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清明節,從祖先崇拜看文化傳承

近些年,隨著中國的崛起,發達國家終於開始略微的正視這個東風古國了。

於是,他們驚訝的總結出了“中國唯一多次崛起的國家”、“中國,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中國的再次崛起是歷史的必然”等等類似的結論。

為什麼其它文明一旦衰落就再難復興?為什麼中國可以例外?

因素很多,其中,中國人的祖先崇拜情節,是促進古代文化中的亮點能夠得以不斷傳承的重要因素。

所以中國才會經歷了……唐、宋、元、明、清、民國、現代……很多朝代後,保證了中國還是中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原因之一。

清明節,就是一個強化祖先崇拜,進行文化溯源的典型節日。

端午節也很有代表性。

中國人認為祖宗比現代人更強大、更完美,把祖先們抬舉到非常高的位置,半神化,他們的美德、教導和事蹟被一代代、一遍遍的優化、美化、進化,以適應當前需要,祖先們,都是我們的自豪,我們的榜樣!後代向他們看齊!千世不廢,萬古流芳。

而西方人更傾向於“祖先雖然還行,但我們肯定比他們先進啊”的思維,這個確實很對,但榜樣們的光環,也就隨之暗淡下去了。

我們自身活在當下,優缺點一目瞭然,常常力有不逮,很難被大家崇拜和學習。

而神仙們又太強大,太完美,實在學不來啊!

中國的祖先們非常接地氣的連接上了這一環。

所有好的東西,或大或小,或雅或俗,或多或少的被後代們吸收、昇華。

所以,日積月累,中國文化的系統性和傳承度就高出了天際,而古代西方文化……不能不說……正在沒落。

曾經被西方先賢高舉的“自由、公正、平等、博愛”之旗,早已破敗不堪。

而被全新的所謂“經濟至上”、“叢林法則”所替代。

一句“美國優先”,撕破了西方世界的所有偽裝,歐洲也許還略剩了點西方文化的精髓,但也大致如此了。

清明節,讓我們好好祭典一下已逝的家人和先賢吧!他們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生命,還有生命的意義!

深度:清明節,從祖先崇拜看文化傳承


深度:清明節,從祖先崇拜看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