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旅客的“临时亲人”

南昌新闻网讯 “刘洋刘洋,4站台K105次有重点旅客下车,需要引导送出站,有家属在出站口接应。”4月2日16时许,刚刚接到站台值班员通知,南昌火车站红土情服务台客运员刘洋便赶着过去。

“老伯,我送您出站,您有接站家属的电话号码吗?”从北京西站返回南昌的熊大伯,今年74岁高龄,因为听力不好,刘洋只能贴在熊老伯耳旁耐心询问。联系上家属后,刘洋右手拖箱、左手拎包,一路护送熊大伯找到接站家属。

像这样的情景,都是刘洋服务重点旅客的日常。作为“红土情”服务台的客运员,刘洋每天从早上七点工作至晚上八点,主要服务重点旅客、解答问询、电梯巡视、防疫测温等,看起来是“迎来送往说说话”的轻快活,实际上却是“应接不暇特别忙”的辛苦活。

“工作中,我们需要临时充当多个角色,比如说旅客的孙女、女儿、姐妹和妈妈等,我把这个叫做‘亲情补位’。”刘洋说道。今年春运结束后,南昌火车站针对重点旅客服务做了专项统计,据数据显示,刘洋春运期间平均每天要服务重点旅客25人次,接受旅客询问近200次,有时还需要充当“临时妈妈”。

说起“未婚先当妈”,刘洋满怀自豪感:“我经常给小孩临时当妈,并且能快速帮他们找到亲妈。”说到这里,刘洋呵呵一笑。

原来,南昌火车站客流大,家长赶车顾着行李,弄丢孩子的事情经常发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刘洋就要充当“临时妈妈”。

1991年出生的刘洋,参加工作6年,其实还没处对象,却总结了一套当“妈妈”的好方法,总能让与父母走丢的孩子破涕为笑,屡试不爽。

据悉,有一次,一对姐弟要乘K1669次去温州,在站内走散后,十岁出头的弟弟上了车,姐姐却没赶上。刘洋便通过站台值班员联系列车长找到了弟弟,再帮姐姐改签去温州的下趟车,并联系他们家人在温州站接车,最终姐弟两人都平安到家。

“我也有个妹妹,我每天下班都和家里打视频,父母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刘洋说:“我们这工作其实也蛮辛苦的,忙起来的时候,中午一两点钟都吃不上饭,有时刚刚吃两口饭,又来了重点旅客,就要马上响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我们在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不要忘了别人家里的长辈;在呵护抚育自己的子女时,也要爱护别人家里的孩子。我们服务重点旅客时,其实就是做的这件事。”(丁波 全媒体记者 胥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