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孔子在哲學上的貢獻有哪些?

哲學一詞起源於西方,西方哲學的定義是探索宇宙的形成,研究自然的規律,有著嚴密的邏輯思維和辯證的關係。嚴格地講孔孟儒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少有哲學的內涵成份,好象與哲學不搭調。

190、孔子在哲學上的貢獻有哪些?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並沒有相關的哲學書籍。其實孔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建立儒家思想體系和教育思想體系的大哲學家。他的哲學貢獻主要體現在《易傳》、中庸、教育、仁德等幾個方面。

司馬遷說過“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孔子的哲學思想來源於《易經》,以及他所註釋的《易傳》。孔子認為《易經》是探索宇宙萬物之性與宇宙萬物之生的科學奧秘,所說“天、地、人”的道理,是盡善盡美,至高無上,是聖人所遵循崇高的道德。《易傳》是一部古代哲學倫理著作,“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一句最高的哲理名言,概括出“道”的特殊意義和普通意義。陰陽是萬物之本性,天地陰陽極變中存在“陰陽行為儘性於命”的道義。《易傳》反映出“天與人”的宇宙觀,以及“天人合一”的相統一。孔子指出,道生萬物體現出自然的、絕對的無私與公道最高的德性。道生化萬物而不佔有,生化萬物而為萬物所用。孔子的道德,也就是道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

中庸是孔子哲學的精髓,具有很高的哲理智慧。看待事物的一分為二,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恰到好處。解決矛盾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柔克剛,剛柔並濟,使至雙方心服口服,一笑解恩仇。創造事業的穩步發展,既要充分發揮,又不能壓力山大,而是遊刃有餘,穩操勝券。孔子中庸的道德修養既要修身齊家,又要兼濟天下。直哲學思想,對後世有志之士的為人處事,有著很大的影響。

孔子的教育哲學思想,體現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孔子打破官方教育的壟斷,開辦私學,首開中國教育史上的先例。他認為只有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才能開啟民智,提高民眾的道德修養。

孔子的弟子來自各個不同層次的平民子弟,來自周邊各個國家。他們智力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品質的好壞,各有不同,參雜不齊。他將各類型進行編排,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循序漸進,誨人不倦。儘量讓弟子品學兼優,各盡其才。弟子三千,賢能七十二,孔門十哲,桃李滿天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仁愛思想是仁者愛人的博愛,仁的內涵是提高人的高尚品質和修為。仁義道德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又是治理國家的以仁德佈施於天下。以民為本的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才能民心所向,天下歸心。德治仁政的國泰民安,政通仁和,才是社會的和諧穩定與有序地發展。

孔子是中國倫理哲學的奠基人,他理想的大同社會,是以仁德教化於民,用以治國平天下,應該是他在倫理哲學方面巨大的貢獻。(朱八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