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西方哪部作品可以和《道德經》比肩?

賢目閒話


在不同需求的人的眼裡,作品的價值也不同。以西方文化來說,個人以為,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可與《道德經》分庭。

《形而上學》被譽為世界第一部哲學教科書,從哲學角度講,並不比《道德經》遜色,畢竟亞里士多德也是一位世人公認的大賢,其闡述的理念之精深,對於西方人來說,比起中國的《道德經》來不遑多讓。此外,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了,其思想也堪稱博大精深,價值也不在《道德經》以下,值得精研。


純鈞LHGR


這是在鬥寶麼?你這是要在誰跟誰之間鬥寶?東方和西方?這東方與西方是兩個方位,不會“擁有財寶”拿出來鬥。

還是東方的人與西方的人?

這要按人來算,就更沒法比了,這東方的人,現代的人的三千年前的祖先就是三千年前的東方人,但是現在的西方的人,三千年前的祖先可不是當時的西方人,所以你要比啥?你要拿日耳曼人來比,還是拿古希臘人來比?

對了,日耳曼人都能把古希臘人跟自己歸成一群人,把人家古希臘人的東西也能當成自己的,咋不把《道德經》作為地球人的成就也歸成自己家的“私有財產”,不就得了?

對了,我還是不明白,一個具體的人的著述,是怎麼就變成了另外一群毫無關係的人的共同榮耀的?那又不是那群人作的,他們光榮個啥?就因為頂著一個人為設定的“西方”的名頭?那你在“宇宙”的名頭下,什麼光榮不屬於你?

最後,不僅西方沒有與《道德經》比肩的,就是東方也不可能再有與《道德經》比肩的。不過,不需要啊,老子已經寫出來了,就不需要別人再寫了呀。

東方有人寫出來了,也是地球人寫出來了,也是宇宙人寫出來了,所以你需要幾本《道德經》?

你把老子歸到東方,斥於西方,就要西方也出本《道德經》比肩,那你把老子歸到河南,是不是全世界每個省級行政區域都得出本比肩《道德經》的?這麼分下去,你難不成想要每個人都得寫出個與《道德經》比肩的著作?


長風浩蕩


一、《純粹理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創作的哲學著作,該書首次出版於1781年,是康德的哲學鉅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1788年出版的《實踐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斷力批判》。

該書首先確定了人的認識的形式和範疇,然後論證這些先天的形式和範疇只適用於現象界,而不適用於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認為對自在之物的認識不是人有限的認識能力所能達到的。所以得出結論,理論理性低於實踐理性,科學知識應該讓位給宗教信仰。該書是歐洲哲學史上一部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著作。2015年11月,該書被英國“學術圖書周”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大體可分三個部分。

首先,書中論述了進行理性批判的原因。作者認為,理性批判本身就是一種科學,且含有能使形而上學成為科學的一套完整而有據的方案。其次,書中指出了純粹理性批判的定義、對象、出發點以及批判的範嗣。最後,書中又提到了理性批判應該遵循的原理及其意義。康德不僅在書中論述了數學、自然科學是怎樣成為科學的,而且提出哲學也應該模仿自然科學走上科學之路的觀點。

康德的觀點是,純粹理性教導人們人類知識是以經驗為基礎的,但實踐理性認識到在心靈中還存在一個先驗的觀念,不受經驗的支配,它假設了人類自由、上帝和不朽這些觀念一因此,他一邊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不同,一邊又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結合的紐帶。

“純粹理性”是指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批判”是指對純粹理性進行考察。康德為該書冠以這一名稱,是為了弄清人類認識的來源、範圍及其界限。

雖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學,但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理論。在康德所處的時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他本人自稱發動了一場哲學領域內的哥白尼革命。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時間和空間在康德看來是兩個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兩者先於一切經驗。此外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放,人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準”,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純粹理性批判》推翻了舊形而上學的統治,是哲學史上的“哥白尼革命”。這部書常被稱作康德的“第一批判”,並與其後的《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並稱為康德的“三大批判”。

書中對人類理性固有矛盾的揭示,為思辨辯證法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另外,該書從先驗邏輯的層面對獨斷論形而上學的批判,觸動了傳統形而上學的要害。《純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艱深難懂而又具創造性的哲學名著,為近代哲學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學思路,對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等人的思想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

二、《道德經》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因此,兩本書都是對哲學領域的思考,且具有共同之處,求同存異。


古意新知


可以相媲美的沒有。類似的有,比如《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卡布斯教誨錄》《馬可奧勒留沉思錄》》《圭恰迪尼格言集》


乾棠


我認為沒有一部作品可以比肩或者根本沒有可比性。《道德經》是中華民族獨有特有的闡述道教思想的治國平天修行的經典寶典!文化瑰寶!其重要的人文思想天人合一,人法天地,道法自然,等至今有重要積極的意義!它也是揭示宇宙時空未來起源方向的奇書!運用在周易八卦奇門遁甲等預測中也是基礎學用高端指導寶書!可以這麼說,研究探索推廣《道德經》,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科技,未來,精神思想等每一息息相關的領域都有積極主動的意義,西方至今影響大的作品可能只有一部《聖經》了,這本書我認為更像是神棍之作,其創作方式更多的是口傳聽記,很多部分都是不科學,誇大神蹟,經不起推敲和論證,《聖經》宣揚有神論,有罪論,人民都是上帝的子民,是迷信偽科學,而《道德經》闡述人天合一,萬物一體,昭示宇宙真相,生命奧秘,誰高誰低,不辨而知!


