意願就要大於對抗的意願。一旦曹魏撤退,劉備這邊的遠大目標就和孫吳的領土安全產生了衝突。在劉備力量未到很強大的時候,他們這一方是極力維持聯盟,韜光養晦,爭取時間,慢慢做大。可越這樣,孫吳越是如針芒在背,一旦劉備做大,孫吳就很危險了,一定要把他扼殺在搖籃之中,這樣雙方就成了敵我矛盾了,關係生死是不可以調和的。可以暫時掩蓋,終究要爆發的,而這個爆發的引信,在《隆中對》中已經埋下了,並且在劉備建立蜀漢之後,諸葛亮也沒有采取什麼改善的辦法。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荊州七郡

初步實踐,獲得荊州

機會很快就來了,赤壁之戰後,劉備趁機孫權再北面對付曹仁,自己南下取了荊州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並且迅速分派了自己的人馬,建立了自己的地盤。荊州七郡中,南陽郡被曹操佔領,孫權則佔領南郡和江夏郡。

赤壁之戰中,孫權是抵抗曹操的主力,貢獻最大,但是劉備卻趁機攫取了地面最大的江南四郡,孫權能自在麼?但是沒辦法,當時曹仁還在樊城守著,如果自己調兵去攻打劉備,曹仁一定會趁機攻打南郡和江夏郡。這兩個郡關係孫吳的長江天塹防線的有效性,關係生死存亡,是絕對不能丟的,一點丟的風險都不能冒。諸葛亮正是瞅準了孫吳的這個弱點,攛掇劉備取了江南四郡,這樣背後捅刀子、挖牆腳的盟友,你怎麼能信得過他?

但是沒有轍啊,就只得默認,還要裝大方:沒事沒事,你先用。等到一切都穩定了,孫權是要跟劉備說道說道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費盡心機

僅僅佔領江南四郡是不符合《隆中對》的思想的,近期劉備需要一條通往益州的通道,以便佔領巴蜀之地;遠期劉備需要的是一條通往宛洛的通道,以備今後攻打曹魏。通往益州的通道在南郡,通往宛洛的通道,最好是江夏郡,因為更近,從南郡取道南陽郡也行,但是江夏對於孫吳來說就是命根子,肯定不會給劉備的,強要的話,孫權也顧不了那麼多的,寧可冒著風險也要把劉備暴揍一頓。所以只好把有限的力量放在爭取南郡上,可就是南郡,孫權也不會給啊。

於是劉備就腆著臉去見孫權,要求暫借南郡。孫權與荊州多年為敵,在荊州的威望不如劉備。此時雖然暫時佔領了南郡,但是人心未附,北面還有曹操的兵馬,與其貪多不爛,不如專保疆土穩固。不把南郡借給劉備,自己就是腹背受敵。讓出南郡,讓劉備守衛,就是兩家以犄角之勢共同對付曹仁在樊城的駐兵,只要江夏郡不失,東吳就是安全的。

另外,留下劉備在荊州四郡,對東吳是肘腋之患,開個口子,把劉備主力放進益州,荊州四郡的守軍就會減少,東吳的壓力也會減少。目前東吳的勢力經不起太大的折騰,等緩過勁來再說,出借南郡對於東吳來說也是權宜之計。但是一旦形勢發生變化,孫劉之間的聯盟內部就會出現對抗性,最終導致破裂。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諸葛亮被神化了

益州有那麼好嗎?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來一個很有蠱惑性的說法,就是劉邦也曾經在蜀中積蓄力量,最後從陳倉出川,佔領關中,最後奪得天下。這一點對於有漢室情節的劉備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以益州為根據地真有那麼好嗎?

1、暗度陳倉不可複製

楚漢相爭的時候,關中地區是政治中心,劉邦還要使用奇計暗度陳倉出川,出其不意,佔領關中地區。到了三國鼎立時,中心已經轉移到了河洛地區。再從漢中出兵攻打關中地區,只要稍微拖延一下時間,曹魏就可以調動大批兵力阻擊。從這裡出兵根本就沒有辦法消滅曹魏,距離大本營太遠了,深入敵腹,與之纏鬥,絕沒有好果子吃。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孔明比留侯還差點火候

一時說一時的話,現在是沒有辦法複製劉邦的成功經驗的。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也根本不是為了去消滅魏國,怕是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罷了,也註定以失敗告終。

假如蜀漢沒有丟失荊州,從荊州攻打許昌,就比從漢中攻打許昌要容易的多。若是孫劉聯盟還在,東吳從建業出兵兩家就可以形成犄角之勢,曹魏兵分兩處抵抗,他的力量就被削弱了,這才符合兵法中的“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的原則,成功的幾率才會更大。

但是在《隆中對》中卻把從漢中出兵看成是主力,要劉備親自帶兵,而從荊州出兵是此要,選一個上將帶兵即可,豈不荒謬?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益州乃是掛地

