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行業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資管公司的業績影響因素包括資產管理規模和費率,科技投入最終要看能否提升資產管理規模或者費率。

後者的難度較大,主要出現在量化對沖基金,前者的通用性更強。因此科技投入要與資產管理規模增長相配合,只有規模增長了,技術投入才能創造價值,這也是美國頭部資管機構通過外延式併購擴張的重要原因。

如何看待資管行業的金融科技?

資管行業包括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大部分資管公司會同時涉及這兩塊業務。資產管理負責投資和產品發行,涉及的具體職能包括投研、資產配置、交易及風控等;財富管理負責客戶的資產配置及投資諮詢服務,涉及的具體職能包括市場營銷、客戶運營、客戶管理、投資顧問、增值服務等。資管科技即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數字科技技術全方位提升資管機構的金融產品設計能力、銷售交易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風險評估能力等,智能化趨勢使資管行業的供求關係更加融合。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金融科技對資管公司的重要性在提升,在三種成功模式中起到關鍵作用:

1、規模驅動的以被動型產品為主的大型資管公司。金融科技主要應用在提升公司的管理運營效率、降低被動型產品的成本、增強風險管理能力,從而實現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張。外延式併購可以使科技投入更好地產生規模效應。

2、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為導向的財富管理公司。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在為投資顧問賦能以及為個人客戶提供低費率的投資工具,從而提升投資顧問的服務能力,覆蓋更多的長尾客戶。

3、以主動管理能力見長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科技主要應用在智能投研和量化策略,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獲取更多維度的數據來源、更快的數據處理分析,在有效性越來越強的市場中抓住越來越微小的投資機會。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金融科技對於資管行業格局的影響:

1、使上游產品端的行業集中度提升。隨著長期、機構資金入市,被動投資佔比提升,資產管理行業的集中度有所提升,金融科技的運用會使頭部公司更加集中,產生規模效應之後,頭部地位更加穩固。

2、使資管產業鏈更加專業化,出現第三方技術服務公司及平臺類公司。金融科技將資管行業涉及的職能模塊進行標準化處理,再根據資管公司的不同需求進行組合,包括各種資產的交易系統、客戶管理系統、風控模型、資金清算等。

3、下游的財富管理端保持較為分散的市場格局。頭部的大型資管機構、新型的智能投顧公司、小型的財富管理機構會繼續並存。智能投顧作為產品會被各種公司應用,頭部公司具有品牌優勢及數據優勢,能快速做大智能投顧產品的規模。金融科技的佈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

資管公司的業績影響因素包括資產管理規模和費率,科技投入最終要看能否提升資產管理規模或者費率。後者的難度較大,主要出現在量化對沖基金,前者的通用性更強。因此科技投入要與資產管理規模增長相配合,只有規模增長了,技術投入才能創造價值,這也是美國頭部資管機構通過外延式併購擴張的重要原因。大型公司有實力在金融科技上投入,通過規模效應或輸出技術獲益;小型公司需量力而行,建議採用跟隨策略,等技術成熟後以合理的價格進行外部採購。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目前國內資管機構的金融科技佈局重點應在哪裡?

1、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為目標的系統改造。這不是資管行業的特例,而是所有行業互聯網化的發展方向,以互聯網公司運營的成功經驗改造傳統行業,包括中臺戰略和微服務架構等,逐步從互聯網化向智能化進化。

2、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因子模型。一方面,可以低成本、定製化地開發指數基金,迎合被動投資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多因子模型、風險溢價策略是主動管理型產品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方式。

全球資管行業變化趨勢下的金融科技需求

資管公司的核心訴求:

1、自身發展需求。資管公司的目標是做大資產規模,提升營收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包括提升投資業績,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改善用戶體驗等。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系統的整合、數字化轉型和流程優化、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運用來提高投資能力及客戶運營能力。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2、應對外部變化。

費率結構與盈利模式的變化。產品費率水平持續下降,尤其是被動型產品的價格競爭激烈。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大,主動型產品更多地採用浮動收益計提管理費,對投資管理人設計更為合理的激勵機制。賣方投顧向買方投顧的模式轉變使產業鏈的價值創造向下遊轉移,上游更多地生產標準化、低成本的產品,下游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配置。

客戶偏好的變化。財富逐漸向年輕客戶轉移,年輕客戶具有明顯的互聯網屬性,對線上渠道、服務及時性的要求高。此外,年輕客戶對產品的透明度、投資的自主權要求更高。

監管環境的變化。資管機構需要應對多變的金融監管,根據監管要求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保持敏捷性,注重業務的分散和平衡。

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戰。財富管理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數量佔比有所提升,這些新公司的產品能更好地滿足年輕人的喜好,互聯網獲客能力強。在資管系統、投研領域,創業公司和資管公司的互補性更強,以業務合作為主。在資管行業,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資管公司本身也會向外輸出技術能力,TAMP公司也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金融科技解決的行業痛點

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需要系統化的管理模式。資管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和管理產品數量持續增長,根據韋萊韜悅的調研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全球排名前18位的資產管理機構的資產規模都超過了萬億美元,其中排名前二的貝萊德和先鋒集團的資產規模分別達到6萬億美元和4.9萬億美元。資管公司的管理難度增大,前端投資面臨交易執行效率、成本、公平性的考驗,後端運營面臨頭寸管理、風險管理、合規管理等難題。資管公司需要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整合各種職能模塊及數據資源。核心系統上雲保持內部系統的敏捷性及可擴展性,降低固定成本,滿足臨時算力增長的需求。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1、多元化投資帶來的系統集成需求。

