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史】後唐時的唐山:只不過是一時的安寧

在李存勖死後,李嗣源取代他當了後唐的第二任皇帝。這位皇帝開始還是不錯的,算是一位明君。處於後唐統治下人民,當然包括當時的唐山人民終於得到了一絲的安寧,可惜僅僅是一時而已。


暫時的安寧

李嗣源不喜歡聲色淫樂,即帝位後,禁止中外諸臣進獻珍奇玩等物。他不喜歡臣下阿諛奉承,他比較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能夠接納臣下的忠諫。李嗣源厭惡吏治敗壞,即位後即著手整頓吏治,禁止官吏徇私請託、薦引,買賣官告文書,限制各級官吏薦引和蔭庇官員的數額,三令五申禁止官吏對人民任意搜求苛斂,並對違犯者予以嚴厲的制裁。與此同時,李嗣源又通過表彰廉潔官員,來扭轉吏治風氣。

李嗣源為政寬鬆,比較關心百姓疾苦。他經常誦讀晚唐詩人聶夷中的憫農詩,念念不忘民間的艱難,曾多次下令赦免罪犯,減免災區百姓的賦稅丁徭,並諄諄告誡官吏“不得科斂百姓”,“不得邀難商旅”。李嗣源還常到民間視察。李嗣源在位七年,戰事稀少,屢有豐年,邊境“諸蕃不相侵擾”,飽經戰亂之苦的中原民眾,總算是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

【唐山史】後唐時的唐山:只不過是一時的安寧

後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時期一個少有的開明皇帝,加之他在位時間稍長,因此能使國家穩定,政治清明,人民休養生息,對歷史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過他也有失誤的地方。比如用人。在李嗣源統治時期,掌權的基本上是安重誨和任圜兩個人。這兩個人雖然對李嗣源很忠貞,辦事也很認真,但兩人之間卻不能互相配合,相反卻互相攻擊,弄得朝政混亂,大臣們也不能團結。

而且他晚年也有嚴重的失誤,殘忍嗜殺,朝政昏暗,姑息藩鎮。疑心過重,隨便殺戮大臣,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國家元氣大為凋傷。所以當他晚年患病之時,次子秦王李從榮,妄圖奪取帝位,率兵攻打宮門。雖然禁衛親軍奮勇抵禦並殺死了李從榮,但他終因受驚、愧恨交加而很快死去。由於繼位李從厚昏庸無能,後唐王朝很快也就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