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01 身體髮膚,如何毀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是《孝經》第一章裡,開宗明義的一句話。

那要照這麼說,古人真就一輩子不理髮嗎?

凡事無絕對。

《禮記》中就有說,嬰兒出生滿三月,就要安排剪一次發,把周圈的都剃去,只留下頭頂的一撮。這一撮頭髮稱為“鬌”,讀如妥,如此即可防病消災。

至於成年人,也不是一點兒都不修剪。據考證,中國在漢代就有了專職的理髮師。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子弟們閒極無聊,崇尚陰柔偽娘風,很多人不但削髮,還要“薰衣剃面,傅粉施朱”,也就是香薰、刮臉加化妝。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影視作品中的何宴形象

三國時的何宴,就是個高純度的“嫵白柔”。魏明帝曹睿懷疑他撲了粉,專找個大夏天請吃熱湯麵,想把他那一臉妝搞花了,結果人家小何本色出演,滿臉大汗卻不掉粉,反而“白裡透紅,與眾不同”。看來這男人確實沒化妝,但要說他平日裡不理髮修面,誰信吶?

當然,以上畢竟只是貴族圈的一種小眾文化,普通漢族成年人,輕易還是不理髮的,除非你攤上事了。

沒錯,這時候剪髮就成了一種刑罰——髡刑。

今人很難理解,怎麼這人犯了罪,把頭髮一剪就算完了?

因為古人認為,頭髮鬍鬚指甲等等,都是人體精華所在,剪掉之後會嚴重危害個人生命與健康,而且作為父精母血,就這樣被割了韭菜,對整個家族都是一種侮辱。這就好比,熊孩子犯了事,在全校升旗儀式上念檢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迫害,可能還不如挨頓打更好受。所以司馬遷認為,髡刑雖然比砍手砍腳這樣的肉刑輕,但卻要重於被鞭笞打屁股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曹操曾以割發代替斬首而自罰

但要說明的是,髡刑並不是理禿瓢,而是剪成三寸左右的短髮,而且有售後服務,隨時長了隨時再剪,也就是《晉書·刑法志》所謂的“發過三寸,輒重髡之”。

真正理禿瓢,要等到1644年。

清軍入關後頒佈了剃頭令,一年之後,“倡議書”變成強制執行,推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Slogan,理髮從這時起,才變成了“剃頭”。以北京為例,在正陽門、地安門、東四、西四等要道路口,當時都設置剃頭棚子,內供清廷聖旨,過往人等一律強制剃髮留辮,不從者斬。

當時誰也不承想,後來換了民國,強行割辮子,劇情又照著重演了一遍。此是後話不表。

但話說回來,清朝以外的大多數時間,罪犯以外的大多數人,還是不怎麼剪頭的。這一頭“煩惱絲”,該如何打理呢?

02 洗髮水、護髮素,洗完還要梳一梳

古人“洗”頭嗎?

這話真不能隨便講,古漢語考究的很:

洗腳才叫“洗”,洗手稱為“澡”,洗頭應該叫“沐”。那麼洗澡呢?應當說“浴”。你要是穿越回去說“洗頭”,那簡直頭腳不分、粗鄙不堪了。

《漢律》中就規定“吏員五日一休沐”,上五天班就放一天假,回家洗頭去。到唐朝,這個福利被拉長到十天,也就是“每至旬假……與百僚休沐”

至於洗頭用料,那才真叫一個講究:

最早是用淘米水,後來慢慢有了皂莢、木槿葉、茶枯、豬膽、雞蛋清、草木灰等等,因人而異。覺得皂角氣味有點刺激?那你可以用味道清爽的木槿葉。覺得木槿葉不去油?那就選草木灰,乾爽吸油。乾性髮質容易瘙癢?那就用茶枯餅,也就是油茶籽榨油後的殘渣,殺菌潤髮……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乾脆有這樣的藥方:大米、桐樹葉、麻子仁,煮開五六滾,濾汁,每天一洗,可以治脫髮。天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這得耗費多少糧食?

洗淨了頭不算完,還要打頭油,古時候叫“香澤”,又分為單方香澤跟合香。

單方香澤是“純植物、無汙染”,像蘭草、鬱金香、薔薇、茉莉等等,都可取材。有的是將花朵浸油,在陰涼處放置一段後,擠壓提取,最著名的如桂花油,直到近代還多有使用;有的是上鍋蒸,如清代的廣東地區,“兒女以花蒸油,取液為面脂頭澤”。

合香就更復雜了,需要專業人士和專門工藝,製成香膠或者香膏,堪稱古代的時尚奢侈品。唐代文學家顏師古就描述過合香的做法,先“雜聚取眾芳”,然後“以膏煎之”。

假如沒有功夫洗頭擦油,那經常梳梳頭,也是極好的。

《黃帝內經》中就說:

“一日三篦,發須稠密”。在古語中,梳齒稀疏,理順頭髮用的,叫“梳”;梳齒細密,清除髮間汙垢用的,就叫“篦”。放在今天,其實都是梳頭。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隋代《諸病源侯議》中也說:“千過梳頭,發不白”。歷史名人中有據可查者,蘇軾同志早年罹患脫髮,就是堅持早晚梳頭,於是大有改觀。慈禧老佛爺早晚叫宮女太監們給梳頭,年逾古稀,還有不少黑髮。

梳頭比起洗頭,確實省時間,但要講究起來,一點兒也不省錢。

古人用的梳子,有金銀、玉石、玳瑁、象牙、犀角等等材質,放到今天,都不便宜,更別提各種名貴木材的梳子了。唐代宮廷貴婦就流行用“犀梳”,就是天然犀牛角做的梳子,據說可以清熱解毒,治療偏頭痛。平民百姓最多用一用牛羊角的梳子,溫潤不掛發。《本草綱目》還推薦黃楊木梳子,認為有涼血利溼之功效。

然而歲月無情,護理的再好,早晚也要白頭。那怎麼辦?

