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习近平

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梁文汉(右一)、邹芳棉(右三)夫妇到群众家宣传扶贫政策。记者 周剑峰 摄

“嫂子好,忙着做饭呢。味道可真香咧!”1月15日18时许,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达科村沙黑屯村民邹安技正在做饭,驻村工作队员梁文汉和邹芳棉一进屋便打趣道。

看到梁文汉和邹芳棉进屋,邹安技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然后迅速地将锅里的菜盛出来。闲聊间,梁文汉和邹芳棉向邹安技介绍了最新的扶贫政策和助学政策。

达科村是环江华山林场的对口帮扶村,梁文汉和邹芳棉既是夫妻,又同为林场职工。虽然才驻村半年,但他们已跟村民打成一片。去年7月,梁文汉被派驻到达科村时,邹芳棉主动请缨随丈夫下村扶贫。恩爱夫妻一同驻村扶贫,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9年7月,环江启动脱贫攻坚“百日攻坚”行动,各帮扶单位安排三分之一的干部职工驻村,决战脱贫攻坚。

52岁的梁文汉自告奋勇,获批成为“百日攻坚”冲刺的一员,派驻达科村。当时有人劝他:“达科村那么偏远,你都50多岁了,还去凑这个热闹干嘛?”梁文汉笑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情感,也深知贫困户生活的疾苦,能够帮助群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一直是我的心愿。

达科村是极度贫困村,到2018年底还有282户1031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高达40.56%。丈夫离家到山里扶贫,妻子邹芳棉不放心,她说老梁患有痛风,走路多了就会发作。一个人在山里,发病了没人照顾,会耽误扶贫工作。

把丈夫送到村里的邹芳棉,萌生了和他一起驻村扶贫的想法。她向场党委申请,很快得到批准,正式成为驻村队员之一。

驻村后,梁文汉担任外联组组长,白天带领队员走村入户,动员群众进行危房改造、修路、架水管。邹芳棉则管内勤,负责20多名工作队员的一日三餐,闲暇时也跟着梁文汉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吃透”村情民意和相关扶贫政策。

每天晚上,他们俩都要将当天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梳理思路,力争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全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等;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大战役”目标,摸清底数,对照行业脱贫要求清单,逐户排查、逐户整改。他们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研读各种扶贫政策,仅一个星期左右,大凡涉及扶贫政策的内容,他们俩张口就来,且条条准确。

驻村不久,梁文汉就遇到了难题,无论如何动员,他的联系户、庭所屯梁水章一家就是不愿搬到县城安置区,理由是家里3个孩子读书,实在是没钱。看到丈夫叹气,邹芳棉问明情况,给梁水章打了电话:“老同啊,现在是困难点,但咬咬牙就过去了,1.25万元就拿县城一套房,多划算!”梁水章心动了,夫妻俩趁热打铁,上门再动员,终于做通了工作。

平城屯独居的贫困户梁文现身有残疾,去年9月,他家的屋顶有破损,一遇到下雨天,家里就漏水,给生活带来不便。梁文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上报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当年10月16日,梁文现修缮房屋所需的材料拉到村口时,由于路窄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通过人力搬运。梁文汉二话没说,脱下外套与工作队员一起搬材料,还爬上房顶修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梁文现的房顶仅一天就修好了。

除了奔忙在一线,他俩还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每天清晨5时,天还没亮,他们俩就悄然起身为工作队员准备早餐。

“每天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工作起来更加有劲了!”达科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登嵩开心地说。

谈及家人,梁文汉和邹芳棉满心愧疚。梁文汉母亲已82岁,多年来一直跟着他们夫妇生活,两人驻村后,老人只能回老家一个人居住。他俩觉得愧对老人,一有时间便打电话跟老人聊天。

儿子梁树根去年考上大连财经学院,因夫妻俩没有时间,只能让儿子独自北上:“感觉挺对不起家人的,希望他们能够理解。”

2020年1月1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调研工作组到村里看望慰问梁文汉、邹芳棉,对他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上级领导及历任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达科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9年全村脱贫95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