2、益州在地形上有先天不足

《隆中對》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好像是非常好的一塊地,但是它卻有著先天的不足。

諸葛亮認為益州有兩個優點:一個是有高山阻隔,可以據守,免於滅亡;第二個沃野千里,物埠民豐,可以積攢力量。

但實際上,益州的天險是可守不出,出而不可繼,這在兵法中叫“掛地”。《孫子兵法·地形篇》曰:“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劉邦暗度陳倉,用的就是“敵無備,出而勝之”。這是用奇,可以用一,不可再三,沒有辦法重複這個經驗的。況且曹魏的心臟地帶已經轉移到河洛地區,從漢中出兵僅僅可以做擾兵,不能作為主力了。因此失去荊州的出口,僅僅盤踞益州,已經無法再攻打曹魏,這是由益州地形先天不足造成的。

益州有天險阻隔,不容易滅亡,但同樣的問題,有天險阻隔,也不容易滅別人,只能偏安一隅,拖延滅亡的時間,想要以此圖謀天下就太可笑了。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蘇洵

蘇洵曾經評論過諸葛亮這個以益州為根據地的觀點,有些小家子氣。打了一個比喻,一個人要成為富人,必須佔據四通八達之地,收取天下之利。若是賺到了一點小錢就蹲在家裡,求著不丟失,小偷小摸是拿不走,但是來了大強盜,就完全地沒有辦法保住了。

諸葛亮在設計《隆中對》的時候,也應該想到了這一點,使用荊州作為益州的出口,以抵消“掛地”的不利影響,但是荊、益二地相隔千里,難以照應,又帶來了分兵兩地的問題。他在荊、益問題上也沒有做更加深刻的認識,在現實中兵力分配上出現了“重益州輕荊州”的錯誤。這個出口是關係蜀漢生死存亡的,又關係孫劉兩家的聯盟,諸葛亮應該親自坐鎮荊州。在沒有必要離開的時候,他卻輕離荊州,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關羽,這是一個重大的失誤。王夫之對此評論說:

:“以形勢言 ,出宛雒者,正兵也,出秦川者,奇兵也 ,欲昭烈自率大眾出秦川,而命將向宛雒,,失輕重矣!”

關羽忠烈有餘,曲婉不足,讓他衝鋒陷陣可以,去處理這樣複雜的外交事務,怕是很難勝任。在用人方面,這就是諸葛亮的失職。最終,荊州失守,關羽被殺,蜀漢陷入了困境。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六出祁山沒有用

“橫跨荊益”,兩方出擊,是違背用兵規律的

若說保有荊州可以彌補益州的先天不足,即便如此,蜀漢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

荊州和益州雖然相鄰,但是荊州的中心油口離著益州的中心成都有一千九百里地。在沒有便利通訊設備的古代,要想做到兩處兵力首尾相應是非常難的。就有軍事家評論蜀漢後期伐魏的失敗:其始誤於 《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

大本營益州和對外通道荊州拖延將近兩千裡,這個矛盾一直困擾著蜀漢,諸葛亮在後期也做過少許調整但是終究沒有能有所突破。

後來劉備為了實現《隆中對》中“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還費時巴拉地去打下了漢中,這樣蜀漢的兵力就要三分了,原本就很弱,還不知道集中優勢兵力對敵人各個擊破,反而自己先分散起力量來了,這實在談不上是精於用兵。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隆中對》有問題,可沒有《隆中對》劉備更啥也不是

在實踐中重益輕荊,犯了戰略性錯誤

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之後,又向孫權借得了南郡,打通了入蜀的通道。益州一邊,由於劉璋父子無德兼無能,益州統治集團內部對其非常不滿,自己又無力推翻他們,只要勇當帶路人,找一個外來勢力主持益州事務,這個人務必保證在入蜀之後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曹魏肯定不行,這種人太奸詐了,引來的時候,自然是客客氣氣的,等他坐穩當了,必然要把舊人一個個清除,換上自己的親信才肯放心的。東吳孫權自顧不暇,太保守了,不會分兵攻打益州的。算來算去,就是劉備合適,於是軍議校尉

法正在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密會劉備,勸劉備取益州,自己和益州別駕張松為內應,必然易如反掌。

得到益州是符合《隆中對》的戰略的。這真是想吃奶,就來了媽媽,劉備肯定同意,但是顧忌人心背向,他就不表態,一定要把輿論扇乎起來,他才能裝作勉強答應。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龐統在益州問題上也不清醒

龐統自然知道劉備的心思,就開始製造輿論:“荊州荒殘 ,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 ,難以得志 。今益州國富民強 ,戶口百萬 ,四部兵馬 ,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蜀書 · 龐統傳》)。

荊州原本是比較富裕的地方,但是經過連年征戰,人口損失,地荒城殘,要作為根據地就不太合適。而且北面要防備曹操的攻擊 ,東面還要與東吳對峙,要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就沒有那麼容易。現在的益州基本上沒有受到戰爭破壞,人口眾多,錢糧富足,如果到益州去發展,必然可以形成鼎立之勢。