染!

03 染髮很潮,中國很早

最早在史書裡有記錄的染髮者,是個大名人——公元初年的王莽。他早年篡漢,搞得天下大亂,但為表明自己年富力強還hold住,大概也為了沖沖喜,決定續絃一個皇后。婚禮時,隔壁老王已經68了,早就鬢髮蒼蒼,只好掩耳盜鈴,把鬍鬚頭髮都染黑。可惜幾個月後,老王就身死國滅。

老王身後的染髮者,一定大有人在,因為東漢的《神農本草經》裡,就記載了不少植物染髮劑,那自然是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黑豆

到東晉時期,《肘後備急方》就貢獻了一個絕招:醋煮黑豆,染髮“黑如漆色”,效果一流。後世工藝不斷改進,先把黑豆在醋裡泡一兩天,然後煮成爛糊,調成稠膏狀,就能直接往頭髮上塗了。

最晚到唐朝,就出現了化學染髮劑,是用胡粉、白灰,拌上雞蛋清製成。據考證,胡粉的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鉛,白灰無非是氧化鈣、氫氧化鈣之類,這些物質一反應,會生成黑色的氫氧化鉛,

想來應該比爛豆糊好用,只是怕免不了對頭髮有腐蝕。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介紹的染髮外用藥已不下20多種,諸如大麥、針砂、沒食子等等。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有人想變黑,也有人要變白。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開國皇帝徐知誥,早年“官二代”出身,所以年紀輕輕就當了宰相。他就怕自己面相不夠老成,不好服眾,就私下裡服了藥,竟一夜白頭。宋朝時,一代名相寇準基於同樣的心理,也這麼幹過。可惜這能白頭的猛藥,沒流傳下來。

但無論染黑染白,蘇軾總歸是反對的,他在詩裡說:“膏面染須聊自欺”,也就是說,這面目都已經衰老了,把頭髮鬍子染黑,也不過是自欺欺人,掩飾不了多少。

其實在蘇軾的時代,對於白髮、脫髮者,還有更妙的補救絕招,那就是戴假髮。

04 真真假假高髻發

中國人戴假髮的歷史相當悠久。春秋時期的魯哀公,就曾在城頭觀望,見一女子頭髮甚美,派人強行剪了下來,要給自己的王后做假髮。

到了漢朝,假髮之風已非常盛行,珠崖郡(今海南島)的地方官吏,施政風格簡單粗暴,看到當地土著的頭髮黑又亮,竟下令將把人抓起來剪了頭髮做假髮,結果引起民亂,一度將官府趕出了珠崖。

不過也難怪漢朝人要用假髮,據《後漢書》所言,當時大眾的審美風格是“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也就是說,要把頭髮挽束成一尺多高的高發髻,那才叫“潮”。假如你頭髮稀少,或者脫髮嚴重,那怎麼辦?就只好找假髮來湊嘍。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其實不止漢代,一直到明清時期,梳高髻都是“潮流剛需”。當然,清朝男子要剃髮留辮,不在此列。

比如在唐代,就有興盛的義髻產業,大量從東北地區和朝鮮採集人發,輸送到長安,製作各種造型頭髻的假髮,使用時往往要墊上木頭做的頭冠、發墊等,以形成“高髻”的效果。

大唐盛世雍容開放,女性社會地位高,也創造了花樣繁多的髮式,

諸如雲髻、丫髻、螺髻、三角髻、驚鵠髻、百合髻、烏蠻髻、交心髻、叢梳百葉髻、雙環望仙髻、反綰樂遊髻等等等等,創意不亞於現代美髮廳裡的設計師。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花樣繁多的大唐仕女髮髻造型

到宋代,髮髻繼續向高空發展,當時流行一種“飛天髻”,高的令人擔心,簡直會被一陣風吹倒。陸游的《入蜀記》裡說:“蜀中少女率為同心髻,高二尺……”

,也就是說,經過一千年的發展,這宋代的髮髻,已經比漢朝時高出一倍了。不用假髮,真是堆不出來啊!

那就委屈了那些窮人家的女子,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宋代,一個成年女性如果急需用錢的話,這一頭秀髮可以賣到600文。

到明清時分,假髮工藝越發成熟,城市中有許多專門製作和銷售假髮的店鋪,有了特製的發託,可以調節髮髻的高度,還可以用鐵絲織環,外面用假髮編成各種樣式,號稱“懶梳頭”、“到枕松”等,名字倒也滿有創意。

護髮、染髮還戴假髮,古人的“頂上風流”,潮流超乎想象

明代女子常見髮式

康乾盛世的江南,流行高髻的“牡丹頭”、“羅漢鬏”等,有詩云:“聞道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這就比宋朝又矮回去了。

一部古代美髮史聊完,論起頭頂上洗剪吹的那些事兒,也許,除了美圖美顏之外,我們似乎也不比古人更多創意呢?

那麼元芳,你以為呢?

【完】

讀了歷史就知道:古今多少事?心寬無大事。

本文作者【齊文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