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不知不覺,已是人間四月天,又到了吃青團的季節。青團,原是江南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將艾草的汁液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甜而不膩,散發著清淡卻綿長的青草香氣。隨著現代人對青團做法的改良,如今青團已經從侷限於江南煙雨中的特色小吃,轉變為紅遍大江南北的網紅四月時令食品之一。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吃青團的風俗歷史悠久,在《隨圓食單》中就有 “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的記載。關於青團的來歷,還有一段歷史典故:相傳春秋戰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隱居綿山,晉文公以火燒綿山,意欲請他出仕。介子推不言祿,遂被燒死山中 文公至為惋惜,是日適清明節,後人為紀念他,就青汁和粉為團祭祀。此後一直流傳至今,並以青團祭祖先。因此,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用作祭祀。隨著青團千百年的流傳,作為祭祀品的功能已經慢慢淡化,更多的是被人們作為四月的時令小吃來食用。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現在人制作青團用到的材料就多了,有的採用漿麥草,有的採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綠葉蔬菜汁與糯米粉和成團,青團的餡料也是各種各樣,除了最初的豆沙餡料,還創造了各種水果餡,鹹蛋肉鬆餡,還有榴蓮粉們最愛的榴蓮餡。充分展示了中國人對於美食的改良和發明創造力。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今天我也應個景,在家做起了一次青團。青團的綠色,我是用抹茶粉製成的,餡料就是最初的紅豆餡,也是自己親手熬成的。做出來的青團雖沒有艾草的清香,但卻有抹茶淡淡的茶香,口感軟糯,甜而不膩。記得去年在店裡買過2個青團,花了10塊錢,今年蒸了一鍋,8個成本不足5塊錢。這個季節如果大家也打算嘗一嘗青團,不妨自己在家做起來,做法也特別簡單,下面就將做法分享出來,一起來看看吧~

---抹茶紅豆青團---

【材料】糯米粉200克,抹茶粉8克,白砂糖20克,黃油15克,豆沙餡160克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具體做法】

第一步、製作青團皮

將糯米粉,白砂糖,抹茶粉,黃油同時放入盆中。黃油還沒有融化,我們將黃油和糯米粉混合物揉搓到一起,促進黃油和糯米粉之間的融合。然後一邊加入清水,一邊攪拌成面絮,然後揉成光滑的麵糰。這個過程比我們平時和麵容易多了。水分成多次少量加入,整體大約用到120克,我和的麵糰偏硬一些,這樣便於整理形狀,也不粘手。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第二步、將麵糰和紅豆餡料分成小劑子

麵糰和好後不必醒面,直接在案板上搓成圓柱狀長條,直徑約4釐米左右,大家也可以自己把控。然後用刮刀將長條平均分成8個大小均勻的面劑子。如果比較粘,可以在刮刀上沾點油。然後將面劑在手中揉成圓形。同時將紅豆餡料揉成8個圓球,每個約20克,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面劑的大小來調整餡料。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第三步、將紅豆餡包入青皮中

拿一個綠色麵糰,在案板上按一下,也可以用擀麵杖擀一下,形成中間略厚邊緣稍薄的麵皮。在麵皮中放入一顆豆沙餡,然後利用虎口的力量收緊口。最後在手心裡再團一下,變成圓球狀。一個青團就包好了。然後將所有的青團都包好。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第四步、蒸青團

由於主要材料是糯米粉,蒸完會變粘,為了避免粘鍋,我們可以在蒸屜上墊上油紙,也可以直接在蒸屜上刷一層食用油。鍋中的水燒開後,放入青團,中火蒸15分鐘。關火後燜5分鐘再開鍋,避免遇冷塌陷。然後在青團的表面刷一層油,可以避免水分蒸發,也可以防止粘手。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青團就蒸好了,個個晶瑩油綠,散發著淡淡的抹茶的清香。剛出鍋的青團入口軟糯,略微粘牙,甜而不膩。青團嚼在嘴裡,彷彿將春天的顏色和味道吃在嘴裡一樣。

明日清明,記得吃青團,香糯可口,清香怡人,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小茉莉有話說】

如果做的數量比較多,在包的時候需要將麵糰及餡料用保鮮膜蓋住,隨包隨取,避免暴露在空氣中時間過久,麵糰和餡料變幹。如果已經變幹了,在包的時候,可以在麵糰上沾些水,然後再團圓按扁,這樣可以避免包的時候裂開。

我是小茉莉,專注營養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會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製作方法,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成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