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街街道“146”工作法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檔升級


臨洮街街道“146”工作法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檔升級

“一核多元 融合共治”精緻社會治理工作開展以來,臨洮街街道以黨建工作為統領,以網格化管理為平臺,以地企融合為抓手,以破解問題為主線,建立“146”精緻社會治理機制,充分調動各方力量深度參與社會治理。

圍繞黨建引領一條主線。結合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工作,將轄區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辦學機構等33名黨支部負責人聘任為大工委、大黨委委員,把各方社會力量納入網格體系,引導他們開展志願服務,當好黨建政策宣講員、社區工作參議員、共建項目監督員、社情民意收集員等“四大員”,積極為社區發展服務獻言獻策,形成社會治理工作合力。大力推進住宅小區黨組織建設全覆蓋,落實街道大工委統籌協調、社區大黨委具體負責、小區黨支部宣傳教育、樓棟黨小組示範引導的黨建工作分級負責制,把黨支部建在小區,把黨小組建在樓棟,對黨員人數較少,單個小區無法組建黨支部的,按就近原則成立聯合黨支部,對符合黨組織組建條件的小區,社區黨組織及時指導和幫助其成立黨組織,並納入社區黨建工作重點目標任務。疫情防控期間,街道各社區探索建立了26個小區黨支部,12個樓棟黨小組,進一步推進了黨的領導延伸到企業、小區、樓棟等基層社會最小單元,實現了行政管理和網格管理有機結合、一體運行,提高了對社會治理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能力。

完善四項機制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兩網合一機制。推動街道基礎網格和部門行業專業網格整合並行,銜接聯動,積極建立、完善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房管部門、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住宅小區議事協調機制,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協調解決住宅小區黨建和社會治理有關問題,確保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切實防範風險隱患。二是建立黨員雙聯雙管機制。創新管理模式,堅持“離鄉不離黨,進城進組織”原則,建立村黨支部與社區黨組織雙向管理的“雙聯雙管”機制,農村黨組織對農民黨員負直接管理責任,定期收繳黨費,跟蹤查訪、瞭解現實表現情況,並組織農村黨員到社區報到,社區黨組織建立流入農民黨員臺賬,把農民黨員納入社區黨建網格,組織農民黨員參加社區黨的組織生活、學習活動,引導流入農民黨員“亮身份、踐承諾”,積極打造黨員之家、愛心銀行、微心願牆等志願服務平臺,引導廣大黨員投身志願服務,發揮模範作用。三是建立居民信息電子管理機制。建立住戶信息電子臺賬,將常住戶、租住戶、流動人口、黨員戶等分別用不同顏色標記,做到全員覆蓋、重點突出、分類管理,充分發揮樓院長、物業公司、樓棟長作用,及時掌握住戶信息變動情況,做好登記更新,確保人員信息準確,實現信息化管理。四是網格管理清單機制。實施清單化管理,形成黨建工作與文明創建、平安建設、城市管理、生態保護、安全生產、惠民服務的“1+6”職責體系,明確“三活”、“四清”、“五必報”的工作內容,“三活”即社區工作人員對責任網格的工作對象和工作資源準確掌握,成為本網格的“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四清”即每名網格員都要對所負責區域的情況掌握清楚,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五必報”即發現安全隱患必報、影響社會和諧不穩定因素必報、外來人員流入必報、居民房屋出租或賣出必報、公共設施損壞必報。通過網格員的入戶走訪,全面掌握孤寡老人、獨居老人、低保困難戶、優扶對象、殘疾人、失獨家庭生活現狀,真正做到“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認百家人、解百家難”,同時,網格工作中的任何問題都由網格負責人第一時間接手處理,對於能夠現場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上報社區,共同協商解決。

採取六項措施破解難題。一是提升物業服務質量。發揮橋樑作用,通過社區“大黨委”平臺,將居民、網格長、樓院長反映的小區綠化品質差、管護不到位、公共服務設施維保不及時等問題反饋給物業公司,並督促物業公司加大小區物業投入,加強公共設施維護,做好服務保潔,強化綠植管護,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提高居民對物業服務的認同感,增強居民的城市歸屬感。二是化解物業管理矛盾糾紛。建立由社區黨組織、街道物管辦、司法所、村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參加的物業矛盾糾紛調處委員會,綜合評價物業公司服務質量;探索建立“調委會協調提醒、司法告知、訴訟催收”物業欠費清繳模式,引導督促住戶按時繳納物業服務費用;健全物業服務企業退出和交接機制,對居民不滿意、調委會綜合評價不高的物業企業,解除物業服務合同,並責令其限期撤出,發生治安事件的,公安機關依法及時處理。三是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著力豐富“黨建+文化組織”模式,社區黨組織協同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優秀黨小組、模範中心戶、物業先鋒、文明家庭、道德禮儀模範、文明商戶評選活動,通過掛牌表彰、光榮榜宣傳等方式,弘揚爭先進、學先進的良好風尚,同時,引導小區居民組建舞蹈隊、腰鼓隊、合唱團、曲藝團、讀書社等群眾組織,讓廣大居民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中健康鍛鍊、陶冶情操,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四是解決居民就業難題。加強就業宣傳,針對40、50人員和失地農民就業實際,增強勞動、創業、競爭意識,樹立正確就業觀,暢通就業信息發佈渠道,對接就業部門和轄區企業,在小區開展專場招聘會,方便居民就業,並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現需求—培訓—就業的全鏈條服務,提升就業能力,同時,組織開展廚師、電商、家政、月嫂、刺繡、電工、美容美髮等技能培訓,引導居民自主創業。五是完善生活配套設施。通過實施市民小遊園、便民市場、老年人日間照料站、社區圖書室、健身廣場、公交站點等建設項目,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滿足居民出行、購物、休閒、健身、養老的需求,提升小區居民幸福感。六是實施綜合執法進小區。由街道牽頭協調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力量,建立住宅小區綜合執法機制,在小區內建立信息公示牌,公佈常見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執法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聯繫方式,暢通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業主等對住宅小區突出問題的反映渠道,要求物業服務企業積極配合執法活動,對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進行勸阻和報告,共同打造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小區。

西固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