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需不需要換位?

南京萬通ynn


汽車的輪胎換位有沒有必要呢,從經濟實用的實情情況出發,它是需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汽車的大多都是前置前驅的,這個對於前輪胎來說,它乾的活兒非常的多,它需要做為動力輪來使用,還要作為轉向輪來使用,同時最重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也在前車身,所以它的受重也最大的,作為最累的前兩輪,它們的磨損也是最快的。第二,汽車的後輪多為從動輪,它主要只是起到了一個負載的作用,沒有動力,也不起轉向作用,所以大多數小轎車的後輪都是比較省心省力的,也就是磨損就會比較小,同樣的使用,後輪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比前輪有更少的磨損。

第三,綜合實際的使用,換輪就可以降低使用輪胎的成本,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把後輪放到前輪來使用,就可以加多利用率了,這是很經濟的一種作法。

第四,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左右輪胎行駛結果不同的,也有的地方叫吃胎,就是單條輪胎左右磨損不一樣的,這個可以使用左右輪胎的方式,以達到最經濟的實用效果。

所以換輪胎還是一種很這實用,操作也不是很麻煩的經濟用胎方法,大家可以多觀察自己的輪胎使用情況來操作。


百樂魚


汽車輪胎是否需要換位以兩大因素決定

  • 偏磨程度

  • 行駛里程

汽車車輪偏磨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且主流代步車型的偏磨程度絕對不一致。造成偏磨的原因為車輪並非絕對90度垂直(⊥)於地面,與地面接觸的胎冠位置左右兩側承受的壓力是不均衡的;輪胎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外八字”,角度的特點參考下圖。

外八的設計並不是結構缺陷,而是為了提升車輛轉彎時的車身穩定性,以及車輪與懸架承受作用力的程度大小。試想車輛在轉彎時會出現側傾,造成側傾的原因是橫向作用力的出現,也就是一種無形的作用力推著車身往外側偏移;此時如果車輪絕對垂直於地面則車輪容易出現“內八”,懸架承受的作用力與車輪的摩擦力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外八卻能一定程度的利用輪胎“抵住”的能力克服作用力,這就是車輪總會有些傾角的原因。

重點1:外八的設計能讓車輛失控極限更高,但也實實在在的造成了輪胎的偏磨;胎冠兩側垂直壓力的差異決定了摩擦係數的差異,而摩擦自然會存在磨損,所以車輪的內側磨損一般都要比外側嚴重一些——這就是所謂的偏磨。理論上為了延緩偏磨則需要定期四輪對調,以改變車輪位置而改變輪胎內外側實現合理的磨損,同時還要考慮到前後輪磨損的差異。

重點2:絕大多數普通代步車均為前置前驅動力佈局,指車輛的發動機變速箱橫向佈局在車頭位置,以直接驅動前輪輸出動力的方式拉動車輛行駛。這種設計的優點是能夠降低製造成本,同時減輕車身重量實現輕量化節油;但也造成了前輪要承受更大的壓力(磨損),且負責轉向還需要承受不同角度的磨損,所以前驅車的前輪往往比後輪磨損嚴重,定期四輪對調似乎是比較合理的,對調方式參考下圖。


思考另一個問題:偏磨與老化

車輪的偏磨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是大多數車輛的偏磨並不嚴重,甚至在正常更換輪胎的週期內,其磨損程度對輪胎排水能力與摩擦力都不會有明顯的影響。這裡的重點是以磨損與老化兩個標準,如何判斷輪胎的正常更換週期(標準);以磨損為標準是非常容易判斷的,輪胎的胎肩外側位置會有一個三角形的指示符號,胎冠凹槽內會有凸起點;如偏磨對稱位置達到三角形符號的指示標準,或者磨損時凹槽內的凸起點則需要更換或對調,如遠沒有接近這一標準則無需對調。

家用代步汽車的行駛里程總會比較短,年均1萬公里左右相信是符合大部分用戶的標準。而輪胎的磨損總能夠維持7萬公里左右的正常使用,即使是靜音型不耐磨的輪胎也可以達到這一標準;所以輪胎偏磨程度往往不會影響車輛行駛安全,除非懸架系統受到過沖擊或本就存在設計的缺陷。那麼剩下的標準則是以老化程度作為判斷更換輪胎的標準,是否需要四輪對調也可參照這一標準。