眼下對於剛剛立足的劉備來說,獲得益州確實是修養生息的好機會。

一旦劉備攻打千裡之外的益州,他必然要分兵兩處,留下一部分人來守荊州。假如我是孫權,劉備一走,我就會直接出兵,佔領南郡,封上益州的出口,順勢把荊州四郡拿到手。實際上孫權也是這樣做的,劉備前腳剛剛拿下成都之後,孫權就要劉備歸還南郡,劉備肯定不幹啊,讓了南郡就等於讓了荊州四郡。於是孫權就要動粗的,直接派呂蒙帶兵三萬取長沙 、零陵 、桂陽三郡,使魯肅帶兵一萬屯於益陽,關羽要是敢來援救,就在這個地方拖住他,自己則駐紮陸口,以作防備,主要目的就是拿下三郡。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諸葛亮不該用關羽守荊州

劉備沒有辦法只好從成都返回油口,讓關羽去救三郡。劉備趁孫權之危取荊州四郡,如今劉備乍取益州還未立腳,孫權馬上出兵奪荊州,這就是現世報吧。沒有辦法,還要求生存啊,好歹已經取了益州做根據地了,於是劉備以湘水為界,對孫權讓出了長沙、江夏、桂陽三郡,自己保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以求暫時妥協,爭取時間,在益州坐穩。這其實就是重益輕荊,由於大山阻隔,蜀兵不能救援,讓出荊州三郡,就進一步削弱了蜀漢對剩下三郡的控制力,增強了東吳的力量,更難保有益州的出口了。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三國鼎立

蜀吳最終決裂,《隆中對》破產

湘水劃界之後,孫權也在繼續實施《榻上對》,推進“全據長江”的理想。呂蒙趁機攻打鎮守荊州的關羽,再奪三郡,劉備徹底失去荊州出口,關羽也戰敗被殺。

章武元年,劉備以給關羽報仇為名,要親伐東吳。實際上,劉備是知道失去了荊州,獨守益州,他終究也完成不了滅魏興漢的目的,到底還是要貫徹《隆中對》所主張的“橫跨荊益”。但是現在的局勢很複雜,一旦劉備要和孫權搶荊州,孫權不是懼怕劉備,而是擔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便宜了曹魏,就會與曹魏修好,那麼最弱的劉備吃虧就成了大概率事件,理性的軍事家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趙雲勸劉備:

“國賊曹操, 非孫權也 。若先滅魏,則權自服。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 ,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趙雲老實持重

但是劉備太擔心自己一輩子困死益州,無所作為了,他太想要荊州了,聽不進別人的話了。

諸葛亮明知道這次東進的勝算不大,但是失荊州他是有責任的,此時他勸說劉備是沒有任何力度的,也與他自己所提出的《隆中對》相矛盾。此刻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由著劉備,萬一劉備僥倖收回荊州,他失荊州的責任就沒有人追究了。在夷陵之戰慘敗之後,諸葛亮感嘆:

“孝直(法正)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就使東行,必不傾危矣。”

他是明明知道東行是不成,但是就是不說。胡三省在此處批:

“觀孔明此言,不以漢主伐吳為可 ,然而不諫者 ,以漢主怒甚而不可阻,且得上流,可以勝也 。”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諸葛亮未能免去派系鬥爭,有很多事身不由己了

可是,軍國大事,怎麼能心存僥倖呢?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劉備用兵四萬,千里迢迢跑人家家門上,去攻打孫權以逸待勞的五萬守軍,孫權又與曹魏修好,不怕曹魏趁機取東吳,一心一意對抗劉備,劉備還有什麼勝算?兩軍在夷陵紮營對峙了七個月,劉備要遠途搬運糧草,拖了這麼長時間,財力人心都已經頂不住了,最後陸遜火燒連營,蜀軍打敗,劉備逃回白帝城,次年死於白帝城。

冷眼看三國:《隆中對》看似前景美好,卻存在致命缺陷

白帝城託孤

至此,《隆中對》已經徹底破產,任諸葛亮當時描繪的前景多麼美妙,劉備一死,什麼皇圖霸業也不過是一場笑談。

失去了荊州,蜀漢雖然有千山阻隔,也難有所作為,之後六出祁山,年年征伐,也未能進咫尺之地。這就是“掛地”的侷限,只能出其不備,才可有所成功,可是自劉邦之後,想著暗度陳倉已經不可能了。大勢已去,諸葛亮也難有所作為了,只能困死在益州。苦苦支持十一年後,諸葛亮熬幹了心血,鞠躬盡瘁,也未能改變局勢。

若是尋到根子上,就是《隆中對》選錯了根據地,以荊益易取而已。蘇洵評價道:

“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 。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 。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棋經有云:”沿邊而走,雖得其生者敗。“此實謂諸葛之失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