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區馬家河街道:“沉”下去的“網格牆”

株洲新聞網4月3日訊(通訊員 馬晗 記者 張詩慧)疫情期間,天元區馬家河街道網格迅速行動,利用網格化優勢,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切實維護轄區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該街道綜治中心積極響應,第一時間向全街道12名網格員、60多名群防群治巡邏員和各社區志願者發佈指令,迅速返崗,配合社區抓好湖北返株人員排查工作。街道網格中心管理員也第一時間下沉一線卡口防控,積極參與社區巡查宣傳、網格化排查等防控工作。據悉,目前已完成4167戶地毯式摸排工作,核查防控重點人員92人,登記復工人數1500餘人,完成率達到了100%。

“人口摸排臺賬,請其他社區按照新馬社區網格臺賬進行。”新馬社區網格員謝青青整理的臺賬,人口基本信息、流入流出時間、摸排情況等清清楚楚,成為了社區摸排、上門的一本底冊。由於馬家河街道農村片區眾多,防控壓力大,網格員們對自己轄區的人、事、地、物都很熟悉,所以他們也都積極地參與到各社區臨時檢查點的進出卡口值守工作中,做好外來人員登記管理、安全消毒防護。

幾名男“格格”在做好白班值守的情況下,更是主動擔負起夜間值班的擔子。期間,大石橋社區網格員羅湘衡為了尋找一臺鄂籍牌車主,從凌晨1點排查到凌晨4點,找到車主並確認沒有湖北接觸史後,回家休息不到3個小時,他又上崗了。

網格員在日常上戶走訪中對轄區內地域相當熟悉,所以排查的工作大部分落在他們身上。在排查中,他們逐樓逐戶詢問每戶家庭成員返鄉情況,並對重點地區返鄉人員第一時間上報。社區網格員們一直奮戰在排查一線,除了做好上報排查等日常網格員工作外,他們兩個還有更多的身份——幫忙跑腿的“快遞小哥”和心理疏導的“知心姐姐”,還是給居家隔離對象送餐的“外賣員”。仙嶺社區網格員袁雁和萬豐社區網格員劉波,她們每天最早來到駐守的卡點,為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物資,陪同醫生上門測量體溫,為進出小區居民登記出入證,一天下來常常筋疲力盡,但她們從來不抱怨。

“有了這些網格員的守護,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轄區居民的這番話,是對馬家河街道這道“沉”下去的“網格牆”最好的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