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在公元 132 年,中國的博學家張衡向漢朝宮廷展示了他的最新發明。他聲稱,這個巨大的地動儀能夠感知到任何時候發生在中國的地震,並且能夠指明震源位於何方。當時朝廷中有些人是持懷疑態度的,但是在某一天的下午這個裝置突然被觸發了,過了幾天之後信使們送來了求援的信報,至此他們才對張衡的發明深信不疑。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今天,我們不再依靠地動儀來辨別地震的發生,但是要想捕獲到地震的發生仍然是一件獨具挑戰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難以被預測呢?我們怎樣才能更好的預測地震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地震背後的理論知識。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地球的地殼由許多巨大、不規則的岩石構成,這些岩石被稱為構造板塊,每一個板塊浮在炙熱的地幔層上。這也使得板塊的運動非常緩慢,每年移動 1 到 20 釐米。但即使是很微小的運動也會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相互作用的板塊間形成巨大裂縫。在不穩定的區域,板塊間不斷增加的壓力便會引發地震。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監控這個微小運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造成地震產生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斷裂層將不同的岩石分開,而面對壓力有的岩石則很堅硬,有的岩石便很鬆軟。不同的岩石對摩擦與高溫有不同的反應,一部分岩石被融化並釋放由超熱的礦物質構成的潤滑液,這減少了斷裂層之間的摩擦,但是也有一部分岩石是乾燥的,容易形成危險的內在壓力。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如今,我們依靠著對地震的長期觀測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每次地震的發生都或多或少的與之前發生地震的時間和地點有關。幾千年來,這種方法使得我們能夠預測何時斷層高度活躍,而這種活躍則是大地震的前兆。但是由於有太多的參數需要被考慮,這種方法只能預測出很模糊的時間表。為了預測更加準確的時間,地質學家長期使用地震儀來捕捉並繪製出地球地殼中的微小變化。現今也有很多智能手機可以記錄主要的地震波,使用遍佈全球的手機網絡,科學家能夠彙總並豐富這些信息,並研發出關於地震的詳細預警系統。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另外美國宇航局的 Quakesim軟件同樣也是地震預測工具,它可以使用複雜的地址數據組合來識別有風險的區域。然而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這些傳感器也可能無法察覺到明顯的地震信號。在 2011 年日本東海岸發生地震前,附近的研究人員記錄到驚人的高濃度同位素對:氡和釷。

從古至今為何地震的發生都如此難以預測?

當地震前地殼內壓力增加時,這些氣體通過微小裂痕溢出到地表。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我們在地震多發地區能夠建造一個巨大的氡釷探測器網絡,那麼它將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地震預警系統,並可能提前一週預報地震的來臨。希望這些新的技術能夠幫助到我們成功預測地震的發生,挽回那些因為地震而逝去的生命。如果喜歡小編的內容,可以點贊評論轉發呦,您的評價就是我的動力。(版權申明: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