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山海關古城


一、山海關概況

秦皇島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東接遼寧、西近京津,位於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連接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咽喉要道。山海關是秦皇島市的一個城市區,全區總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14萬,下轄三個鎮四個街道辦事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擁有“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長城文化之鄉”“中國孟姜女文化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大櫻桃之鄉”“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等多項殊榮。

歷史文化悠久。在山海關區小毛山村曾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經專家鑑定屬富河溝門文化,距今約5000餘年。唐代以前,山海關古城座落在現關城西南八里,有老城、東羅城、西羅城、南新城、北新城,各城連環五座如花,又名“五花城”。1381年,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設衛。因北倚燕山、南臨渤海、雄關聳立其間,故得名“山海關”。1737年,在此設臨榆縣,延續到解放,解放之初劃歸遼西省設山海關市。1953年,劃屬河北省唐山專區設山海關市,後合併到秦皇島市,劃為山海關區至今。姜女尋夫、徐達建關、甲申大戰、清軍入關、榆關抗戰、解放中原等歷史事件,讓山海關見證了朝代的更迭,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催生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文化。

自然資源豐富。山海關北部為燕山餘脈,山區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中部為古城及道南新城區;南部濱海岸線長14公里,沙軟潮平、水質潔淨;另有石河、潮河及長城貫穿南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山地、古城及濱海資源的城市區。山海關藍天白雲、碧海金沙、青山疊翠、河流映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中國北方生態休閒宜居的城區。山海關交通條件優越。京沈高速公路、102和205國道,京山、沈山鐵路在此交匯,山海關火車站是全國路網性編組站、鐵路特等站,有軍用機場一座,城西緊鄰世界最大的能源輸出港——秦皇島港。

旅遊名勝薈萃。天下第一關襟山枕海,雄視四野;老龍頭城海相連,昂首渤海;森林公園仙溪路指,層峰疊嶂;孟姜女廟望夫古剎,古樸清幽。每年吸引近600萬人次國內外遊客觀光遊覽。山海關獲得了“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20多項殊榮。

二、整體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1.城防體系完備。山海關具有完整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以長城為主體、以古城為核心,南起老龍頭、北至九門口,在全長 26 公里的長城線上,分佈有十大關隘和多處敵臺、戰臺、烽火臺等。山海關關城東西兩側各建有羅城,南北又建有翼城,形成前拱後衛、左輔右弼的防禦格局。山海關軍事防禦體系的構成,不僅在長城各關口絕無僅有,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古代軍事城防體系”中也是十分罕見。

2.關城佈局獨特。山海關關城空間佈局統一中又有變化,反映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極高藝術成就。關城內主要街道為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與古城門相通,四條大街中心建有鐘鼓樓與四城門相望,形成了很好的對景。四座城樓、鐘鼓樓、城牆、四合院民宅、沿街店鋪相配合,構成了古城豐富的輪廓線。關城內街巷為棋盤式方格網布局,衚衕、小巷把一個個造型別致、北方色彩濃郁的四合院聯繫起來,配以樸素清秀的建築、內向含蘊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寧靜、優雅的生活環境。

3.保護範圍及數量變化情況。山海關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為山海關區行政轄區全部範圍,面積192平方公里,不可移動文物48處(國家級2處、省級6處、市級6處、區級34處),歷史文化街區2處,歷史建築72處,世界文化遺產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國家級1項、省級2項)。近年來,為加大保護工作力度,山海關區公佈新增區級文物11處,分別為:馬家民居、山海關王家大院建築群、星宿壇、孚佑宮、文昌宮遺址、“壁立千尋”摩崖石刻、北齊長城戍城、後寺遺址、塔林遺址、團雲寺上寺、團雲寺下寺。

4.歷史城區保護情況。歷史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關城及東羅城),整個歷史城區仍舊保持著以四條大街及衚衕為分隔的傳統街巷格局,延續著以明清風格為代表的建築風貌,保持著以一層建築為主的整體空間尺度。歷史城區範圍內,居住人口數量由原來1.5萬人降至9000人。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良好。

