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女兒愛搗蛋,愛哭,愛發脾氣怎麼辦?

思思飾品


三歲兒童“愛搗蛋”屬於行為發育中的“破壞性行為”。對待兒童破壞性行為,我們應該看到兒童“破壞”背後的原因。

1、“破壞”是兒童建立邏輯和關聯的過程。兒童通過破壞行為,期待見到破壞的結果,這是在行為和結果間建立直接聯繫。兒童通過破壞行為的結果,看到家長的反應,這是在行為和結果之間建立人際聯繫。兒童會根據家長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行為。因此,家長對“破壞”的反應尤為重要。

2、“破壞”促進兒童思維發展和創造力發展的。兒童通過手、眼協調的行為,看到行為的後果,在“破壞”中發展邏輯和推理,促進思維發展。同時,兒童通過“破壞結果”的未知與期待,培養想象能力。


因此,不能將“破壞”貼上“不良”標籤。鼓勵兒童嘗試,在嘗試中發展思維和認知能力對兒童發展有重要作用。


但是,破壞的“度”家長要把握並及時做出正確反饋。家長應在兒童的破壞行為後,及時和兒童討論該行為的有點和問題,鼓勵孩子探索嘗試,但要對自己的行為有適當的控制。

單純批評會讓兒童產生抵制情緒,進一步強化破壞行為,激化兒童情緒,造成兒童過激情緒,為不可取的做法。


兒童多動抽動障礙科學


小孩子通常會通過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想要某個東西,或者不想做某個事情,她可能會覺得用語言達不到目的,但是用哭的方式就會得到,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用堅決否定的態度來告訴孩子,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哭也不行,慢慢地孩子就會不哭了。如果是天生敏感的女寶,動不動就哭,這種情況家長不可以強行阻止,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正確疏導教育,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慢慢長大後會逐漸改善。


大寫的嗡嗡


可能是您的教育方式有所問題。

孩子們愛搗蛋是天性,由於是女兒,家裡的人一般不會嚴苛的要求,所以有時候面對孩子們的哭鬧,作為家長的你們不忍心去責罰,導致孩子變本加厲。

有時候但您女兒發脾氣的時候您應該讓她明白哭是沒有用的,哭的時候不要去哄她,但是不要忘記給她補充水分,你在旁邊乾點家務,不要離她太遠,不要讓她受傷之類的。

等孩子不哭了之後你再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聰聰媽媽談育兒


父母首先要意識到害怕、生氣、大哭,這些都是孩子的負面情緒,父母首先要接納並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才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1、瞭解情緒行為背後的動因。如果父母對孩子發生的問題不敏感,不覺察,那就無法體貼地關懷孩子的內心。只有先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控制情緒。2、家長控制情緒,促使孩子冷靜。當父母陷入負面情緒的時候,是無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跟情緒失控的孩子溝通,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也是好父母最要緊的功課。3、真誠的談心,而不是說教。孩子的心情得到緩解後就可以展開進一步的溝通,不但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同樣也要讓孩子走進我們的世界,理解我們的想法。4、找對辦法,一起解決。一個人一旦被理解,一旦被認同,一旦有人和她站在同一邊,一起尋找出路,他就會感到自己舒心了一半。


王老師育兒課


愛搗蛋說明好動,可以引導。愛哭的話平時教導孩子用說來表達情緒。發脾氣注意大人平時跟她的交流方式。


小非電影


小孩愛搗蛋並不是一件壞事,說明思想活潑,對周圍事物好奇,並且帶有一點的興趣。這時候作為大人就要發現她的興趣,她的興趣找到了,順著她的興趣正確引導她應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做好了我們給她精神上的讚美,從而增加她的自信心,並在小孩眼裡我是和她志同道合的人,便會更加親切。這時候你再告訴她怎麼做是錯誤的,錯誤的最壞結果會怎麼樣。假以時日,她不但不會胡亂搗蛋,還會更加地用心朝自己感興趣的領悟去發展。

小孩愛哭、愛發脾氣也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問題,一樣的,我們先找她的興趣點,用她的興趣來靠近她,並和她成為平等的朋友,之後加以引導和讚美,逐漸的她就不會愛哭愛鬧了。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生活中要給他們多講講一些偉人,科學家,大自然,知識百科的動畫故事,這樣對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後面形成的人生志向很有幫助。


建洲海釣探索


我就可能孩子想要引起你們的注意,一般來說三歲的幼兒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所以幼兒大多數都會通過搗蛋、哭鬧來表達,所以這是第一個該考慮的問題。如果你們時時刻刻都很關心孩子,那麼這點可以忽略。

孩子愛搗蛋、哭鬧一般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好,一般家長過於望子成龍,所以會對幼兒要求很高,幼兒不喜歡,也不想要,但不知道怎麼表達,就會搗蛋和哭鬧來表明自己的反抗。這個時候家長應即使改變教育方式。

也有可能是孩子天生活潑、就會顯得搗蛋點,其實孩子愛搗蛋也可以認為是件好事,家長可以找出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同時教導孩子,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哭是沒有用到,不能總是哭。

其實教育孩子不難,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幼兒有所建樹,這可能就是我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原因。加油💪。


小Y是我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孩子的問題根源都是來自父母

可惜很多父母並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