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人類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紀前去吸取孔子智慧”造假

最早國人看到這句話,是《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刊登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吳德耀所寫的《古今人對孔子的評價》把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寫在文章裡發表時,就引起了質疑。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之先生在《讀書》1997年第1期發表《諾貝爾與孔子》一文中說:“會上根本沒有提到孔子。”

之後,與會記者馬為民,在《讀書》1997年第7期上發表《我可以作證》一文中說:“這一點,我可以作證。至於說二十世紀的‘諾貝爾們’把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哄抬到人類下個世紀精神導師的地位,那就純屬憑空演義了。”

馬為民在《警戒自欺》“作為跟蹤報道過那個會議的記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那是訛傳,隨後還就此在《讀書》上發了篇短文。實際情況是,諾貝爾們壓根兒就沒有提過孔子。會議主持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利·韋塞爾倒是提到了老子。


打臉:“人類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紀前去吸取孔子智慧”造假

後來,有位學者顧先生到澳洲,查閱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亞《堪培拉時報》發自巴黎的一篇報道,題目《諾貝爾獎獲得者說要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提到,會議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的高潮是漢內斯·阿爾芬博士(Dr Hannes Alfven,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貢獻,他在等離子體物理學輝煌事業的最後一刻得出結論: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追溯到25世紀前,才能挖掘孔子的智慧。

打臉:“人類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紀前去吸取孔子智慧”造假

結論是:

1、說這句話的人,很可能是漢內斯·阿爾芬博士一時之言,他自己事前並沒有相關驗證,事後也沒有進行宣傳推廣。

2、這句話最早出自一篇新聞報道,且為孤證,可信度不高。沒有馬為民的“作為跟蹤報道過那個會議的記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那是訛傳。”可信度高。

3、這句話它本身是什麼意義並不重要,說這話的人,他想要影響什麼才最重要。比如藉著30多年前一則無法證明的豆腐塊,想讓你報名參加國學培訓班,付高額學費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打臉:“人類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紀前去吸取孔子智慧”造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