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只是一場金融鬧劇?網友:1.8折可以買咖啡,還能1.8折買瑞幸

4月2日的晚上,訂閱的財經類新聞app響個不停。大多都是“小藍杯”的消息:瑞幸內部人員偽造22億元交易額!

消息一出,瑞幸咖啡股價閃崩,盤前暴跌80%。美股開盤後,瑞幸40分鐘內觸發五次熔斷,截至北京時間4月2日晚11點10分,又發生六次停牌,。星巴克則在開盤後一度漲至8.94%。

這一夜,瑞幸變成了“不幸”, 網友:1.8折買咖啡,也可以1.8折買瑞幸!

瑞幸只是一場金融鬧劇?網友:1.8折可以買咖啡,還能1.8折買瑞幸

金融抱團驅動下的狂歡,瑞幸一路狂奔

曾經的神話終於還是崩塌了,這恐怕是昨晚很多人的感受。雖然從誕生之初就有不少質疑聲,但誰都沒想到一路瘋狂加速的瑞幸會以這種方式拉下剎車。

瑞幸咖啡在2018年1月才開始試營運,靠著大量補貼與便利的APP外送商業模式,搭配病毒式的媒體行銷,一夕之間瑞幸咖啡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咖啡品牌。

瑞幸吸引顧客上門的手法是價格便宜與採用科技。瑞幸重視價格競爭,在微信上打折促銷,且整體上售價比星巴克便宜。瑞幸成軍時就高度運用科技,門市不收現金,瑞幸不開實體門市,靠著手機APP的銷售方式來壓低實體店面成本,改以外送的方式將咖啡送到消費者手中,顧客只能透過瑞幸應用程序(App)付款。

瑞幸咖啡初時採用“新客戶首杯免費再送5折券”的促銷活動,並不時推出折扣或是買一送一的活動優惠。這幾乎半買半相送,為的就是短時間吸引大量的消費者,很多人都是抱著嚐鮮的心態享受免費咖啡,再透過口碑傳出去:“有免費的咖啡可以喝”。瑞幸同時積極投資行銷預算,不但瞄準辦公室的白領階級,對外曝光也是毫不手軟:消費者在許多知名網絡平臺都能看到瑞幸咖啡的相關報導,再加上人們口耳相傳有免費咖啡── 短時間內,好喝、便宜又時尚的瑞幸咖啡風潮席捲了中國的外賣咖啡市場。瑞幸咖啡對外表示回購率超過 50%,這是因為採用“新客戶第一杯免費,並且贈送 5折券”的行銷方式:新客戶拿完免費咖啡,第二次再以半價購買,衝高回購率後。

成立不到1年時間,瑞幸門店數量就達到2000家,當年5月就超過英國咖啡Costa,成為國內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截止2019年3月,瑞幸門店數量已超2000家,而星巴克達到這個店數花了17年。如今入華20年,星巴克門店約3500家。

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對外宣佈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對比之下星巴克則為900億美元),同年11月初瑞幸咖啡估值達到20億美元。

2019年5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6月初宣佈計劃2021年底開設1萬家分店。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共開設4507家直營門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在抱團資本的驅動下,瑞幸咖啡一路狂奔。

瑞幸只是一場金融鬧劇?網友:1.8折可以買咖啡,還能1.8折買瑞幸

崩盤前已露出端倪,瑞幸可能會破產倒閉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瑞幸崩盤就開始露出端倪。

春節期間,一份長達89頁、針對瑞幸咖啡的未具名報告在網上流傳。做空報告的細節相當讓人震驚:報告作者稱,組織了92名全職和1418名兼職調查員,收集了25000多張小票,進行了1000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並且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發現瑞幸是個大騙局。

這份報告中,直指瑞倖存在財報造假和商業模式問題:“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為證。”

國際空頭公司“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認為這項報告是可信的,所以做空瑞幸。消息一出,瑞幸盤中大跌24%,當天,瑞幸股價下探至27美元/股,市值約83億美元。一夜之間,跌去近10億美元。

隨後瑞幸的蒼白回覆,並未打消資本市場的疑慮。

4月2日晚間,身披光環無數的中概股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舉世譁然。公司公佈調查顯示,其COO劉劍以及部分員工偽造交易價值大約22億元人民幣。

兩個月前渾水發佈做空報告掀起的軒然大波剛剛停息,瑞幸就拋出了這樣的彌天大謊,堪稱舉世罕見的資本泡沫。而此番嚴重造假,瑞幸可能會因此破產倒閉。


全球最知名基金Vanguard也踩雷,創始人大股東紛紛套現離場

大而不實,在很多人眼中,瑞幸咖啡一個典型資本催熟的樣本。瑞幸成立之初,首輪融資2億美元,投後估值10億美元,直接就是獨角獸。

前三輪中,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是瑞幸的主要投資方。就在申請IPO前5天,瑞幸咖啡火速完成1.5億美元融資。其中,星巴克股東貝萊德(BlackRock)作為領投投資財團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投後估值29億美元。

瑞幸背後的主要投資方基本都跟神州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業內曾評價稱瑞幸就是“哥幾個攢的一個局”。瑞幸創始人錢治亞是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長陸正耀的得意門生,錢治亞從神州系出來後,創立了瑞幸咖啡,而陸正耀也成為瑞幸咖啡董事長。

對這個說法,愉悅資本合夥人劉二海曾做出正面回應:“我和陸總是很熟,十幾年了,但這錢是LP的錢啊,熟人再熟,他白拿我們家錢也不行。這是理性的投資行為。”

目前前十大機構股東分別是資本研究全球投資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孤松資本、Alkeon資本公司、美國銀行、Melvin資本管理公司、瑞銀、Darsana資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資本。截至2019年年底,共12家機構持有超過1000萬股瑞幸股票。


昨晚,這些大股東恐怕一夜難眠。按照上一日收盤價計算,最大的機構股東資本研究全球投資者持有瑞幸的股份市值將近16億美元,而今日只剩下不到4億美元。

更讓人唏噓的是,一批國際上鼎鼎有名的大投行大資管們也踩雷了。在重倉瑞幸咖啡的基金中,不乏美洲基金(American Funds)、先鋒集團(Vanguard)、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等國際知名資管公司。

據瞭解,美洲基金旗下的American Funds SMALLCAP World Fund是持有瑞幸咖啡股數最多的基金,且在去年末剛剛進行了加倉,截至2019年末持有508.07萬股,佔比2.16%。如今無一倖免,損失慘重。

更令人驚訝的事還在後頭。渾水指出,雖然瑞幸咖啡的管理層稱自己從未出售過該公司一股的股份,但是,他們已經通過股權質押方式套現。

瑞幸在1月8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瑞幸的實際控制人陸正耀和錢治亞已經分別將他們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全部管理層質押的股份數量,甚至超過了瑞幸在2019年5月IPO和2020年1月配售的總股份。

這似曾相識的操作手法曾經在神州租車身上上演。從2015年6月開始,陸正耀及其合作的投資方在短短9個月時間將神州租車42%的股份拋售給市場,套現了16億美元。當年正是由於股東的大量拋售,神州租車的股價從峰值20港元暴跌到8港元。

瑞幸只是一場金融鬧劇?網友:1.8折可以買咖啡,還能1.8折買瑞幸

更慘烈的是,伴隨瑞幸的暴跌崩盤,寺庫、信而富、尚德機構、蛋殼公寓、人人、蔚來、和信貸、房天下、趣店、網易有道、房多多等超50家中概股跌幅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