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艺术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很好的一本讲述管理的书籍。豆瓣上有8.6的评分。作者安迪 格鲁夫是因特尔的前CEO,硅谷的管理教父。



这本书不像很多关于管理的书籍只给你讲述一堆枯燥的概念,而是传授了很多作者自己的管理心得。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公式:



经理人的产出 = 组织产出的总和 = 杠杆率A * 管理活动A + 杠杆率B * 管理活动B.....
这里的经理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可以是组长,总监,经理,CEO,虽然层级不一样,但管理的本质是一样的。



上述公式里面最关键的是:经理人的产出 = 组织产出的总和 。



这里的组织产出包括经理人自身的产出和团队其他成员的产出。假如你有8个下属,那组织产出总和,就是你一个人+其他8个人的总产出。



明白这点,我觉得对一些新晋的管理者特别的重要。



这里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团队只有三个人,那管理者的个人的产出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团队有10人,那相对而言,其他9人的个人产出的总和通常要远大于管理者的个人的产出 (特殊例情况不予讨论)。



明白上面的这个道理,新晋的管理者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工作重心是什么了。



如果团队的人员少,比如只有3人,且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两个成员高出很多,那管理者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自己做事情,用比较少的时间指引和辅助其他两个团队成员,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活动。



如果团队成员多,比如有10人,那管理者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管理活动上,用高杠杆率的管理活动,增加整个团队的产出。



管理行为是有好有坏,有高效,有低效的分别的,书中用了“杠杆率”来描述管理行为带来的效果,我觉得挺贴切的。



对于管理杠杆率,我读完后,深有体会,接下来分享一些低杠杆率的行为,希望这些低杠杆率的行为,可以帮带团队的同学避开一些坑。



对于普通员工,理解这些管理行为带来的差异,也可以更好的指导自身的工作。



1 新晋 leader 只懂自己埋头苦干



新晋升的leader 往往容易陷入,自己埋头苦干,忽视团队管理的状态。



特别是团队成员已经比较多的情况下,比如已经超过10人了。这种情况,个人产出相对团队其他成员个人产出之和已经是很小的了,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好管理的事情,让大家都发挥更大的工作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做哪些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这就是管理水平的问题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团队情况,外部环境来评判。



2 过度干涉下属的工作



这个也是新晋升的 leader 比较容易犯的错误。



新晋升的 leader 很容易对下属的工作不放心,高频率地干涉下属工作。时间长了,下属因为过度地被干涉,感到沮丧,感到不被信任,自信心丧失,对 leader 也不怀好感。leader 自身也搞到筋疲力尽,可以说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管理行为。



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



但也不要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对下属的工作毫不理会,这就变成‘渎职“了,自然也不好。



所以这里要学会合理授权,如何能够做合理的授权呢?我分享点自己的经验:
a 授权要因人而异。



对于核心团队成员,可以给予最充分的授权。依据具体的情况,对这部分同学的产出结果,可以几周甚至一个月才review 一次。如果一切正常都就保持这种reivew 的频率,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调整。



对于一般团队成员,可以给予一般性授权。保持一周或两周的review 频率。



对于较差的团队成员,一开始需要高的 review 频率,如果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改善,那这位团队成员可能是真的不合格了,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措施。




有很多管理者的授权是于此相反的。喜欢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授权出去。自己都不擅长的事情,授权出去,团队的其他成员就会擅长吗 ?
关键是授权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自己可能无法判项目进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处理的问题,最后往往容易导致项目的失败。



授权自己擅长的事情,很多的 leader 可能比较不容易过自己的心理关,但这个确实是要克服的。



3 忽略沟通和指引



沟通其实是一个高效的管理行为。



在和下属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团队实际的状态,个人的状态,团队存在的问题等,都可以及时获得,并且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



沟通还可以拉近自己跟下属之间的关系,融洽的上下级关系是工作开展的润滑剂,是很利于团队管理和提升团队产出的。



给予下属指引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给予下属在工作方向上的指引,可以避免下属走弯路;给予下属经验和成长方向的指引,可以让他获得更快的提升,他也会因此对你感激备至。



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新人的指引。



新人刚融入团队,跟新人在工作方向,团队氛围,个人价值观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可以让新人对新团队有一个快速的了解,也可因此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对新人后续的工作表现有深远的影响。



4 不注意管理行为的时效性



这个可能也是很多leader 忽略的事情。



有时候员工表现不好或者提出离职,可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表现出苗头了。可能是工作的不开心,可能是待遇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也可能是对团队的氛围等有异议。



这些事情,如果及时的沟通,处理,大部分是可以被解决好的,但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时期,后面才发现,才进行沟通处理,为时已晚,自然造成了管理上的失败。



所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处理,不要拖,越早的介入处理,付出的代价越少,取得的效果也会越好,这个跟软件设计中,及早发现问题是一样的道理。



5 自身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管理者的状态和情绪,对团队成员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你是一个富有激情进取的管理者,还是一个沮丧的忧心重重的管理者,在日常地接触和工作中都可以很容易的感知出来。



这种状态和情绪会很快的在团队的内部蔓延开来,影响整个团的的氛围和团队成员的行为模式。



作为管理者,自身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状态和自身状态对团队的影响情况。



尤其是自身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状态,一旦在团队内部蔓延开来,会给团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地调整自己,或者相想办法寻求解决方案。



结语



管理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行为,说管理为一门艺术,是有道理的。掌握一些管理的方法,有助于指导自身在管理中的实践,但更关键的还是要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去尝试,去获得经验和体会,才能慢慢精进自身的管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