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荀子的性惡論?

迷路的安然


亞當斯密建立微觀經濟學邏輯起點就是人性惡而自私理論。

荀子如果在近代會是一個十分成功的經濟學家,微觀經濟學奠基人。


象牙山伯爵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荀子的性惡論,光看稱呼不是很討喜,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深刻內涵。幾千年來,荀子的性惡論,一直在和孟子的性善論作對比。但是如果細細品味二位先賢的理論內核,我們發現,荀子也好,孟子也罷,他們提出性善論、性惡論的目的都是為了去限制人不合理的慾望。

荀子期待人在後天教化中讓人把握“理”,以此控制慾望下的人;而孟子則期待人在後天教化中學會反省,摒棄多餘的慾望,以此維繫善之本心。從某種意義上說,二位先賢的思想,都是為了抑制人在欲下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以此維護社會秩序的良好發展。

而荀子的高明,就在於他將人的慾望看成是先天就有的存在,大家不要因為荀子“性惡論”這個名字,就武斷判定荀子在否定人性,不是這樣的。

荀子沒有否定人性,而是指出了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包括兩個方面:

1、首先是人存在慾望,有的人慾望多,有的人慾望少,這是不同類型的人表現出了不同的天性,很正常。
2、其次,荀子指明人有“心”,“心”把握了正確的“理”(這裡的“理”荀子有時候也稱為“道”),就能夠指導慾望下人,讓人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才是荀子的重點。

也就是說,荀子的性惡論其實更多是指明,如果人的心沒有把握合適的“理”或者說“道”,讓人隨欲而動,人很有可能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做出不好的事情來。而荀子的“性惡論”,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也可以看成是為了突出那個管制慾望於合理範圍內的“理”。

1、荀子性惡論的理解難點/誤區

荀子在後世不那麼受待見,原因之一可能是荀子說話確實比較犀利,不管人們樂意不樂意,荀子就把大實話丟在人的面前。比如,荀子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有子”為了看書用火燒手掌,“有子”看上去十分努力,但是荀子卻說“有子”不是真的愛看書,因為真正的熱愛是自然而然地去幹,哪有強迫一說?所以“有子”以燒手的方式趕跑瞌睡不是“愛書”的表現,恰恰反映了他對書還不夠愛,以至於需要採取“強迫”的手段。

從上面的例子,想必大家也對荀子的耿直和犀利有一點點小小的心理準備了吧。有些道理,確實很經典,也很深刻,但是就是“不好聽”,因為有些事實,不說出來,反而是“心理安慰”,點名了卻容易讓人羞愧。好,收住,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荀子在後世不大受待見,從《荀子》這整本書來看,我們都能體會到他的犀利和深刻,包括他的性惡論。但是,真正耐心研究荀子“性惡論”的,在那些批判荀子的後人中,又有幾個呢?如果認真體會,大抵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批判聲音,因為認真體會,方能看見荀子性惡論中的邏輯的高明與精妙。

而荀子的“性惡論”從名字上看,就很容易與孟子“性善論”形成對立,“性善論”就字面含義我們也能理解孟子的意思,就是人性本善,但是我們不能同理可得荀子的性惡論是指人性本惡。這裡的“惡”,不能和“怨”中的“惡”放在對等的地方。

荀子沒有否定人之本性的意思,荀子之“性惡論”,不是說人一出生就是“惡”的存在,而是說人性裡面有慾望,慾望隨意發展,而人在生活中沒有“理”去有禮有節地知道自己,人很有可能因為欲而作出不合理的事情,像不好的方向發展,這才是荀子的本意所在。

2、荀子:多欲寡慾皆為人性,人心中的“理”可以讓人在慾望下做出正確的選擇

荀子的“性惡論”無疑是針對人性的“欲”展開的,但是,荀子並沒有說多欲就不好,也沒有說寡慾就一定好。荀子只是明確表明,慾望的多寡,是人的天性,沒什麼所謂的好壞。

關於這一點,《荀子》的“正名”篇有相關記錄,荀子說:

欲之多寡,異類也,情之數也。

這便是說,慾望多和慾望少,只是兩種類型的人,這是他們天性中表現出來的特性。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荀子並不以慾望的多寡,來斷定一個人的善惡。

但是人如果隨著不合“理”的欲去肆意而為,則是荀子要批評,也是荀子指明要抑制的情況,而發揮這種抑制作用的,就是我們的心中的“理”了。

關於“理”,《荀子》在正名篇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然而人有從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

荀子這斷議論可謂是經典了,荀子這是在告訴我們,人最純粹而直接的願望,是活著,畢竟誰不貪生呢?與之相對的,人最討厭的則是死亡了。但確實存在一些人主動放棄生命,這不是說這種主動放棄生命的人是不想活,而是因為他們心裡存在一個“理”,這個理告訴他不可以偷生,所以即便心裡是期待生的,自己有生的慾望,也會在“理”的督促下,自覺放棄生命。

