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出轨发现普通百姓无法有效报警,火车事故报警应该怎么应急?

雨天丝雨


普及一下普通人发现险情后怎样最有效的拦停列车,白天可使用红色织物向来车方向边奔跑边挥舞,没有红色信号时发现来车时可以将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夜晚用红色灯光没有时可用白色灯光向来车方向上下急剧摇动。如果手里有铁丝一类的导电物品可搭在左右两条钢轨上,使这防护这个区间的信号自动变为红灯。因为钢轨上有传递信号的弱电。在我国双线区段火车靠左行驶,大家可以以些判断来车方向。如果象T179村民11分钟前发现塌方,向来车方向大约800至1千米拦截列车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参天大树251165924


现在挺不好办,铁路两侧现在都封死了,线路发生险情想拦车也进不去,打电话☎️,铁路的电话号都不知道。


用户98119016476


谢谢(问答)。

这件事故发生以后,留给了我们许多设想,假如……。假如……。可是这个世界没有假如。一切都这样发生了。有人在发问,11分钟,为什么没能阻止列车?善良的人们,你知道李海平打给110报警服务指挥中心的报警电话对方是怎么回答的吗?“好的,我马上向领导汇报"。她说的领导肯定是警方的领导,领导接到汇报后,会和铁路警方联系,要知道,地方警方和铁总警方不是一个系统,地警规公安部,铁警规铁总,不是一回事。铁警接警后,会向所属铁路局汇报,而事故站的信号员,正是接到上级指令,让他立刻叫停T179的,从信号员发出:T179立刻停车!到事故发生还有3分钟……。都努力了。

就是这宝贵的3分钟,才使伤亡人数降到了最低,否则,一个时速140的旅客列车脫轨,后果很难想像。

事故已成过去,将来怎么办?

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与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因为有那宝贵的11分钟。

塌方发生后,李海平第二次报警时,当时现场有四个人了,如果兵分两路,向两个方向各去两个人,一边跑一边报警,不要留在原处,那是没用的,如果时间够用,1公里处停下来,另一个人再向前一百米停下,如果有车来,向车示警,常跑这一路段的司机对铁路周边的情况都是非常了解的,你在这里示警,他一定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一定会减速行使的,保持一个随时停下的速度。可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山区的农民来说,真的有点难,其实,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如果在易发生问题的路段,设几个摄像头,随时监控现场情况,有了问题,不用报警,第一时间知晓,不是更好吗?或在险段铁塔下设报警装置,一按就可视频通话的那种。

看了现场的照片,两山夹一沟,为什么不做更好的防护,比如,把两侧加宽,修上钢固水泥墙或护坡。只考虑经费,不注重安全?我知道实施起来不那么简单,但责任安全重如泰山!

铁路易出问题的路段,要与当地村民保持联系,比如,村主任要知道铁路值班室电话,巡道员要常和村民打交道,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可靠的人,比如村长,当然,这些都是未来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不可能每次都有11分钟,但即然有,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一个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管理办法,问题出来了就要彻底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您赞同我的主意和想法吗?

我是“雪飞”。

再见。


雪飞千里whf174


铁路各项建设始终在发展中完善,以求更科学,更经济,更有效益方向发展,而安全始终是铁路运输管理的重中至重!安全出效益是铁路人的理念!2020年3月30日上午客运列车T179次在湖南郴州市内发生侧翻事故的后续报道,披露事发前十分钟,曾有路过的村民发现险情并及时向110报警,但由于110报警系统于铁路系统的安全链接系统,存在着某种对接不通畅之缺陷,至使在这十分钟内,让险情通报延误了,在事发前一分钟才通知T179次司机停车,可为时以晚。。。痛心啊,如果报警系统完善,十分钟内足够了,不至于险情发生!痛定思痛,民众对110或119报警印象深刻,哪么政府部门是否应该完善这二个报警系统的横向或纵深链接呢?以至各种险情发生之前,有人发现并通过这二个报警系统通报,在短时间内,通报相关部门,及时排除险情或实施防控措施,让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零风险呢?我深信,通过这次事故发生后,这种情况会使主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并制订相应的纵向联控机制!




華東洋


我给铁路系统打过电话,实话实说根本打不通!我是说铁路系统早就应该建立一个快速应急电话系统,必须二十四小时畅通无阻。以防万一突发事件发生。可是铁路系统早就管理混乱,昏庸涣散!


大明朝辉煌


普通老百姓应立即拨打12306铁路客服客服进行紧急情况汇报也可以向当地110指挥中心紧急情况汇报


李道掌酱香猪蹄


建议国家应开设火车、航空、河海运报警系统及专用呼号、频道!![发怒][发怒]


用悟淨


铁道运行体制所决定。


匆匆过客FSS


别客观原因说不停,上班不在崗,才会出这事。把全部电话时间公布就清楚。


用户6917115850841


这是个大问题,就算当時听到了,可能并不相信还要核实一下,这也是当到知信一時真假难辨所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