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大师要把太极拳引向何方?

孙禄堂先生一生勤奋,好学不倦。五十三岁知天命的年纪机缘巧合遇见精通太极拳郝为桢先生随拜师求学,这为世人所皆知。更为让人惊奇的是,孙禄堂先生能够把晚学的太极拳与自己拥有深厚功底形意拳、八卦拳融会贯通,独立出自己的太极拳术。多么具有创造精神!人之愿意创造,什么年龄都有高峰。这也许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最为可贵的地方。不过,孙禄堂先生创作太极拳的方式与以往几家太极拳的创作方式有所不同,他似乎把太极拳的创新引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我们需要的孙禄堂先生思想的源头去寻找他创新的踪迹。

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大师要把太极拳引向何方?

孙禄堂先生示范的太极拳架

一 孙禄堂太极拳思想溯源

他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自是而后,源远派分,各随己意而变其形势。至前清道咸年间,有广平武禹襄先生,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清平先生者精于是技,不惮远道,亲往访焉。遂从学数月,而得其条理。后传亦畲先生。亦畲先生又作五字诀,传郝为真先生。先生以数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奥妙。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1】孙禄堂太极拳的传承路径是:陈清平—武禹襄—李亦畲—郝为桢—孙禄堂。这里只说武禹襄的就学月陈清平数月时间,没有说武禹襄从学杨露禅数年。其实每一个大师在形成自己的拳术风格过程都是十分漫长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大师技能的成熟阶段也必然地符合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

郝为桢的思想影响。

孙禄堂最初的太极拳是在北京遇到郝为桢时才学习的,所以他的太极拳有武禹襄太极拳体系的特征,他也全盘接受了李亦畲创作的“老三篇”拳论。

郝为桢也把自己对太极拳的感悟讲授给他,他如实地记录在了《拳意述真》中:

“练太极拳有三层之意思。初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练习,身体手足动作如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皆自如也。第三层练习,身体愈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时之境况,心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微一散乱,即恐身体沉下也。”【2】

这讲的是套路演练的功夫达到的不同境界。

郝为桢还讲解了推手的方法,他说:

“知己功夫,在练十三式;若欲知人,须有伴侣,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掤、捋、挤、按也),功久即可知人之虚实轻重,随时而能用矣。”【3】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若无人与自己打手,与一不动之物当为人,用两手或手体与此物相较。视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总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内外总要虚空灵活,功久身体亦可以能灵活矣。或是自己与一个能活动之物,物之动去,我可以随着物之来去以两手接随之,身体曲伸往来,上下相随,内外一气,如同与人相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离、不丢不顶之意也。如此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功久引进落空之法亦可以随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功,无有伴侣之法则也。”【4】

这里传授了推手练习的具体方法,在无人陪练时,把一个固定的物体当做人,用手和身体与之较劲、较法。这有点像少林拳中的木桩,咏春拳中木人桩,现代格斗训练中的人形靶等诸如此类,武者面对着这个假想敌练习各种技击技术方法。另一种是把一个活动的物体当做人,太极拳推手训练中的移动物体尽管不同人创造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原理如同外家拳的的沙袋,现代格斗中仍然在普遍使用,拳击中还特有的梨形球等等皆如此类。

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大师要把太极拳引向何方?

孙禄堂先生示范的太极拳架

陈秀峰的思想影响。

孙禄堂学习的太极拳并不限于武禹襄流派,他还向陈秀峰学习过太极拳。

孙禄堂没有说自己向陈秀峰学习过太极拳,看来好学的孙禄堂只是短期的观摩或求教陈秀峰,并不似郝为桢那样正式拜师并教授他数月时间。

他在《拳意述真》提到过:“郝为桢先生与陈秀峰先生所练之架子不同,而应用之法术,同者极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处或不一也。”郝为桢的太极拳套路技术来源武禹襄,而陈秀峰则是来源于杨班侯,所以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点。但是在推手应用中它们相同者多,不同者之处是因为各自技击绝招造成的。杨露禅长于抛摔技巧,武禹襄擅长断根的“挂”的技巧。不同的绝招表现出不同的发人效果,杨家功夫是把人远远抛出,武家功夫使对方跪扑倒地。孙禄堂显然看出了两者在应用中的蹊跷之处。

