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大鹏“抢银行”,收获林志玲,却活成别人眼中的杠精

1

认真的人,总不太受欢迎。

电影开始,很快就蹦出来的这句台词,可能大多数人都没在意。你不会想到,它是电影推进的基础,也是整部电影的核心。

警方要搞演习,抓获抢银行的劫匪。这种“一年能演八回”的演习没人当回事,反正就是警察制服歹徒的老套路。不同之处就是换个地点、换个场景,换几个“演员”而已。

参演的警官已经做好了回家过生日的准备。银行职员们则想着利用此机会早点下班,有的预约了医生去看看已经几天的牙疼,有的安排好了第一次去拜见未来的丈母娘。

至于行长,更想利用这个机会上上镜、露露脸。能被选中作为演习地点,顺便上个热搜,岂不是个免费软文广告?当然还能和警局方面借机拉拉关系,日后好处多多。

但是严谨不这么想。这个退伍军人出身的金融硕士,人如其名,自带严谨、认真气质,自他被安排扮演劫匪起,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既然抢银行,劫匪肯定要动脑筋,怎么劫、怎么抢,怎么不被抓住?

于是,他做足了当一个合格劫匪的功课。于是,一切都偏离了演习原来的剧本。


《大赢家》:大鹏“抢银行”,收获林志玲,却活成别人眼中的杠精

2

本该只身擒获劫匪的警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枪爆头,当场身亡。

临时换上的女警员,企图以救助孕妇人质为名,化装成医生进入银行制服劫匪,不过这种老套的情节在严谨面前,明显小儿科。几番拳脚之后,女警员也中枪牺牲。

连续失利,警方没了面子。特警队出动,狙击手就位,百余警力重重包围银行,严阵以待。已经不清楚,这是原有计划还是迫于形势的无奈安排?

问题是答案并不重要。不管出于何种缘由加入行动,从银行后门攻入的特警队又一次早在严谨的预料之中,4名队员尚未攻入大堂,全部遭遇设置好的机关袭击,淋水触电身亡。

一场原本早该结束的演习,变成了警方的骑虎难下。从白天僵持到天黑,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劫匪”,警方束手无策。

警方难堪只是一个方面,很多“演员”们之前的计划也化为泡影:生日会回不去了,预约的最贵的牙医套餐泡汤了,第一次见丈母娘就要失约、眼看爱情难保了……

“这不就是个神经病吗?”

“走走过场就得了,哪弄来这么个杠精!”

“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啊?给你个鸡毛你就当令箭啊?”

认真的人,总不太受欢迎。

但是,认真有错吗?

认真做事、实事求是,却成为另类,成为被群起攻之的对象。原因只在于,你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聪明,学会心照不宣,学会对走过场习以为常。

《大赢家》:大鹏“抢银行”,收获林志玲,却活成别人眼中的杠精

3

“真正的劫匪,不应该是这样的(轻易被抓)”。其实,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但参加演习的其他人都已经忘记,忘记于似乎理所当然的习惯当中:(演习时)劫匪不就是给警察抓的吗?

当走过场成为理所应当,假象成为正确,正确就成了异端。

电影中,在严谨一次次让警方行动失败,让演习偏离剧本愈走愈远,让警方颜面尽失,还好有一位好的演习总指挥——公安局长。

他能够坦然面对警方的失败,能够说出“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总比现实中出现要好。”“我的责任,就是监督保证演习公平公正。”

电影总是给人希望,可是生活,会有这样主持公平公正的总指挥吗?多半没有,否则也就不会有较真者被当成另类,被很多人围攻。

“其实我所经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生活都不会有起色……。”作为艺术,喜剧总会不失时机提醒观众思考,引发某种叫做深刻的东西,否则,喜剧就成了闹剧。

可生活中,这种思考的结果往往徒劳。你会认同严谨的做法?不会。你会去揭穿一个预设好的过场?不会。你会在大家的一片装糊涂中站出来做那个清醒的人?大概很难。

大鹏饰演的严谨最终赢了演习,还收获了大美女林志玲的芳心,抱得美人归,甚至他还发现,其实家人、领导、同事也在悄悄给他送上温馨和祝福。一切如此美好。

但这终究是电影。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也不敢去想象这种美好。对走过场习以为常,对假大空司空见惯,慢慢地,大家都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活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旁人都在演戏,只有你在较真,就你是明白人?

电影中的喜剧,其实是生活中的悲剧。


《大赢家》:大鹏“抢银行”,收获林志玲,却活成别人眼中的杠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