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具体怎么回事,还要从1963年说起。

那年6月,宝鸡县贾村村民老陈家的老屋住不下了,就租了隔壁老陈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一个3米高的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老陈家的后院土崖突然坍塌了一块,,老陈发现土崖上好像有亮光,于是就和妻子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在坍塌的土崖上刨出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铁疙瘩,俩口子完全不懂,就把这坨铁疙瘩随便放在阁楼上装粮食用。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过了两年,老陈夫妇因故要去外地,临走时将铁疙瘩交给了哥哥保管。1655年,因生活困难,哥哥就把这铁器卖到了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的师傅也不懂,就把这个铁疙瘩与其它废铜烂铁存放在了一起,准备送冶炼厂。于是,这个没被认出来的铁疙瘩险些要和废铜烂铁一起回炉熔化了。

天佑中华,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9月,宝鸡市博物馆一个品性佟太放的干部在一个废品站中看到这个铁疙瘩,觉得具有价值,向领导汇报后,博物馆再以30元的价格从废品收购站买走。经考古人员初步鉴定,认定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其上的浮雕被称作为“饕餮”纹。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何尊侧面,高38.8cm,口径28.8cm,重达14.6公斤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何尊上的”饕餮纹"

时光荏苒,到了1975年,为纪念中日建交,国家文物局要在日本举办中国出土文物精品展,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赴京组织筹备。经过审核后,马承源很快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00件一级文化,其中就有宝鸡出土的这件饕餮纹铜尊。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马承源研究青铜器

马馆长过去只听说过但也没有亲眼见过这件铜尊,见到实物后,反复看了好几遍,心中一直纳闷,这么大的器物为什么没有铭文?随即他用手在铜尊的内壁,底部反复摩挲,忽然感觉底部某个地方似乎有文字。他大为振奋,随即让人送去除锈。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何尊内壁底部铭文

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果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长篇铭文。马承源高兴至极,马上做了拓片,经研究,隶定出的铭文有122字。这122个字,揭开了3000年前的一段往事: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中国

周成王五年四月,一位叫“何”的周王室重臣,在刚建成的洛邑受到新居那里的王的赏赐。“何"用得到的赏赐,铸成这件铜尊,记载这一重大殊荣。其中有一句”余其宅兹中国“意思是”我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在器物上出现。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何尊铭文拓片,“宅兹中国”见左起第6行上4字

事后,马馆长将其命名为“何尊”。也因为这一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取消了何尊赴日本的展出安排。就是这样一尊称这为“国家重器”也丝毫不过分的文化,曾经竟沦落废品收购站与废铜烂铁为伍,饱尝日月风霜的侵蚀,甚至几乎回炉铸铜。

全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又是出自哪里?

”何尊“馆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何尊”便是其中之一。其价值连城,举世瞩目,重若千钧,中国人应该铭记的一件国之重器!

“何”以为“尊”,只因家在“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