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对孩子来说懂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庭都会重视孩子的礼仪和教养,会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提出要求。

然而,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在教孩子懂事,对孩子的成长却有害无益,很多父母却仍在这样做。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强迫孩子分享

可可跟月儿差不多大,她们住在同一栋楼里。一次,可可妈妈带着她到月儿家里玩儿,月儿拿出自己的玩具、画册跟可可分享,两个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块。

看到孩子们玩儿得开心,两位妈妈也坐下闲聊,可没过一会儿就传来了两个孩子争吵和哭泣的声音,妈妈们赶忙跑进月儿的房间,一看,两个小姑娘正一人一边,拽着一只毛绒猴子不撒手。

月儿有很多玩具,但这只小猴子不一样,月儿似乎特别喜欢它,总是抱着不撒手,睡觉也搂着。爸爸开玩笑说,猴子被她抱得都快没毛了,可月儿仍然不嫌弃。

这会儿可可气得憋红了脸:“我想要这个,可她偏不肯给。”月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个不行,别的给你玩。”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看到这种情况,月儿妈妈弯下腰对可可说:“可可,这只猴子对月儿很重要,如果你喜欢的话,阿姨再另买一只送给你。你先玩别的玩具好吗?”

可可哭着不依不饶就要这一只,月儿妈妈正要继续安慰孩子,可可妈妈已经沉着脸把女儿拉走了。月儿妈妈要追出去,有丢不下哭得伤心的女儿。

月儿妈妈安慰好了委屈、又有点儿被这一幕吓着了的女儿,就准备从网上买一只相同的玩具送给可可,当她跟可可妈妈联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可可妈妈给拉黑了。

这种情况让月儿妈妈很难过,但对于这样处理月儿和可可的矛盾,她并不后悔。

提示: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变得自私,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就会要求孩子跟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当孩子不愿分享的时候,甚至会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却不知这样做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父母强迫孩子分享,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感觉,更加紧张属于自己的东西。父母强迫孩子分享,会让孩子不会保护属于自己的权益,因为父母从小的示范和教育都让孩子认为不分享是错误的。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要求大的让小的

上午,4岁的儿子被送去了奶奶家。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准备把儿子接回来,女儿大声表示反对:“爸爸,今天你能不能不要把他接回来,让我过一天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日子。”接着女儿开始吐槽了:

“只要他在家,我就惨了。你们总说要大的让小的,不让我打他,可他打我你们却不怎么管。他抢我的笔、玩具、吃的,你们都要我让着他。那你们就只爱他一个,把我的奖状、书包也都给了他吧!”

女儿已经十岁了,平时表现的很懂事。所以,在她和弟弟发生了矛盾到时候,爸爸妈妈为了避免弟弟哭闹的麻烦,更害怕姐姐会以大欺小,常要求姐姐让着还不怎么懂事的弟弟。

以至于,现在,弟弟会揪着姐姐的头发又打又咬;掰断姐姐心爱的解压笔,在姐姐的书和作业本上乱写、乱画更是很平常的事情。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听了女儿的话,父母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大的让小的”,对女儿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让女儿受了很多委屈。

提示: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往往都会要求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却没有意识到这对大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

虽然比弟弟、妹妹早出生了几年,但哥哥姐姐也仍然只是一个孩子。父母的这种要求会让大的孩子觉得因为弟弟、妹妹的关系父母不爱自己了,甚至会对弟弟、妹妹生出怨恨;也会让小的孩子习惯了索取、被让着,从而养成骄横的性格。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要求孩子对客人热情

娟子的闺蜜今天来家里做客。闺蜜嫁得很远,她们上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娟子想跟她好好聊聊,就约在了家里。可闺蜜来了后,儿子的表现让娟子很尴尬,也很恼火:

娟子让儿子向阿姨问好,可儿子应付似地问了句“阿姨好!”然后就淡淡地不怎么说话了;闺蜜夸赞儿子长成了“小帅哥”,想抱抱他,儿子居然躲到了一边;闺蜜的女儿比儿子小三岁,娟子让儿子招呼妹妹玩,他又表现得不情不愿的。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等到闺蜜一走,娟子就忍不住了,对着儿子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最后,弄得孩子哭,自己生气。晚上爸爸回来跟儿子谈心,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是没有礼貌,只是我跟那个阿姨真的不熟悉,我跟她亲热不起来。妈妈让我陪妹妹玩,可是我是个男孩,我不知道那种小女孩喜欢玩什么。”

提示:遇到一些亲戚和朋友,父母常常会要求孩子热情地打招呼,否则就是不礼貌,却往往会忽视掉那些亲戚和朋友对父母来说很熟悉,对孩子来说可能很陌生。疏远、有距离才是孩子真实的表现。

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看似懂事却有害,很多父母仍这样做

最后: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要教孩子从小要学习礼仪知识、讲礼貌。但礼仪教育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顺势而为,不能强迫,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关注「蜗牛默默说育儿」,与您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喜乐、感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给蜗牛默默点赞并分享给身边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