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和珅,再讓你重新再過一次,你會在乾隆死後怎麼選擇?

遨遊史海


嘉慶皇帝在處置完和珅後,在江西巡撫張誠基奏摺上的批示曾經說過:“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也就是嘉慶皇帝認為和珅功高蓋主,擔心權柄下移,皇帝在這一想法的支配下,和珅此時必死無疑,即使和珅此時想要跪舔嘉慶帝,實際上也是來不及了。

真正造成和珅人生悲劇的恰恰是他的“伯樂”“主子”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退位卻不想放權,和珅成了乾隆皇帝繼續把持朝政的代言人,自然就是掣肘嘉慶皇帝的抓手。乾隆皇帝對和珅的工作有多滿意,嘉慶皇帝對和珅就有多憤恨。乾隆一死,嘉慶不可能對“爸爸”反攻清算,這筆賬自然要記到和珅頭上。

當年乾隆皇帝皇帝對天盟誓,自己的在位時間不敢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在當時看來,雖然說的誠懇動人,但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康熙即位時不過是一個六歲的娃娃,所以才能在皇位上一坐就是六十年,乾隆成年繼位,按照清朝皇帝的平均壽數,本來絕無可能在皇位上坐六十年。可是天意弄人,乾隆一下子活到了八十多歲,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高壽的皇帝。

這就很尷尬了,自己發過的毒誓,咋的也得說話算話。於是在萬般無奈之下,乾隆宣佈退位,傳位給嘉慶皇帝。但是在禪位之前乾隆做好了萬全準備,實現了“退而不休”,國家大權還是一把抓。

一、禪位之前,他就明確宣佈,只是將一些接待、開會、祭祀、禮儀之類的工作交給皇帝,其他軍國大事仍當躬親指教,新皇帝必須聽從我的訓導。嘉慶皇帝只有象徵性權利,屬於“虛君”,乾隆仍是領導中心,國家的“掌舵人”。

二、退位之後,乾隆仍然稱朕,文武大臣進京都必須請示他的恩訓之後,才能去面見新皇。此舉控制嘉慶皇帝和外臣接觸,對於地方政務,太上皇先定好調子,嘉慶皇帝只能做應聲蟲。

三、退位之後仍然居住象徵皇權的養心殿,乾隆說:

“予即位以來,居養心殿六十餘載,最為安吉。今既訓政如常,自當仍居養心殿,諸事咸宜也。”

“爸爸”不是去哪兒,爸爸就是那都不要去,“爸爸”要當釘子戶,嘉慶皇帝很無奈。同時在舉行傳位大典之時,乾隆皇帝拒絕將象徵國家權力的傳國玉璽交給嘉慶皇帝,這樣一來嘉慶皇帝就變成了“白板天子”,處境非常之尷尬,“,後來劉墉出面協調,乾隆皇帝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把玉璽交了出來。

四、做好對外宣傳工作,他退位之後接待各國使臣時,還明確的宣佈:

“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

面子裡子全要了,可想而知嘉慶皇帝的那個憋屈。

此時,乾隆太上皇對嘉慶皇帝那是嚴防死守,“防兒子就像防賊”。嘉慶無奈,只能選擇做個乖寶寶,儘量顯得“人畜無害”,對於朝政一般只批示五個字:“聽皇爺處分”。

乾隆皇帝畢竟是退休了,“雖然是退而不休”,但是難免大臣們不會心向未來,投向潛力股嘉慶帝,傻子都知道老子熬不過兒子,得罪“潛力股”嘉慶帝和找死無疑,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乾隆皇帝心裡明白要死死挾制住嘉慶帝,當然要用自己人把握要害部門,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位置上。

嘉慶二年(1797),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病故,乾隆皇帝的“放心人”和珅順理成章地成了領班軍機大臣。此時,大學士王傑因看不慣和珅已稱病告退,董誥丁憂回了老家,和珅在軍機處說一不二,恣意呼風喚雨。後來,乾隆日益老邁,記憶力降落。

“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

再到後來,乾隆皇帝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和珅就侍奉在乾隆皇帝身旁做翻譯,乾隆說完臣子們聽不明白,和珅就再說一遍,只是此時乾隆已經糊塗,和珅說的到底是“聖意”還是自己的意思,只有和珅自己清楚了,因此,史書稱和珅:

出納帝命,口銜天憲,頤指氣使,隨心所欲,

而所受賞賜又越來越多,自然是讓人眼紅,引人妒忌:

“封擅甚於前日,人皆側目,莫敢誰何”。

當然,對於和珅最窩火的還是嘉慶皇帝,這股火要麼不燒,要燒就得把和珅燒的“粉身碎骨”。

嘉慶皇帝的“乖寶寶”形象,本來是用來迷惑“爸爸”的,沒想到和珅竟然也上當了,可知在封建時代,皇權是能粉碎一切的“洪水猛獸”。“爸爸”死了,和珅肯定會想到自己必然會失勢,心中想著多弄點銀子,好歹做個“富家翁”,只是沒想到嘉慶皇帝出手如此狠辣。

對於嘉慶,不能說和珅沒有花過心思,作為秉國之臣,自然能預想到得罪嘉慶的後果,只是嘉慶皇帝把自己偽裝的太好了,嘉慶知道和珅在很大水平上能夠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於己不利,所以他韜光養晦,事事依從太上皇,不發表本人的見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張,繼續容忍和珅繼續專權,只把和珅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卻絲毫不動聲色。

