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荀子的性恶论?

迷路的安然


亚当斯密建立微观经济学逻辑起点就是人性恶而自私理论。

荀子如果在近代会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奠基人。


象牙山伯爵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荀子的性恶论,光看称呼不是很讨喜,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深刻内涵。几千年来,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在和孟子的性善论作对比。但是如果细细品味二位先贤的理论内核,我们发现,荀子也好,孟子也罢,他们提出性善论、性恶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去限制人不合理的欲望。

荀子期待人在后天教化中让人把握“理”,以此控制欲望下的人;而孟子则期待人在后天教化中学会反省,摒弃多余的欲望,以此维系善之本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位先贤的思想,都是为了抑制人在欲下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而荀子的高明,就在于他将人的欲望看成是先天就有的存在,大家不要因为荀子“性恶论”这个名字,就武断判定荀子在否定人性,不是这样的。

荀子没有否定人性,而是指出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包括两个方面:

1、首先是人存在欲望,有的人欲望多,有的人欲望少,这是不同类型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天性,很正常。
2、其次,荀子指明人有“心”,“心”把握了正确的“理”(这里的“理”荀子有时候也称为“道”),就能够指导欲望下人,让人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荀子的重点。

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更多是指明,如果人的心没有把握合适的“理”或者说“道”,让人随欲而动,人很有可能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做出不好的事情来。而荀子的“性恶论”,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为了突出那个管制欲望于合理范围内的“理”。

1、荀子性恶论的理解难点/误区

荀子在后世不那么受待见,原因之一可能是荀子说话确实比较犀利,不管人们乐意不乐意,荀子就把大实话丢在人的面前。比如,荀子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有子”为了看书用火烧手掌,“有子”看上去十分努力,但是荀子却说“有子”不是真的爱看书,因为真正的热爱是自然而然地去干,哪有强迫一说?所以“有子”以烧手的方式赶跑瞌睡不是“爱书”的表现,恰恰反映了他对书还不够爱,以至于需要采取“强迫”的手段。

从上面的例子,想必大家也对荀子的耿直和犀利有一点点小小的心理准备了吧。有些道理,确实很经典,也很深刻,但是就是“不好听”,因为有些事实,不说出来,反而是“心理安慰”,点名了却容易让人羞愧。好,收住,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荀子在后世不大受待见,从《荀子》这整本书来看,我们都能体会到他的犀利和深刻,包括他的性恶论。但是,真正耐心研究荀子“性恶论”的,在那些批判荀子的后人中,又有几个呢?如果认真体会,大抵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批判声音,因为认真体会,方能看见荀子性恶论中的逻辑的高明与精妙。

而荀子的“性恶论”从名字上看,就很容易与孟子“性善论”形成对立,“性善论”就字面含义我们也能理解孟子的意思,就是人性本善,但是我们不能同理可得荀子的性恶论是指人性本恶。这里的“恶”,不能和“怨”中的“恶”放在对等的地方。

荀子没有否定人之本性的意思,荀子之“性恶论”,不是说人一出生就是“恶”的存在,而是说人性里面有欲望,欲望随意发展,而人在生活中没有“理”去有礼有节地知道自己,人很有可能因为欲而作出不合理的事情,像不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荀子的本意所在。

2、荀子:多欲寡欲皆为人性,人心中的“理”可以让人在欲望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荀子的“性恶论”无疑是针对人性的“欲”展开的,但是,荀子并没有说多欲就不好,也没有说寡欲就一定好。荀子只是明确表明,欲望的多寡,是人的天性,没什么所谓的好坏。

关于这一点,《荀子》的“正名”篇有相关记录,荀子说:

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

这便是说,欲望多和欲望少,只是两种类型的人,这是他们天性中表现出来的特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荀子并不以欲望的多寡,来断定一个人的善恶。

但是人如果随着不合“理”的欲去肆意而为,则是荀子要批评,也是荀子指明要抑制的情况,而发挥这种抑制作用的,就是我们的心中的“理”了。

关于“理”,《荀子》在正名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

荀子这断议论可谓是经典了,荀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人最纯粹而直接的愿望,是活着,毕竟谁不贪生呢?与之相对的,人最讨厌的则是死亡了。但确实存在一些人主动放弃生命,这不是说这种主动放弃生命的人是不想活,而是因为他们心里存在一个“理”,这个理告诉他不可以偷生,所以即便心里是期待生的,自己有生的欲望,也会在“理”的督促下,自觉放弃生命。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对荀子性恶论中的人之欲,有了一定了解吧。很显然,荀子认为人的欲望是先天就有的,欲望多也好,欲望少也罢,只是不同类型的人展现的不同特性罢了。而当欲望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合理”的时候,把握着“理”的心就会发挥作用,让人不跟随“欲”走,而是跟随“理”作出选择。