三、主要建築


關城

山海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山海關

山海關

是山海關長城的中心,呈不規則梯形,西北和西南轉角處呈圓弧形,未設角臺。關城城垣周長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東牆為長城主線,關城東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為“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西門為“迎恩門”,南門為“望洋門”,北門為“威遠門”,四門城臺上均建有城門樓。關城四門之外均築有甕城,偏側開門。城牆的東南、東北隅處於長城主線,各建有東南角臺和東北角臺,角臺上分別建角樓,是關城轉角處防禦性建築,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和新樓。在關城的東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設水門一座,牆外有護城河環衛。

城門

山海關城門有四個,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城門

東稱“鎮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四門俱存,東門即為“天下第一關”,保存最為完整。城門臺上座有天下第一關城樓,天下第一關城樓,實乃箭樓格式。經實測:城臺高12米,城樓高13米,東西寬10.1米,南北長19.7米。樓分兩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8米。城樓建築,上為歇山重簷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簷上,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栩栩如生。

甕城

山海關城四座城門的外部均有甕城,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甕城

甕城現僅存東門甕城,周長318米,甕城門向南開,與第一關券門成直角形。

甕城西面牆長85米,北牆長83米,東牆長72米,南牆長77米,城高13米。甕城牆上寬度,西為15米,東為9.7米。

東羅城

現存東羅城位於關城東門外,東側與東城牆相連,現存城牆為明萬曆年間(1584年)所建。有關東羅城的最早記錄為明萬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編。

萬曆十年拜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的張佳胤所撰寫《山海關羅城記》,對修築東羅城的緣由及始築時間作了明確的敘述 [21] ,按此記載,東羅城是在明中期北部防禦局面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北方防線南移,山海關長城由明初的內邊重鎮,變成禦敵外邊的歷史背景下,為確保山海關主城不受攻擊,構成彼此呼應、重關鎖隘的防禦佈局,時任山海路參將的王守道於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開始修築。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山海關東羅城

山海關東羅城

萬曆十二年(1584年)二月,永平兵備道副使成遜會同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在王守道所築夯土城牆由於戰事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將外牆體下部壘石,上部包磚,對內牆體僅做局部補砌,到當年五月即竣工,形成東羅城的規模。東羅城牆體城磚大多印有“萬曆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曆十二年德州營造”、“萬曆十二年建昌車營造”、“萬曆十二年撫寧縣造”等10種銘文,也印證了現存羅城城牆為萬曆十二年的修築。

隨著清王朝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統治策略由明王朝的軍事防禦改為政治拉攏、懷柔政策,用宗教和思想統治的辦法,代替對長城的修築,致使長城的防禦功能逐步淡化,山海關東羅城也逐漸成為繁華的商業城鎮,作為華北與東北的交通要道,信息和商品集散地而發揮作用,城牆維修基本停止。

現存東羅城東門即為關門上建服遠樓,城門之外有一長方形甕城護衛。另外兩座城門,南門渤海門,北門為袞龍門之上的門樓早已坍毀,無可考察。東南、東北轉角各設角臺,上建敵樓。羅城設南北二水門,東北南三面護城河環衛。

西羅城

據《臨榆縣誌》載: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西羅城遺蹟

西羅城遺蹟“西羅城,傅大城之西關外,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巡撫朱國棟請建,工未畢,通改革中止。門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時,即有拱宸樓,不知何年始建。

因土築易圮,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副將楊元改用磚石。”今“拱宸門”及西羅城均毀。

南北翼城

翼城分別距關城南、北二里,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北翼城拱門遺址

北翼城拱門遺址建築形制相同。據《臨榆縣誌》載:南北翼城城牆均高“二丈有奇”,城“週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門。為“明巡撫楊嗣昌建”。

今兩座翼城皆毀,僅存殘址。

其他建築

在關城東南角舊有奎光樓,東北角舊有威遠堂,東羅城南北兩隅,築有牧營樓,臨閭樓。以上四樓早已毀掉。關城中心,還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鐘鼓樓,此樓解放前就已破爛不堪,解放後因阻塞交通,於1952年拆除,後復建。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

鐘鼓樓

鐘鼓樓

關城西門原亦有樓,與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規模相同。亦有匾額題字“祥靄榑桑”,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因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於1953年拆毀。

關城南門樓的規模和東、西兩門樓相同。匾額題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損嚴重。於1955年拆毀。

關城北門上有門樓,明朝天啟六年(1627年)建,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員外郎邵可立、副將劉孔尹重建。建後城樓多次遭受火災,故廢棄未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