由合成橡膠打造的汽車輪胎會自然老化,其狀態的變化是硬度的逐漸增長與韌性的逐漸變差。在使用4~6年之間時輪胎硬度會很高,而輪胎在行駛中又會被高頻率的碾壓變形,在變形過程中會造成輪胎開裂。第一開裂位置會是胎冠凹槽內的底部,路面起伏對胎冠的頻繁撕扯會加速開裂;其裂縫達到2mm左右既需要更換;第二開裂位置是輪胎的側壁,其厚度僅為6mm左右且加固層強度很低,只要開裂則建議更換——此時輪胎磨損程度往往不高,偏磨程度也往往很小。


總結:汽車輪胎是否需要四輪對調,參考因素首先是輪胎的偏磨程度,如偏磨不嚴重實際不用費力的更換。如輪胎使用5年左右偏磨仍舊不嚴重的話,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實際是整體更換新輪胎而不是對不對調了。




天和Auto


通常汽車的機艙部位有發動機重量在,所以對於前輪的承受重量以及磨損都要大於後輪,加上駕駛位是隨時有重量,而後排不一定載重,所以當汽車行駛一定時間之後建議前後輪對換,這樣更加有利於均衡磨損,當然如果後輪經常補胎不建議再更換到前輪使用,因為前輪是轉向輪,當汽車在行駛當中如果前輪爆胎會有非常大的風險,所以正常胎的情況下建議對換,通常更換的時間大概是在汽車行駛2到3萬公里左右,或者在做四輪定位的時候順便叫修理廠更換一下


阿迪淘車


汽車四輪換位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輪胎均勻磨損,避免前後輪磨損差距大。

四輪換位是將各個車輪之間彼此對換,如前後對換,分配對換,穿插對換,循環換位等,意圖是因為車身的重量不一樣,前後輪胎在行進時遭到的作用力也不一樣,在加上其它要素的形象,四條輪胎的磨損情況是不一樣,這時輪胎換位有助於確保輪胎的均勻磨耗,然後延伸輪胎的使用壽命。

汽車四輪換位多久做一次

  輪胎換位並不是適合所有的汽車車型,輪胎換位是為了讓前後輪胎的磨損更均勻,原則是儘量讓每一個輪胎在前後左右4個部位都使用一段時間。定位數據不是特別精準的車型一般都需要進行四輪換位,在汽車做保養時4s店人員會主動提出給你做四輪換位,當然也是收費的,有些進口汽車底盤的定位數據比較精準能很好的利用輪胎,因此不需要進行換位,若強行換位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跑偏等現象。

  輪胎換位也是很有講究的,根據汽車重心和驅動輪輪胎換位順序不同,輪胎換位大概需要1萬—2萬公里進行一次,具體方案如下:

  1、後輪或四輪驅動車輛,將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左前、右後調至右前。

  2、前輪驅動車輛,將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左前調至左後、右前調至右後。

  3、帶有備胎的汽車可以進行可以進行循環換位,備胎建議放後輪。

  4、單向輪胎只能前後輪對換,不能左右對換。

 注:輪胎換位主要跟汽車的花紋和磨損有關係,單導向花紋不建議左右對換,進行輪胎換位時不要忘記做車輪動平衡,尤其是前輪以免造成高速抖動,需要時可做四輪定位。


阿晨賣車日記


汽車四輪換位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輪胎均勻磨損,避免前後輪磨損差距大。

四輪換位是將各個車輪之間彼此對換,如前後對換,分配對換,穿插對換,循環換位等,意圖是因為車身的重量不一樣,前後輪胎在行進時遭到的作用力也不一樣,在加上其它要素的形象,四條輪胎的磨損情況是不一樣,這時輪胎換位有助於確保輪胎的均勻磨耗,然後延伸輪胎的使用壽命。

汽車四輪換位多久做一次

  輪胎換位並不是適合所有的汽車車型,輪胎換位是為了讓前後輪胎的磨損更均勻,原則是儘量讓每一個輪胎在前後左右4個部位都使用一段時間。定位數據不是特別精準的車型一般都需要進行四輪換位,在汽車做保養時4s店人員會主動提出給你做四輪換位,當然也是收費的,有些進口汽車底盤的定位數據比較精準能很好的利用輪胎,因此不需要進行換位,若強行換位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跑偏等現象。

  輪胎換位也是很有講究的,根據汽車重心和驅動輪輪胎換位順序不同,輪胎換位大概需要1萬—2萬公里進行一次,具體方案如下:

