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不忘來時路,珍惜眼前景。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中國的節氣就像鬧鐘,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日子敲響,提醒人們回到自然的軌道中,按照自然的節律去享受生活。

這也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其中,清明的鐘聲尤為響亮。

很少有一個日子,像清明這樣意蘊深厚而又平淡自然。

在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它是節日;

在我們放歌逐春的時候,它是節氣。

這一天,天清氣明,人心通透。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01

憶往昔

說起清明,想必很多人都會吟誦起杜牧的那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之際,乍暖還寒,天氣時晴時陰,忽風忽雨。

大概老天爺是有意要這樣安排的,為的是給清明這一天增添一種肅穆的氛圍。

《淮南子·天文訓》有言:“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春分已過,清明將至。

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儀式,是節日最吸引人的部分。

祭掃,則是清明節最重要的儀式。

根據宋朝《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老幼,往往全家出動,掃墓活動也成了社會全體人員參與的活動。

《清通禮》中寫道:“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

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即使相距甚遠,勞碌無暇,也會來到親人墳前祭掃。

西漢嚴延年的母親年老體弱,但卻每年的這一天都堅持從東海趕到洛陽,只為祭奠先祖。

曾國藩每逢清明,都安排各營舉辦祭掃活動,甚至在跟太平軍激烈交戰時,還特意為清明休戰。

正如孔子所言:“吾不與祭,如不祭。”

如若實在不能親自前往,“燒包袱”則是祭掃的主要形式。

所謂“包袱”,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的包裹。

通常將冥錢、冥衣裝在包袱皮裡,燒給故人。

俗話說:“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植樹也是當下比較流行且環保的一種祭掃方式。

在清明這一天,不管是否親自去祭掃,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故人的緬懷。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句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只要我們不曾遺忘,故人就未曾離去,我們也就有了來處。

清明祭掃,是一種儀式,其意義為尋根守本。

朱梅麟,唯一被印在外國紙幣上的華人。

他雖然在毛里求斯長大,但對中國一直抱有深厚的感情。

他曾在多個場合提到家鄉梅州,並滿懷深情地說道:

“無論自己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始終不會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

他的父親朱維勳在清末以“契約華工”的形式,被拐賣到毛里求斯種植甘蔗。

朱維勳頗有經商頭腦,憑藉攢下的積蓄開了家百貨店,開始發家致富。

後來,他漸漸在當地紮根立足,並有了兒子朱梅麟。

朱維勳怕兒子忘記祖國,便要求朱梅麟學講中國話以及祖籍廣東的客家話,以此為載體,讓兒子牢記祖宗文化,牢記自己體內流動的華夏血液。

在抗日時期,朱梅麟迅速組織起募捐活動,並將籌集到的大量錢物寄回大陸,有力地支援了國內抗戰事業。

他甚至還組織華人青年回國抗戰,直接在戰場上痛擊侵略者。

他說:“我的根在中國,不能忘本。”

我們就像是一隻風箏,不管飛得再高再遠,血脈中的骨肉親情,終將指引我們迴歸家國。

紀伯倫曾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忘記來處的人,他的靈魂註定漂泊一生。

人生唯有不忘來處,才知去處。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02

守今朝

中國的節日,大凡和祭祀有關。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肅穆的祭祀之中也藏有歡樂,以祭悟道,便是中國人的智慧。

清明也不例外。

清明節有盪鞦韆、踢球和鬥雞等一系列娛樂活動。

而且,因各地習俗有異,各種慶祝活動的形式也不盡相同。

放風箏,是清明節最受人歡迎的一項習俗之一。

古人清明放風箏,並非純粹出於娛樂,還有祛除晦氣之意。

在清明這天,人們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難,都寫在風箏上。

放風箏時,故意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而去,寓意疾病和苦痛,都會隨著風箏一起遠去不復返。

在這方面,《紅樓夢》中就有過幾處描寫:

有一次清明,有人勸林黛玉說,身子病了,就該多放風箏,把病根子放掉。

還有一處,是紫鵑要去撿風箏,探春不讓,說那是別人的風箏,上頭都是別人不要的晦氣,自己去撿來了,豈不是自討苦吃?

此外,清明時節,春暖花開,自然是少不了踏青尋春的。

祭掃之後的郊外踏青,是清明節的重要活動。

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了祭掃與郊遊並行不悖的情形:

“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白居易在《春遊》中寫道:“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

孔子早在春秋時就詠歎過踏青盛況: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真可謂是,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

清明,是生與死的交點。

祭掃是對逝者的告慰,踏青則屬於生者的美好。

死者安息,生者保重。

向死而生,便是清明。

生死,在清明之際不再是感嘆,更多的是思考。

生命來來往往,可來日並不方長,活在當下最為重要。

當沈從文蒙受不白之冤,而被分配到故宮博物館時。

他既沒有沉浸在對過去輝煌的回憶中,也沒有慼慼於未來的坎坷艱辛,而是立馬開始動手整理資料,研究古代服飾文化。

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歲月中,每一天,他都抱著一堆書藉,走遍故宮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孤獨的背影下,是一份積極的態度,是一個人堅定的信仰。

在他盡全力完成每一件事時,這點點滴滴已砌成了成功的階梯。

最終,沈從文完成了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的開山之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家和冢,不差一筆一劃,便是明滅之別;

生和死,不分一草一木,已是陰陽之隔。

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才會更懂得愛和珍惜。

失去的不能再來,擁有的更要珍惜。

把握當下,珍惜當下,為前人,更為後人。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03

望前路

人們在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祭掃踏青。

對清明這個平凡的日子,實是寄託了不平凡的感情。

除去節氣和節日的含義,清明還有著更潔淨、源遠的內涵,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脈裡——明朗地活著,清白地老去。

蘇軾在《東欄梨花》中寫道:“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我們生活在紅塵中,為種種煩惱所累,時不時自責懺悔。

唯有內心清明,方能看破業障,一鑑前路。

春秋時期,介子推在晉文公重耳流亡的時候,割股奉君,勞苦功高。

但他卻不在乎功名利祿。

晉文公即位之後,介子推退隱山林。

面對晉文公的賞賜,他不為所動。

縱使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他出山受祿,他也無動於衷,最終選擇以死相報。

介子推在臨死前,留給晉文公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介子推深知晉文公剛即位,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以此詩為遺言,實是對晉文公的告誡,希望他不要故步自封,而是要前路自省,勤政清明。

介子推的死,令晉文公頗為自責,但他以此為戒,最終開創了晉國的霸業。

越是順遂的處境,就越是要內心清明。

心清明,則前路皆明。

正如林清玄在《你心柔軟,卻有力量》中寫道:

“生命只是如是前行,不必說給別人聽。

只有在心裡最幽微的地方,時時點著一盞燈,燈上寫兩行字:

今日踽踽獨行,他日化蝶飛去。”

清明節,我們除了祭掃故人之外,也應掃一掃自己內心的塵埃。

《禮記・孔子閒居》中有言:“清明在躬,氣志如神。”

任憑濁世迷濛,我自一世清明。

前路漫漫,無常即是有常。

雖飽經挫折打擊,仍需寧靜從容。

不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向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出發,去追尋那一片曙光。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歲月如水,生死是岸。

在生死兩岸,於清明時節,與故人惜別,向未來邁步。

《歲時百問》有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身在清明,心亦清明。

於清明之際,參悟生死,共享生命愉悅,是生活的大智慧。

清明日短,人生且長。

唯有不忘來時路,珍惜眼前景,方能心繫夢歸處。

已逝不可追,未來猶可期。

慎終追遠,願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清明節:憶往昔,守今朝,望前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