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轎車補助後延2年,會發生哪些出資機會!!

事件:2020 年 3 月 31 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一是將新能源轎車購置補助和免徵購置稅方針延伸 2 年。二是中央財政採納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要點區域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規範柴 油卡車。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 5 月 1 日至 2023 年末減按銷售額 0.5%徵收增值稅。 一、新能源車產業鏈: 國內新能源轎車銷量自 2019 年 7 月補助退坡以來已經連 續 8 個月同比下滑,如圖 1 所示。在疫情影響之下,2020 年國內新能源轎車銷量降幅較 2019 年下半年進一 步擴大。1-2 月國內新能源汽 車產銷 5.38 萬輛、5.97 萬輛,同比別離下降 63.8%和 59.5%。在這種佈景下, 國家出臺新能源轎車補助延伸方針,在新能源轎車性價比有待提升的情況下,產業將獲得一定緩衝期,新能 源轎車產業 有望平穩開展。

新能源轎車補助後延2年,會發生哪些出資機會!!

除了國家層面的方針,國內不少城市也已經出臺配套的補助方針,3 月 26 日文章,廣東省、廣州市、佛山市、杭州市等相關地方政府也已出臺相關支撐方針。我們估計,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量將到達 155.2 萬 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PHEV 乘用車產量估計分別為 117.7 萬輛、29.5 萬輛;外資與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 產量估計到達 36.7 萬輛(含純電動 21.7 萬輛),對純電動乘用車、PHEV 乘用車兩大細分市場的奉獻分別為 19.4%、50.8%,如圖 2、圖 3 所示

新能源轎車補助後延2年,會發生哪些出資機會!!

徹底“退補”時間表延後兩年,中游動 力電池企業和材料企業面臨的降價壓力也隨之推遲,企業盈餘能力有望得到必定保證。但補貼驅動終將走向 商場驅動,展望未來,降低整車本錢、提升產品性能才是產業鏈開展的關鍵所在。中游製造環節的一些優質 企業,亦積極探索多渠道進步產品安全性與歸納性價比。

放眼全球,我們以為歐洲將為 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商場貢獻重要增量。據 Inside EVs 報道,在 2020 年 1 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 7%的情況下,歐洲市場逆勢增長 121%,領跑全球,銷量達到 7.47 萬輛, 在全球 15.06 萬輛的銷量中佔據 49.57%的比例,如圖 6 所示。咱們以為,在歐盟地區嚴格的交通碳排放法規要求下,歐洲市場有望持續增長,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貢獻重要增量。

新能源轎車補助後延2年,會發生哪些出資機會!!

新能源產業鏈仍需苦練內功,應對外資品牌的競賽衝擊。我們預計,我國大陸 2020 年新能源轎車產量將到達 155.2 萬輛,同比增加 25.0%。其中,純電動乘用車(BEV)產量將到達 111.7 萬輛,佔比 72%,並有約 21.7 萬輛 BEV 來自特斯拉、大眾、現 代起亞等外資與合資品牌的貢獻。相應地,松下和 LG 有望擠入我國動力電池市場前四強。關於本土產業鏈而言,危與機並存。

二、二手車交易

國常會本次會議確認減按二手車出售額 0.5%徵收增值稅,將明顯提升二手車經銷商的盈利能力。本次 會議確認,從 5 月 1 日至 2023 年底對二手車經銷企業出售二手車按照 3%徵收率減按出售額 0.5%徵收增值 稅,原先為按照 3%徵收率減按 2%徵收增值稅,經銷商二手車增值稅稅率下降 1.5%。

此次增值稅改將鼓勵經銷商發展二手車事務,促進轎車後市場流轉。此前二手車職業的發展存在消費頻 率低,商家無法培養顧客的粘性,毛利與固定成本不匹配的問題。作為二手車商,經銷商和電商平臺也很 難像整車廠那樣經過轎車文化等培育顧客的品牌忠誠度,因而面臨顧客一直顯得議價能力缺少,導致利 潤率很低。低贏利、高費用令多數企業缺少可持續性,中後部企業在失掉融資支持後加快退出。我們以為本 次稅改下降了經銷商二手車事務的擔負,也將直接提振二手車消費。

個人以為,新能源車作為未來得大趨勢,所以後期會有很多出資機會,尤其是本次受到突發疫情導致市場驚懼殺跌之後,部分優質企業從長遠角度考慮還將有很高得出資機會。

直接受益標的:

鋰電池:寧德年代、國軒高科

鈷鋰:天齊鋰業(鋰),贛鋒鋰業(鋰),華友鈷業(鈷),寒銳鈷業(鈷),格林美(鈷);

正極資料: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容百科技

負極資料:璞泰來(石墨),我國寶安(子公司貝特瑞供貨松下)

電解液:新宙邦,天賜資料,江蘇國泰

隔閡:恩捷股份,星源原料

鋰電設備:先導智能,贏合科技

電池連接件:長盈精密

電池殼體:科達利(寧德年代電池供給佔比超八成,特斯拉的直接供給商,松下、LG都是公司客戶)

經銷商二手車減稅方面:廣匯轎車

溫馨提示:本文基於揭露信息整理,內容僅作為分析研究,不作為生意根據,盈虧自負。好股票還需要有好價格,每天共享的股票雖然都不錯,但操作上還需要細細鑑別。

關注佳哥講投資:持續分享股票、資訊類型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