陈秀峰在太极拳史上是个不甚闻名的武者,但是与杨家很有渊源。

陈秀峰,清末秀才,永年何营村人。杨班侯晚年回老家隐居时曾在老家教拳,陈秀峰就是此时拜师杨班侯。杨班侯去世后,他的遗腹子杨兆鹏的太极拳技艺由陈秀峰所传授,不过后来杨兆鹏又赴上海跟随堂兄杨澄浦学习自家技艺。这样看来,或许陈秀峰在杨班侯的徒弟中应当是功夫的佼佼者。

孙禄堂何时认识陈秀峰并向其学习太极拳,在历史上寻不出端倪,只出现在孙禄堂本人的叙述中。但是陈秀峰在向孙禄堂讲述太极拳理论过程中使用了太极、八卦的拳术术语,精通八卦掌的孙禄堂把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技艺联想在一起进行了深入思考。

“陈秀峰先生言,太极八卦与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其理八卦拳学言之详矣)。与程廷华先生言游身八卦并六十四卦两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则一也。”【5】

陈秀峰说的太极八卦与程廷华说的游身八卦形式上是不同的,但是在孙禄堂看来,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孙禄堂很快就发现了不同拳术形式的本质,这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只能是对一项技艺达到高手的层次才能有的。低水平阶段的人武者只能散乱掌握拳术的各个点,却无法架构自己的体系,更无法体悟一个个技术形式之下的本质面貌。痴迷武术的孙禄堂显然不只是一个技巧高超的武者,更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思考才是他区别于众多武者的本源所在。

“陈秀峰先生所用太极、八卦,或粘、或走、或刚、或柔,并散手之用,总是在不即不离内求玄妙,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以至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动作所发之神气。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拳之道理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经论之最详)。程廷华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离或即,或顶或丢,忽隐忽现,或忽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体之力。或用一手,或一指,或一指之一节,忽虚、忽实、忽刚、忽柔,无有定形,变化不测。”【6】

孙禄堂对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形式与根本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太极拳的粘、走、刚、柔及在散手中使用,皆要不即不离、不丢不顶,最终达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八卦掌粘、走、开、合、顶、丢、隐、现等等没有定形,变化莫测。因此孙禄堂认为“形意、八卦、太极三家,诸位先生所练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应用亦各有所当也。”这里孙禄堂虽然没有列出形意拳的特点与本质,但是精通形意拳的孙禄堂,聆听过众多形意拳名家教诲的自然从心中隐约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他在向陈秀峰学习太极拳之前的1915年出版的《形意拳》自序中写道:“余于形意一门,稍窥门径,内含无极、太极、五行、八卦、起点诸法。探源论之,彼太极、八卦二门及外家、内家两派,虽谓同出一源可也。后世渐分门类,演成各派,实亦势之然耳。”无论孙禄堂对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术同出一源的猜想是否真有此事,他确实看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孙禄堂之所以认为三家拳术同出一个源头,他撇弃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着三种拳术外在形式的差异,总结出来三种拳术的本质规律,于是他有了把三家拳术融汇于一家的能力。

这与拳术本质的相似性有关,更与他个人的横溢的才华有关。学拳者众多,比孙禄堂掌握拳术种类多的武者比比皆是,看看民国武术中哪些稍有名气的人列举出来自己掌握的拳术种类,足以令孙禄堂汗颜,但唯有孙禄堂能够从拳术形式中看出其共同的本质规律,为他创造自己的太极拳埋下了伏笔。

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大师要把太极拳引向何方?