  1、後輪或四輪驅動車輛,將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左前、右後調至右前。

  2、前輪驅動車輛,將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左前調至左後、右前調至右後。

  3、帶有備胎的汽車可以進行可以進行循環換位,備胎建議放後輪。

4單向輪胎只能前後輪對換,不能左右對換。

 注:輪胎換位主要跟汽車的花紋和磨損有關係,單導向花紋不建議左右對換,進行輪胎換位時不要忘記做車輪動平衡,尤其是前輪以免造成高速抖動,需要時可做四輪定位。


汽車人小王


首先要了解輪胎換位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輪胎換位主要是為了解決四條輪胎均勻磨損,像兩驅車輛 一般驅動輪磨損的相對較快,這時每行駛一萬到兩萬公里就需要對輪胎進行換位(前提是前後輪胎型號一樣,有的高端車輛後輪比前輪款),輪胎換位時要對車輪做動平衡

全時四驅車輛一般不用換位,關鍵是沒必要換位。


A愛車貼身侍衛


正常來說倆萬公里左右換位,前驅車型前面直接往後面調,後面交叉調上來,後驅的相反。四驅的交叉對調,最好做下動平衡保證車子不會發抖,按時對調輪胎可以保證輪胎磨損的更好。


鄧祿普輪胎


在正常情況下,輪胎的換位應該每10000公里進行一次。因為路面設計的關係,輪胎在正常使用的時候會出現肉眼不易察覺的偏磨,換位後可能會產生直線行駛輕微的跑偏,屬於正常現象,行駛一段時間後自然消失。如跑偏嚴重,可以適當降低相反方向輪胎的胎壓,以緩解跑偏現象,向右跑偏,降低左側胎壓,反之亦然,行駛一段時間後再將胎壓充氣到正常值。但,這和四輪定位沒有任何關係。輪胎換位的初衷是讓四個輪胎均勻磨損,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在輪胎的正常使用,前提是車的四輪定位角度符合原廠的正常值!(補充一點,前後H型對調不能解決上面所述的輕微偏磨,前後X型對調是輪胎換位的最佳方式,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哥車生活


一般一年或者兩萬公里對換一次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對換輪胎?因為,經常給輪胎換位,可以使輪胎得到均衡磨損,從而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說得再明白點,就是儘量讓整車輪胎在同一時間“壽終正寢”!

以小型轎車為例:

1)交叉換位法:就是右前輪和左後輪換位,左前輪和右後輪換位。這種換位方法,適合沒有方向性要求的汽車。

2)循環換位法:就是左前輪、左後輪、右後輪、右前輪以逆時針方向循環換位。這種換位方法,適合有方向性要求的車輛。對於小型轎車,選擇“循環換位法”比較好。

3)只換前輪法:就是隻換前輪。做法是:只在使用原車輪胎的這段時間內實施“循環換位”,但還未磨至極限時(大約還有半成新時)就將兩前輪更新。更新時只用一隻新胎,再配一隻備胎,另一新胎作為備胎,並將換下的舊胎進行保存,以備再用。等後輪磨損到極限時,再將前輪換到後輪。這樣循環的結果,每次輪胎只換兩隻,其中一隻與備胎頂用,不僅可以保證備胎常新,而且前輪使用保持在“半新”以上,使行駛安全性大大提高。

4)注意事項:無論“交叉換位法”、“循環換位法”還是“只換前輪法”,該換胎時一般都是整車輪胎全部更換。





TL改裝社


有必要。因為車身的重量並非平均分攤在四個輪胎上,經常換位絕對有助於保證輪胎的均勻磨耗,從而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通常前輪驅動的車輛每行駛8,000公里時應做換位,而四輪驅動車輛則需要在每6,000公里時換位。車輛的第一次調胎最重要的,調胎時輪胎的充氣壓力必須遵照生產廠商的建議。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1) 後輪或四輪驅動車輛:將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左前、右後調至右前;

2) 前輪驅動車輛:將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左前調至左後、右前調至右後(C2適合本條)

3) 單導向輪胎的調位方法則不同於此,例如固特異Ducaro GDi、Eagle Ventura和Eagle F1等,只能前後輪直向對調、不能左右交叉。

4) 如果您的車輛是四輪驅動的,我們建議前後左右輪全部交叉對調,即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

5) 若是車上的備胎是同規格輪胎、也不妨加入對換的行列,那麼除了將左前/左後互相對調之外,請將備胎移至右前、右前移至右後、右後輪則成為備胎休息。

輪胎的不均勻磨耗也有可能為定位不當或機械問題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