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

——習近平

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梁文漢(右一)、鄒芳棉(右三)夫婦到群眾家宣傳扶貧政策。記者 周劍峰 攝

“嫂子好,忙著做飯呢。味道可真香咧!”1月15日18時許,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巖鄉達科村沙黑屯村民鄒安技正在做飯,駐村工作隊員梁文漢和鄒芳棉一進屋便打趣道。

看到梁文漢和鄒芳棉進屋,鄒安技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然後迅速地將鍋裡的菜盛出來。閒聊間,梁文漢和鄒芳棉向鄒安技介紹了最新的扶貧政策和助學政策。

達科村是環江華山林場的對口幫扶村,梁文漢和鄒芳棉既是夫妻,又同為林場職工。雖然才駐村半年,但他們已跟村民打成一片。去年7月,梁文漢被派駐到達科村時,鄒芳棉主動請纓隨丈夫下村扶貧。恩愛夫妻一同駐村扶貧,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

2019年7月,環江啟動脫貧攻堅“百日攻堅”行動,各幫扶單位安排三分之一的幹部職工駐村,決戰脫貧攻堅。

52歲的梁文漢自告奮勇,獲批成為“百日攻堅”衝刺的一員,派駐達科村。當時有人勸他:“達科村那麼偏遠,你都50多歲了,還去湊這個熱鬧幹嘛?”梁文漢笑說,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情感,也深知貧困戶生活的疾苦,能夠幫助群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一直是我的心願。

達科村是極度貧困村,到2018年底還有282戶1031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高達40.56%。丈夫離家到山裡扶貧,妻子鄒芳棉不放心,她說老梁患有痛風,走路多了就會發作。一個人在山裡,發病了沒人照顧,會耽誤扶貧工作。

把丈夫送到村裡的鄒芳棉,萌生了和他一起駐村扶貧的想法。她向場黨委申請,很快得到批准,正式成為駐村隊員之一。

駐村後,梁文漢擔任外聯組組長,白天帶領隊員走村入戶,動員群眾進行危房改造、修路、架水管。鄒芳棉則管內勤,負責20多名工作隊員的一日三餐,閒暇時也跟著梁文漢到貧困戶家中瞭解情況,“吃透”村情民意和相關扶貧政策。

每天晚上,他們倆都要將當天的工作情況記錄下來,梳理思路,力爭以最快的時間瞭解全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道路狀況、群眾脫貧願望等;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大戰役”目標,摸清底數,對照行業脫貧要求清單,逐戶排查、逐戶整改。他們還經常利用空閒時間研讀各種扶貧政策,僅一個星期左右,大凡涉及扶貧政策的內容,他們倆張口就來,且條條準確。

駐村不久,梁文漢就遇到了難題,無論如何動員,他的聯繫戶、庭所屯梁水章一家就是不願搬到縣城安置區,理由是家裡3個孩子讀書,實在是沒錢。看到丈夫嘆氣,鄒芳棉問明情況,給梁水章打了電話:“老同啊,現在是困難點,但咬咬牙就過去了,1.25萬元就拿縣城一套房,多划算!”梁水章心動了,夫妻倆趁熱打鐵,上門再動員,終於做通了工作。

平城屯獨居的貧困戶梁文現身有殘疾,去年9月,他家的屋頂有破損,一遇到下雨天,家裡就漏水,給生活帶來不便。梁文漢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上報並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當年10月16日,梁文現修繕房屋所需的材料拉到村口時,由於路窄車輛無法通行,只能通過人力搬運。梁文漢二話沒說,脫下外套與工作隊員一起搬材料,還爬上房頂修繕。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梁文現的房頂僅一天就修好了。

除了奔忙在一線,他倆還努力做好後勤保障。每天清晨5時,天還沒亮,他們倆就悄然起身為工作隊員準備早餐。

“每天都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工作起來更加有勁了!”達科村駐村第一書記黃登嵩開心地說。

談及家人,梁文漢和鄒芳棉滿心愧疚。梁文漢母親已82歲,多年來一直跟著他們夫婦生活,兩人駐村後,老人只能回老家一個人居住。他倆覺得愧對老人,一有時間便打電話跟老人聊天。

兒子梁樹根去年考上大連財經學院,因夫妻倆沒有時間,只能讓兒子獨自北上:“感覺挺對不起家人的,希望他們能夠理解。”

2020年1月1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調研工作組到村裡看望慰問梁文漢、鄒芳棉,對他們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在上級領導及歷任駐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達科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2019年全村脫貧95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