孙禄堂与其子孙存周在推手

二 孙氏太极拳理论设计

孙禄堂先生终究要创作自家的拳术,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不过他借用了张三丰的言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理念一 太极拳创拳指导理论。

孙禄堂解说:张三丰“遵(易经洗髓)二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术,阐明养生之妙。”又说:“先生以河图洛书为之经,以八卦九宫为之纬,又以五行为之体,以七星八卦为之用,创此太极拳术。”张三丰创拳说看来由来已久。

孙禄堂的《太极拳学》从自序注明的时间“民国八年”上看,其写作完成的大致时间是1919年,但是正式出版时间是“民国十三年三月”即1924年,比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出版要晚两年。许禹生在著作中说“远之季世,有隐君子者,本儒家太极之理,融汇各家之长,纳五行八卦与拳术步法方位之中,而以太极之阴阳、刚柔、动静喻其作用,提纲挈领,名为内家,盖所以别于方外也。”【7】他的说法与许禹生的说法如出一辙,只是许禹生未直接言明张三丰创造的就是太极拳。他比他的徒弟陈微明《太极拳术》中言明张三丰创太极拳说早一年。仰或他们在北京一起练拳是接受了同样的思想,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出版著作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孙禄堂还简单地提出了创作太极拳使用了“河洛(河图洛理)之理”,后来的陈鑫在其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也引用了这种说法,煞费苦心地绘制出一张图来,具体怎么使用河洛之理呢,都没有深入地论述它。很显然,关于太极拳的理论解释是后人逐渐完善而成熟的,并非一开始先有理论后有拳术,也应了一句话,理论是对实践说明。无论许禹生或者孙禄堂对于虚拟出来的张三丰创作拳术的方式都不过是以自己理解进行的解释。正如后人读名著,对作者思想的诠释有千百种,千差万别,哪一种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呢?也许都不是!

理念二 太极拳创拳的指导思想。

孙禄堂说:拳从易道来。“其中本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奥义,始于一,终于九,九又还于一之数也。”【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一经形成可以指导实践。几大流派中成拳最晚的孙氏太极拳,在创造拳术时,孙禄堂毫无疑问会用自己理解的太极拳原理指导自己的拳术创造。这理论就是他从前人书籍中总结出的太极拳创拳指导思想。

理念三 创拳为什么?

孙禄堂开门见山地说:养生。

孙禄堂认为太极拳创拳最初缘由是“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见修丹之士兼练拳术者,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而损元气”,道士练拳时用力不当,损伤了自身的元气,张三丰遂创造出一种拳术以中和这种不当之气。练习“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练气化神耳。”不管张三丰之事是否为孙禄堂先生杜撰,他都在试图表明一个思想:练习太极拳终是要达到濡养生命之目的。

他和他的徒弟陈微明毫不迟疑地这样认为。陈微明甚至成为最早把“养生”运用到太极拳商业宣传中的第一人。

作者无疑希冀用中国文化思想指导自己的太极拳创作,但是怎样用自己的理论与实际的技术产生一一的对应关系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用太极图、河洛理论、易经解释太极拳所有的技术。毕竟,太极拳是基于技击技术产生的运动体系,它并不专为解释这些理论演绎而来。孙禄堂先生不能,其他人也不能。但是这些理论还是有限地改造了一些技术,从而使太极拳成为最具文化意蕴的拳术。

创作理念不能与拳术完全一致,表明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技术必将有另外的一套创作方式。

太极拳大师孙禄堂之——大师要把太极拳引向何方?

孙禄堂与其女孙剑云推手

三 孙禄堂的太极拳创意

孙禄堂创造的太极拳方式与其他几种重要的太极拳创拳方式有所差别。

与它相比较的主要是这几个人和他们的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类的陈耕耘、陈清平;杨氏太极拳的杨露禅;武式太极拳的武禹襄;吴式太极拳的全佑等等。这几个人都是