有人向嘉慶皇帝告和珅的狀,嘉慶皇帝反而對和珅十分維護,嚴厲斥責告狀者,並且明確表示,我正依託和珅來管理國家,你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呢?以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慶皇帝也會事先徵求和珅的意見,有些事情也有意託和珅代奏,一個方面,是防止和珅倒打一耙,告自己的刁狀,另一方面也表示對和珅的信任。

因此,在乾隆活著的時候,嘉慶和和珅的關係,在外人,甚至於在和珅自己眼裡都是非常不錯的,沒人料到嘉慶皇帝竟然把仇恨埋得這麼深。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駕崩,第二天嘉慶就忽然解除了和珅、福長安的軍機大臣之職,命其晝夜在大內守靈,不許出入,隔斷二人與外界的聯絡,將其幽禁在宮中。

正月初八日,在發佈太上皇乾隆遺詔的同時,嘉慶宣佈清除和珅、福長安的一切職務,交由刑部收監,並命成親王永 、儀親王永璇、額附拉旺多爾濟、定親王綿恩及大學士劉墉、董誥,兵部尚書慶桂等擔任查抄其家產,會同審問。

正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審問後,嘉慶宣佈了和珅的二十大罪行,主要有欺君罔上、壓擱軍報、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貪心聚斂等,並通報各省督撫,命其討論定罪,也就是要他們都表個態。

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會議,奏請將

“和珅照大逆律凌遲處死,福長安照朋黨擬斬,請即行正法。”

嘉慶表示滿意,認為和珅咎由自取,怎樣處治都不過火,但思索到他曾任首輔大臣,為國體起見,於萬無可貸之中,引入議親議貴之條,免其肆市,加恩賜令自盡。福長安改為斬監候,但是很牛逼的操作是,要讓福長安在牢房裡跪視和珅自盡。

從乾隆駕崩,到正式拿出處理結果,不過是半個月的時間,可見嘉慶皇帝對於和珅成見之深,和珅之前卻沒有察覺,只能說死的活該了。

站在上帝視角,和珅要保命善終,就必須在乾隆退位後,立即想辦法急流勇退,不要趟這一場乾隆,嘉慶“父子之爭”的渾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醉美木瀆


這個問題是不可能實現的,和珅只從開始斂財起,自己已經走上不歸路。最不可原諒的剋扣救災物資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合作,為飽私囊,損國利己。

乾隆在位時,不是不察覺,只是人選問題和礙於某些具體問題而已。諸如,連乾隆本身都辦不到的事,卻讓和珅辦到;也就說,肯定了和珅的才華與能力,後宮的重大開支和乾隆微服出宮的費用,均由和珅代付;另外一個原因,也就是他兒子豐紳殷德,是乾隆皇帝的女婿。基於這3點原因,才使得和珅在錢與貪的問題上一一越陷越深。

如果能有重新再過一次的假設,只有從他進入官場開始,兩袖清風,大公無私,忠君忠國,光明正大,鞠躬盡瘁為國為民,再無上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假如,和珅在乾隆死後的第一天,能主動向嘉慶自守,坦白交代,剋扣災款等一系列不軌行為,將一生非法所得,上繳國庫,或許能保一命。這是第一種最可能免於一死的可行辦法。

第二個方法是:叛國投靠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珅已是合夥人)出面保護。然後,移居英國。但這種可能性也只佔50%的希望,因當時的英國實力,還不敢輕易動“大清帝國”。(離第一次鴉片戰爭還40年之久)。40年時間,對於一個剛從封建(莊園主)社會,才步入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工業革命才進行50年)的英國,不管在尋覓經濟市場和軍事能力的儲備中,均末達到可預見規模和實力,所以說,英國絕不會因為一個和珅,而破滅一個殖民主義者的野心。所以,此路不通。

乾隆是1799年死,而嘉慶是1796年已登基。且在就位時,乾隆已向其面授密訣,(在實力尚未豐時,切不可動和珅)。很明顯,和珅在三年前,他的命已被嘉慶捏在手中,只待時機成熟。

所以說,唯有自守一舉,別無選擇。

您感覺有道理嗎?望指正為盼。、我是偷間閒談。


偷間閒談


其實和珅最好的結局就是和乾隆皇帝一起去。這也是和珅自己後悔沒做的選擇。仔細想想,是很有政治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和珅在獄中寫的一組絕命詩。其中第一首是他等待宣判結果之前寫的,第二首是在宣判結果出來之後寫的,不同的境遇下和珅的心理狀態都可以從這組詩中看得出一二。這組詩名為《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

其一:“夜色明如許,嗟令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

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斷。

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事實上和珅赴死前還寫了一首詩,嘉慶賜予白綾一條,揮淚寫下:“五十年前夢幻真,今朝撒手撇紅塵。他時唯口安瀾日,記取香魂是後身。”這首詩留給後人的遐思比較多,甚至有人據此認為和珅轉世慈禧太后報復,當然是無稽之談。


勸學


如果我是和珅,再讓我重新再過一次,我會在乾隆死後這樣選擇:那就是跑路。

沒辦法除了跑路就是跑路了,所謂一朝臣子一朝臣,更何況跟未來繼承人嘉慶不可調和的矛盾,當初站錯隊得罪了嘉慶,自己是乾隆的紅人,又是有名的貪汙權貴,想整治自己的人大有人在 ,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作為第一貪的和珅可想而知有多富有。

在乾隆死後這段緩和階段,利用自己的權勢轉移財產,為自己跑路制定好方案,先是穩住嘉慶,然後就是到處散錢搏名聲,因為自己的權勢並不能換了新皇帝,所以只能跑路,利用一切條件證明自己已死,然後瞞天過海利用恰當時機義無反顧的跑路,最後隱姓埋名安然度過餘生。

(圖片採用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