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歐美金融市場的成熟度較高,金融產品豐富,除了常規的股票和債券,還有各種金融衍生品可用於資產配置或風險對沖。全球化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大類資產種類在增加,海外投資的比重將持續提升,尤其是亞洲的新興市場。資管公司需要增加海外投資的業務模塊。另類投資佔比提升。隨著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疊加二級市場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增加,資管機構通過配置另類資產來獲取超額收益,包括流動性較低的房地產、股權投資、實物投資等,其投資模式和管理方式與傳統的資管有所區別,需要增加相應的業務模塊。系統集成能實現資管機構對投資組合的全面管理,及時對投資組合進行風險評估及調整操作。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2、買方投顧模式對SAAS服務及業績歸因的需求。

歐美市場已建立了買方投顧為主的業務模式。投資顧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投資規劃和資產配置服務,按資產管理規模收取服務費。財富管理市場的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上有大量的中小型財富管理機構、理財工作室或者獨立理財顧問,這些小B客戶有金融產品供應、系統服務、專業支持的需求。因此,市場上出現一些第三方服務商,為這些小B客戶提供SAAS服務,包括投資交易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等,通過這些服務商可以直接對接產品供給方及交易通道,以及獲得投資管理人績效評價和產品業績歸因的專業化分析工具及理財規劃工具等,滿足投資顧問服務終端客戶的需求。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3、運用智能投研提高投資管理能力的需求。

歐美市場的信息透明度高、有效性強,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大。根據普華永道發佈的《2019年投資管理展望》,截止到2017年底的10年間,美國86.8%的主動管理基金扣除費率後的淨回報率低於其業績基準。歐洲的主動基金也有類似的情況,該比例為85.4%。智能投研主要在數據採集、數據處理、算法優化等方面來幫助投資管理人提升投資能力。一方面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升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另類數據的獲取,包括衛星數據、物聯網數據、社交平臺情緒數據等。算力的提升加快了投資決策模型的迭代,幫助投資管理人抓住微小的投資機會。運用機器學習在預測市場變化及其對客戶資產組合的影響。運用自然語言技術自動“閱讀”研報、新聞、社交平臺信息及公告等,形成投資觀點或構建獨特的指數,包括進行情感分析。

4、機構資金和長期資金對投資管理能力的要求。

退休計劃、保險公司等長期機構資金對於投資目標、投資期限、現金流管理有較高的要求,資產管理人必須更精確地進行收益和風險的管理,獲取穩健的投資回報,滿足持有人的保障需求。此外,機構投資者需要更透明化的資產組合、定製化的投資解決方案以及全球化的資產配置產品。一方面,通過雲計算和大數據提高投資決策能力及交易水平;另一方面,基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風控模型,對風險做更精準的測量,保持產品淨值的穩定,減少回撤。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5、費率下降對成本管控的要求。

資管行業的產品費率長期處於下降通道,壓縮了資管公司的盈利空間。被動型產品的價格競爭激烈,已經進入零費率時代,主動型產品的費率也在不斷下降,減少固定費率,改為業績提成。頭部的資管公司主要依靠被動型產品做大資管規模,以量換價。預計推出零費率的ETF產品之後,被動投資規模佔比將進一步提升。根據普華永道發佈的《2019年投資管理展望》,預計到2025年,全球的ETF資產將從2018年的4.8萬億美元升至25萬億美元。此外,被動型產品的種類越來越細分,通過定製化的指數產品,更精準、更低成本的投資細分行業。資管公司通過運用金融科技來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提升流程自動化水平,減少人工成本,包括運用智能語音交互來減少客服中心的人員配備。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6、年輕客戶對用戶體驗和個性化的需求。

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逐漸成為資管行業的主要目標客戶,投資行為偏好上,他們更習慣使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渠道,要求更低的投資門檻以及全天候的在線理財諮詢服務,其中一部分更有投資經驗的客戶會對投資顧問服務有進一步的需求,人機結合是未來主流的財富管理服務方式。此外,年輕人也會將自己的價值觀融入投資行為,包括環保主義者對投資標的篩選、科技愛好者對數字資產配置的需求等。傳統的資管公司的市場份額會受到技術型公司的挑戰。創業公司或互聯網運營能力較強的公司更容易在互聯網渠道吸引年輕客戶,成為他們首次進行投資理財的平臺。

7、運用資管科技降低風控及合規成本。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都發生了變化,目前主要採用混業經營下的功能監管。監管部門對金融行業系統風險的管理加強,對於各種監管指標有更加明確的要求,數據報送的頻次和時效要求提高。監管政策動態調整。監管部門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對市場整體風險的評估,動態調整監管要求。金融政策的制定有多項考慮因素,與國家經濟發展及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緊密相關。對於資管公司來說,需要快速適應監管部門變化的監管要求,降低合規成本,減少監管變化對業務的影響。例如,通過數據庫改造和數據接口的設置解決監管指標的快速計算機報送,利用雲計算滿足客戶交易信息保存五年的監管要求等,運用網絡安全技術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及客戶資料的安全。

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被金融科技重塑?

未來財富管理知識

更新財富觀念

找準理財姿勢

金李老師讓你不再為錢所困

一鍵直達財富管理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