也就是说,荀子所谓的“性恶论”中的恶,则是生发于不合理的欲,虽然“恶”的出现少不了“欲”,但“有欲无欲”并不是出现“恶”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特性环境下人之欲合不合“理”。

3、小总结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荀子性恶论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了解了吧,也就是说,荀子的性恶论,并不是批判人性本身就是恶的,也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欲望多就是“恶”,荀子所谓的恶,是特定环境下,欲与“理”出现不契合的情况,而人却随欲而动。

在欲望下的人,如果没有人“心”中的“理”引导,很有可能会向恶的方面发展。而人之“恶”的出现,是以人之欲为基础的,人欲又是人生来就有的,所以才有荀子性恶论一说。

但是,大家要注意,荀子并不认为欲望的多寡与善恶有关,与善恶有关的,是特性情况下,人的欲望的“合理不合理”。举个例子吧,张三德才兼备,被推选为一个国家的王,如果他不干这个国家就凶多吉少,但是张三清心寡欲,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他拒绝了,然后暴君上位,害了一个国家。这个时候,张三没有做该做的事情,而他清心寡欲下的随欲而动显然不合“理”,那么张三的行为,就大概类似“恶”的帮凶。例子可能有些个粗糙,大家酝酿一下道理就好。

所以,荀子的性恶论中恶,不在于人性之欲望的多寡,而在于人性之欲望合理不合理,至于这个理如何让“心”把握,这就落到儒家的“教化”一事上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颜小二述哲文


嗯,没说“性本恶”,知道没有那个“本”,就很好。

其他的,在《荀子•性恶》里都说了。只是,荀子没说圣人之性是善是恶,及其原因。

他说的“因为法治制度、教化是约束恶行,所以立法治制度、教化民众就说明了性恶”。这推理有问题。法治与制度,根本宗旨是为了保护善,而非消灭恶。

我给小树苗平整土地,浇水除虫,松土施肥,修剪枝叶,这都是制度与教化,那么这是因为小树苗本来就想死么?我的所有行为,是为了保护小树苗与生俱来的勃勃生机,小树苗幼弱之时,需要成长,需要从幼弱不能对抗威胁而成长为能够独立对抗威胁,成长过程,需要保护。不保护,小树苗遇到成大以后能够独立对抗的威胁时,就可能抗不过去。

我的保护,防止小树苗受到伤害,并不是因为小树苗其“性”就是受虐。

制度,源自事理,是将最有长远利益的过程确定、固定下来;教化,是将最有长远利益的宗旨令人通晓明白,这是对人的保护和增益,而非是对抗和禁锢。


長風浩荡


善恶都是人的主观看法,狼一生下来,使命就是吃肉杀生,你说是善是恶?


青岛数码宝贝


荀子认为人性有恶,并不是说人性无善。没有约束教导和指引的人,会随心所欲会害人伤己,所以人需要规则,需要世俗的道义,需要接受文化的洗礼


宵夜的小说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中国人,人之初性本恶是指美国人。


明宇智远


性本善,善曰柔,柔曰无。

比如我不欺负你,视为善。但我不知善是何物。

你欺负我,你就认为我是善的。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诸不知我的恶就产生了。善乃恶之源。恶乃善之根。

失去善则无恶,失去恶则无善,是以只在轮回,不可长生也。

贵善

善而不缩其小,恶而不扬其身。

善柔钝器也,恶利器也。

利器可护身,柔善可护心。

顾善贵大,恶贵小。

善小不可护也,恶大钝也,以己之钝攻人之锐,死也。

善恶之道也。

知其恶,守其善,为天下慈;为天下慈,恒德不悲;恒德不悲,复归於无。


从一个问题开始


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


墨课书画


非常正确,因为本性是恶,所以才需要教化…

饥饿、自私、欲望……等等,人的本能…

反正“人之初性本善”,这话我感觉不对


蛮风


性本善是儒家思想,详见三字经。性本恶是基督教思维,出自圣经迷途羔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