陈长兴训练体系的直接或间接的继承者,最远没有超过两代,陈耕耘、陈清平、杨露禅直接受教于陈长兴;武禹襄受教杨露禅、陈清平,还拜访过晚年的陈长兴;全佑受教于杨露禅。这几个人其后都成为自身特色太极拳术的创始者。这几个人的创拳方式来自于武术的本质方式技击。他们的拳术之所以能够称为太极拳是因为他们遵循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完成了“引进落空”的技击特点,但在技术方法形成了个性化的技术特色,独倡一家之言。

杨氏太极拳长于“抛放”;武氏太极拳长于“断根”;吴式太极拳长于“旋转轴滚”;陈氏太极拳长于“拧旋”。因为技击特色不同的缘故,不同太极拳的发力时用劲方式不同,围绕着他们独特的用力方式,相同动作名称如单鞭、搂膝拗步、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等等,却表现出演练形式和用劲方式的差别。各家太极拳形式的差异来自于技击本质的差异,但他们都没有改变太极拳的原理,只是实现太极拳原理过程不同方式出现了差异,正所谓“条条道路通北京”。

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如封似闭是其代表动作,尤其是闭的手法更具代表性。闭是一个向前发放的动作,动作是两手开掌指向前方,杨式太极拳的各个招式都可以归结到该动作中。如:揽雀尾,挤式是两手合臂指向前方,按式是两手开掌指向前方;白鹤亮翅,两手一上一下开掌指向前方;搂膝拗步,拗步单手开掌指向前方;单鞭,顺步单手开掌指向前方;提手上势,两手前后开掌指向前方等,总之有一个指向前方的动作。陈式、吴式、武式太极拳各自都可归结为一个动作:陈式的拧旋,以搬拦动作为代表;吴式的偏转,以亮翅动作为代表;武式的断跟,以沉按动作为代表,其它动作都要归结到这些动作。【9】

总结一下,与孙氏齐名的杨、武、吴、陈等拳术均是基于技击特色基础上,围绕技击特点改造个人的技术动作,形成了各派的外在形式,在后世,则表现在套路上动作上的千差万别。孙氏太极拳并不是基于技击特征基础上的动作技术改造,而是把形意拳、八卦掌技术融入到太极拳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流派,正如他自己所述,“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汇合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势虽不同,其理则一也。”【10】

除了套路技术的改造,在推手技术孙式太极拳撷取了训练方法最为完善最成熟的杨氏太极拳,其一般步骤也是,先练定步推手,练四正推法,继而四隅推法,然后活步推手,最后是大捋随至技击。孙氏太极拳也有大捋,但是它融入了八卦掌的走圈技术,两人搭手即走,在走中互换。走时两胯放松,重心上下无起伏;动中求静,虽在运动变化之中,两足两胯虚实变化自然,搭手不离不即,不丢不顶,身体内外六合不散,俨然有八卦掌之态势也。

在本质上,孙禄堂将形意拳的直取快攻、硬打硬进的刚劲;八卦掌的闪转腾挪、避正打斜的巧力;太极拳的沾连粘随、以柔克刚的灵动,这三种内家拳融为一体。在形式上,孙禄堂取郝为桢太极拳的开合;形意拳的进退步法;八卦掌的身法,巧妙连缀自成一家。

孙氏太极拳用不同的创新方法而独树一帜。这种创新方式也只有对形意拳、八卦掌都烂熟于心才能完成。后世人多模仿之,但是难以有他深厚的几种拳术根底,和对拳术本质的把握,往往流于形式的拼凑。

他创造出了自家形式的太极拳,也改变了太极拳创作的走向!

从1913年孙禄堂开始学习太极拳,到1919年写作完成《太极拳学》一书,差不多习练太极拳已经有六年左右的时间。

1919年孙禄堂完成《太极拳学》书稿,标志着他创作的太极拳已经成熟。

1924年正式出版,一个对后世有影响力的新的太极拳流派诞生了!


注释:

[1] [2][3][4][5][6][8][10]孙禄堂著,孙剑云编.武学录[M]·拳意述真.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7] 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9]田金龙、邱丕相.太极拳技术原型的提炼与推手技术体系的构建.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201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