叢林悟道詩


《聖經》可以嗎?聖經

《聖經》(Bible)是猶太教、基督教的經典,正典分為《舊約聖經》《新約聖經》兩部分,前者共39卷,後者共27卷。猶太教經典為《泰納克》,即《舊約聖經》;基督教經典則是正典兩冊。 《聖經》內容主要講述古時猶太人、耶和華的歷史,並記錄先知預言,其中還包括:詩歌、哲學,甚至私人信件和講章。

《聖經》是“文學象徵的淵源之一”。由於《聖經》具有豐富的原型內容,熟讀《聖經》便成了為全面瞭解文學的必要前提。

西方《聖經》,東方《道德經》,都是至高無上的瑰寶。


紅孩唉


如果從對我們人類影響力和作品的感染性上來講,《聖經》和《道德經》絕對是可以相提並論的鉅作。一個源自西方,一個源自我們東方。他倆也是在全球出版和再版最多的文化著作。

由於環境和種族的不同,創造了不同的文字,但是作品都是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都是充滿了智慧之書。在西方,尤其是德國很多家裡同時都有《聖經》和《道德經》。他們喜歡把《道德經》稱呼為《東方聖經》。

《聖經》是由舊約39卷和新約27卷組成的,《聖經》從最早成書的約伯記在3500年前左右(約公元前1500年)到最後成書的啟示錄(公元90-96年之間),歷經1600年左右,共有超過40個作者。

《道德經》是由老子一人撰寫,分道篇和德篇上下兩篇。他是對中國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兩部作品不分高低,大道至簡,萬道歸一。都是為我們向善,洗滌我們的心靈,重塑我們的靈魂。為全人類發光發熱。








理說八道


西方的《聖經》

聖經是猶太人和歐洲人的信仰經典,講述古時猶太人、耶和華的歷史,並記錄先知預言。

當猶太教經典大量譯成希臘文本後,希臘文ta biblia(複數,原意為“諸書”)遂被用以專指這些經典;拉丁文衍為單數詞Biblia,後成為猶太教、基督教正式經典的專稱,漢譯作“聖經”。

《聖經》是一本相當厚的書,頁數跟字典差不多,但其實《聖經》不只是一本書,而可以說是一套有66本的叢書。

其中有長有短;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較近期的作品,內容包括:歷史、詩歌、哲學,甚至私人信件和講章。



老三前線


開什麼國際玩笑?老子2500年前騎青牛過函谷關,留下奇書《道德經》,西方尚處於茹毛飲血穿樹葉以遮醜未開化時期,西方就是再進化兩千年後也沒有能與之比肩的作品出世,即使那麼多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軍事家和哲學家的出現,也沒有留下能與《道德經》媲美的作品。

《道德經》之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萬物的根源,是賦予生命的原理;公正無私,風趣睿智,含蓄無形,看不見摸不著。它創造了萬物,改變了萬物;它是不朽的本體。道家不和我們談上帝,只再三強調道不能名,可名之道就不是道。最重要的是:道給物質世界帶來了一統和靈性。《道德經》問世兩千多年,被尊為“天書”、“哲學詩”、“萬經之王”。她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傳統文化的科學寶庫。她包含著無比宏大的宇宙真理,蘊藏著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以及政治學、哲學、醫學、倫理學、修真學、養生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廣大領域,表現出中華民族豐富而深刻的理論思維,可以說是一部 “百科全書”。在中國歷史上許多閃耀著光輝燦爛的東西,都可以在《道德經》中找到它的淵源。

《道德經》是我國古代的學術名著,歷代學者志士精心作解,歷史上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等皇帝,都曾專門為之作過注。毛澤東主席亦曾研讀《道德經》,在他的著作裡多處引用此經中的意境,尤其是《矛盾論》和《實踐論》,無不閃耀著《道德經》的哲理光輝。國外翻譯出版《道德經》的各種譯本已多達140餘種,新譯新注還在不斷出現。其譯本之多,不僅居世界之冠,僅英譯本已多達40餘種,已經超過了除《聖經》之外的任何其它書籍。

順便說一句,不要拿西方的《聖經》或其它作品跟《道德經》比,侮辱了先人老子留下的智慧。


雲古今


《道德經》是一部哲學著作,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總,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文學深奧,包含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翻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為這樣一個名著找到西方比肩的書籍並不容易,首先其作者要有與老子同樣的影響力與地位,其次作品同樣要影響深遠,最好是古代時期同樣關於哲學領域。在諸多條件限制下,我想柏拉圖創作的《理想國》勉強可以算一本。首先柏拉圖與老子時代相近,並且都是著名的哲學家。而《理想國》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對構建、治理和正義,主題也是關於國家管理。涉及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文化,還曾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所以能找出與《道德經》比肩的一本書應該只有柏拉圖的《理想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