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慢性便秘是现代人群中非常常见的肠胃功能紊乱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3月28日“便秘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雅培公司携手举办线上多学科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担任主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侯晓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俞丽芬教授、北京医院消化科许乐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肖卫忠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权薇薇教授通过学术汇报、多学科深入探讨,畅谈了慢性便秘的现状、危害及合理防治措施,明确长期应用安全、有效益生元解锁“通畅”要诀,践行2020年“便秘日”和“绿丝带行动”的主题——“肠治久安,益生守护”。

开场致辞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钱家鸣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疫情防控的警示尚未完全解除。钱教授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然而,疫情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020年我国第七个便秘日,很高兴以网络为桥梁,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向大家普及、宣传慢性便秘的危害、普及相关合理用药和防治知识。另外,在此也特别感谢,雅培公司对3.28便秘日一直以来的支持。

侯晓华教授:中国人的排便特点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侯晓华教授就国人正常排便情况、便秘患者排便情况和腹泻患者排便情况三方面进行了讲解。目前,医生、患者及罗马Ⅳ便秘诊断结果一致性很差,仅为27%。因此,医生有必要了解国人的正常排便情况。首先,大便类型共包括从干球便到水样便等7种类型,中国正常人群主要以排4型大便为主。我国正常人群排便频率为每周4次到每天2次,年龄越大越容易便秘,且大便性状越干;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便秘,两者的大便性状无差异。

当患者出现排便频率≤4次/周、排干硬频率≥30%、排便费力频率≥30%、排便不尽感频率≥20%、排便堵塞感频率≥10%、手法辅助排便频率≥10%,即可诊断为便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诊断标准比罗马Ⅳ标准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特异度和灵敏度。便秘患者更容易出现排便费力、排干硬便、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痛、排便堵塞感、排便次数减少。当出现排5型便频率≥30%、排6、7型便频率≥10%、排便不尽感频率≥20%、排便急迫感频率≥30%,可诊断为腹泻。此诊断标准同样比罗马Ⅳ标准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特异度和灵敏度。侯教授特别指出,在临床工作中,除考虑上述诊断标准外,医生更应注重患者的自身感受。

多学科对话——寻觅便秘在不同疾病中的“伪装”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俞丽芬教授开始指出,成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在4%-6%,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发生率可达22%。慢性便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可产生严重影响,是临床诊疗不可忽视的部分。今天我们就将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对话,帮助大家明确慢性便秘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可能带来的危害。

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遇上慢性便秘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许乐教授表示,我国老年人群中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对于便秘这一疾病本身,要注意区分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如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要及时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功能型便秘则多为慢性便秘,病程往往在六个月以上,其发病原因也较复杂。另外,许多药物也可以导致便秘。

肖卫忠教授表示首先,神经内科疾病多数情况下与脑血管相关,很多时候若患者合并便秘还可诱发更为严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便秘还是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重要前驱症状,如临床出现便秘的患者很容易在后期被诊断帕金森病,若对这部分患者加强筛查并及早用药预防,某种程度上或可推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展。

权薇薇教授则从心血管疾病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心血管疾病与便秘的相关性。权教授表示,慢性便秘与肠道蠕动、患者年龄、日常用药均相关。多项研究也已证实,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相对来讲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当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生便秘而用力时,可致使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脏破裂、恶性心率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俞丽芬教授进一步补充道,便秘伴随临床多种常见疾病,有效控制不仅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心情,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诠释便秘的预防

俞丽芬教授表示,在心外科患者中如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术前应积极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服用可以软化粪便的食物或药物,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均可更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肖卫忠教授指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越来越多,在出现如震颤、强直等典型帕金森病症状前5年,患者会先出现便秘,由于便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帕金森病的几率比常人更高,在最新版的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便秘已新增为非运动症状,被建议应及早预防、及时治疗,包括给予患者乳果糖、益生菌等。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权薇薇教授分享道,目前已经有很多基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影响。日本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长期便秘的老年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且死因多源于心血管疾病。美国也有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严重便秘是全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提早预防便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十分有价值的。应注重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管理,医生可以给予患者如乳果糖的缓泻剂;督促患者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尽可能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

对症下药是出路,便秘的药物选择

权薇薇教授认为,心血管病患者通常会使用RAS抑制剂、β阻滞剂等药物,这会导致患者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增加便秘的发生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等,可避免由于药物导致的患者便秘加重情况。

许乐教授介绍,绝大部分便秘患者属功能性便秘,由于发病因素复杂,就需考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首先,提倡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其次,增加活动量;另外,选用安全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种,刺激性通便药物往往会损伤肠道功能,并可能导致结肠黑便病,仅建议短期或间断使用;渗透性通便药物在临床中较常用,代表药物为乳果糖和聚乙二醇。其中,乳果糖为天然成分,且不会被肠道完全吸收,亦用于糖尿病患者,可长期使用;同时,乳果糖还属于益生元,长期应用可改善肠道菌群,有效治疗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此外,还应注意调节患者情绪。

俞丽芬教授表示,对于老年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讲,乳果糖几乎不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安全性好,更推荐长期、持续的应用。

日久见疗效,重视慢性便秘的长期管理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肖卫忠教授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长期管理,可选择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乳果糖为主的渗透性通便剂、改变生活方式等相结合,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另外,也需要增强多学科合作、交流,对于便秘患者的长期管理和获益也有很大益处。

权薇薇教授表示,很多心内科治疗患者的常规用药具有致便秘药物作用,实际临床诊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便秘管理用药,及时认识并纠正既往便秘用药的误区。而安全性好,又有助于肠道菌群改善的乳果糖,尽早长时间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是否可为患者带来更多心血管事件的获益,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许乐教授认为,慢性便秘患者的长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乳果糖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在便秘的长期管理中,被视为基础用药,服用剂量应因人而异,有规律使用。另外,对于控制不佳或发病因素较复杂的便秘长期管理,也可采用多种药物、多种方式的联合使用,以有效改善患者便秘为目标。

俞丽芬教授补充道,如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的控水期,可使用乳果糖预防因控水诱发的便秘。乳果糖由于具有较高安全性,因此,在便秘的管理中可作为联合用药的“基石”,通过合理搭配,更好控制便秘。

除上述内容,3月28日活动当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蔚虹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柏愚教授还为广大患者详细解答了,“长期便秘会为身体带来哪些改变?该如何预防便秘的产生?若出现便秘应当如何处理?是否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等问题。本次活动形式新颖,得到了广大在线观众的一致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