讀到這裡,想必大家對荀子性惡論中的人之慾,有了一定了解吧。很顯然,荀子認為人的慾望是先天就有的,慾望多也好,慾望少也罷,只是不同類型的人展現的不同特性罷了。而當慾望在特定的環境下“不合理”的時候,把握著“理”的心就會發揮作用,讓人不跟隨“欲”走,而是跟隨“理”作出選擇。

也就是說,荀子所謂的“性惡論”中的惡,則是生髮於不合理的欲,雖然“惡”的出現少不了“欲”,但“有欲無慾”並不是出現“惡”的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在於特性環境下人之慾合不合“理”。

3、小總結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對荀子性惡論有了一個相對客觀的瞭解了吧,也就是說,荀子的性惡論,並不是批判人性本身就是惡的,也不是我們想當然認為慾望多就是“惡”,荀子所謂的惡,是特定環境下,欲與“理”出現不契合的情況,而人卻隨欲而動。

在慾望下的人,如果沒有人“心”中的“理”引導,很有可能會向惡的方面發展。而人之“惡”的出現,是以人之慾為基礎的,人慾又是人生來就有的,所以才有荀子性惡論一說。

但是,大家要注意,荀子並不認為慾望的多寡與善惡有關,與善惡有關的,是特性情況下,人的慾望的“合理不合理”。舉個例子吧,張三德才兼備,被推選為一個國家的王,如果他不幹這個國家就凶多吉少,但是張三清心寡慾,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他拒絕了,然後暴君上位,害了一個國家。這個時候,張三沒有做該做的事情,而他清心寡慾下的隨欲而動顯然不合“理”,那麼張三的行為,就大概類似“惡”的幫兇。例子可能有些個粗糙,大家醞釀一下道理就好。

所以,荀子的性惡論中惡,不在於人性之慾望的多寡,而在於人性之慾望合理不合理,至於這個理如何讓“心”把握,這就落到儒家的“教化”一事上來了。


圖片來自網絡,喜歡請點贊關注哦。

顏小二述哲文


嗯,沒說“性本惡”,知道沒有那個“本”,就很好。

其他的,在《荀子•性惡》裡都說了。只是,荀子沒說聖人之性是善是惡,及其原因。

他說的“因為法治制度、教化是約束惡行,所以立法治制度、教化民眾就說明了性惡”。這推理有問題。法治與制度,根本宗旨是為了保護善,而非消滅惡。

我給小樹苗平整土地,澆水除蟲,鬆土施肥,修剪枝葉,這都是制度與教化,那麼這是因為小樹苗本來就想死麼?我的所有行為,是為了保護小樹苗與生俱來的勃勃生機,小樹苗幼弱之時,需要成長,需要從幼弱不能對抗威脅而成長為能夠獨立對抗威脅,成長過程,需要保護。不保護,小樹苗遇到成大以後能夠獨立對抗的威脅時,就可能抗不過去。

我的保護,防止小樹苗受到傷害,並不是因為小樹苗其“性”就是受虐。

制度,源自事理,是將最有長遠利益的過程確定、固定下來;教化,是將最有長遠利益的宗旨令人通曉明白,這是對人的保護和增益,而非是對抗和禁錮。


長風浩蕩


善惡都是人的主觀看法,狼一生下來,使命就是吃肉殺生,你說是善是惡?


青島數碼寶貝


荀子認為人性有惡,並不是說人性無善。沒有約束教導和指引的人,會隨心所欲會害人傷己,所以人需要規則,需要世俗的道義,需要接受文化的洗禮


宵夜的小說推薦


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中國人,人之初性本惡是指美國人。


明宇智遠


性本善,善曰柔,柔曰無。

比如我不欺負你,視為善。但我不知善是何物。

你欺負我,你就認為我是善的。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諸不知我的惡就產生了。善乃惡之源。惡乃善之根。

失去善則無惡,失去惡則無善,是以只在輪迴,不可長生也。

貴善

善而不縮其小,惡而不揚其身。

善柔鈍器也,惡利器也。

利器可護身,柔善可護心。

顧善貴大,惡貴小。

善小不可護也,惡大鈍也,以己之鈍攻人之銳,死也。

善惡之道也。

知其惡,守其善,為天下慈;為天下慈,恆德不悲;恆德不悲,復歸於無。


從一個問題開始


荀子所謂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屬性。荀對人性的理解各執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對人的自身本質的認識上都包含著真理的顆粒。


墨課書畫


非常正確,因為本性是惡,所以才需要教化…

飢餓、自私、慾望……等等,人的本能…

反正“人之初性本善”,這話我感覺不對


蠻風


性本善是儒家思想,詳見三字經。性本惡是基督教思維,出自聖經迷途羔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