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有文化"行列?划错了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南京军事学院。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

全体教职员工肃立于一堂。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1955年授衔仪式现场

刚刚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伯承院长兼政治委员,代表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防部长彭德怀,授予一百七十六名高、中级军官以各种军衔和勋章。

战役系学员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秦基伟

秦基伟是当年七月底第二次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按说,战役系学习本来是三年,分为预科和正科。预科一年,补习文化,一九五四的九月一日开学。或许是忙中有错,或许是西南军区首长确实误解了,在上报学员名单时,竟将秦基伟划入"有文化"行列,因而他未能参加预科实习文化,直到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才带着一脸劳累赶到南京。

对这一差错,秦基伟哭笑不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感到既光荣又冤枉。"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事实上,把秦基伟划入"有文化"的列行,也未必就能算错。当然,究其学历,他只有一年私塾功底,文化基础实在不高,但投身革命后,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应该说还是具备了相当的文化知识。

战役系的学员,来自全军各单位,有杨得志、韩先楚、刘震、陈锡联、李天佑、杜义德、张震等五十二人。

全系又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张震是秦基伟所在小组的组长。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张震

一般说来,战役系学员都是军队高级干部,也都是入党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同志,思想水平普遍较高,党的观念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工作经验。因此,学院给战役系制订的计划,大都以高级兵团的战役为主,以学习组织指挥及其思想方法为主。在教学上,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提倡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所有学员过去几乎都是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然而到了这里,不论大小,一律放下架子,都是普通一兵。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秦基伟

学习,秦基伟是从不马虎的,艰苦的环境里尚且点滴积累,如今有了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简直如鱼得水。可是,他毕竟底子较薄,足足比别人拉下一年的文化补习时间,距离当然就拉得很大。

以后,秦基伟谈过一个体会,说:"论打仗,大家都是出生入死;讲兵法,彼此都能说出一二三四;玩真格的,众人都是行家里手。战场上你疑兵他诱敌你围点他打援,那些道道大家都一遍一遍地练过。如今要上升到理论高度,要规范化,要系统化,要学者化,可难为了诸同志。我的信心始终是充分的,有一条很明确的认识,学习中我有困难,其他同志哥也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管它三七二十一,一是不缺课,二是不漏听,三是不停记。有这三条,我就不信会落后。"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秦基伟

事后的事实证明,秦基伟的这三条老办法的确保障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然而,过程也是很艰难的。

第一学期是打基础,方方面面的常识都有,不仅陆海空三大军种,还有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工兵等诸兵种兵器的战术性能及主要诸元。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秦基伟与邓小平

特别是航空兵,具体到各机型动油量、耗油量,飞行半径,火炮的口径,初速和最大射程等等。复杂倒不复杂,全凭死记硬背,可一多就复杂了,背多了驴头接到马嘴上,乱了套。有些计算题还是很复杂的,大公式套小公式,既要有解题智慧,还要有运算技巧。课程一天天地上,教材一页接一页地翻,笔记一本接一本地记,那段时间,真是知识轰炸。

南京是著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到了夏天,热浪滚滚。一到放假,大家各奔前程,找个荫凉处避暑去。

秦基伟还是他的老原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难,四不怕热,捂一身大汗读笔记。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刘伯承

当然,也不是死记硬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这也是刘伯承教给学员们的学习方法。

刘伯承说:"凡钻研一门学科,大都是:一面以理解力开道,另一面以记忆力收成。两者又要相互为用,切实检验学科的思想体系,以求获得真正的有系统的知识,而在提纲挈领之处,尤须多用功夫。"

实践证明,先理解,后记忆,不背也有精髓在。不理解,强行背,即使记住了,也是死学问,而且记忆不会长久。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一个酷暑盛夏,秦基伟几乎足不出户,硬是把前一个学期积下的难点全部攻下了。

铁打的汉子也是肉做的,那段时间里,秦基伟差点被累出了毛病。

文化底子稍微厚一点的,情况就好得多,像张震,参加革命前就是中学生。那时候,一个中学生的学问不得了啊!不仅课堂上学习相对轻松,课余时间多少还可以有点自由活动。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张震

张震对秦基伟的学习劲头又感动又同情,经常劝他"悠着点",有时还生拉硬扯去跟他下棋或者打球。

秦基伟无奈地说:"老先生,我这只笨鸟,哪敢跟你比啊。教员提问答不出来,丢死人了。天天吃肉吃大米,吃得我都怕。考试考不好,怎么对得起那些大米和肉?"

张震说:"再勤奋,也得有个限度,别把身体搞垮了。有些问题,弄不懂不能硬钻,你说出来,咱们可以讨论。"

在学习上,张震帮了秦基伟不少忙。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谢富治

一九五七年七月,原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谢富治调中央工作,其省委书记和昆明军区政治委员的职务由阎红彦接任。八月,秦基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回昆明军区担任司令员一职。在全军一百七十七名中将中,他是最早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

秦基伟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不久,全军就掀起了一阵下连当兵的热潮。他这位中将司令员积极响应军委和总部号召,在昆明军区率先下了部队,前往驻滇某部一一八团一营一连当兵。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个连队还保存着将军同战士们的合影照。当年的秦基伟,虽然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脱去了将军服,穿上战士服装,戴上船形帽,挎着冲锋枪,肩负挎包水壶,站在战士中间,仍然那样年轻那样充满朝气。他当年的警卫参谋马天友曾向采访者绘声绘色地介绍过将军下连当兵的情况——

著名将军系,秦基伟只上一年私塾,为何在

咱们秦司令员下去当的那个兵,可不是摆花架子。人家当兵那是真当。早晨出操,晚上站岗,紧急集合,节假日帮厨,那是一样不拉。给战士们改善生活,司令员亲自做菜。跟司令员一起下连的还有秘书张为民、保卫干事刘雨田和我,我们都比司令员年轻,可是那段日子我们都发现跟不上司令员的步子。司令员认真极了,不管是搞训练还是搞内务搞生产,做什么都是一丝不苟。做完一项工作,就请班长检查。我们那个班的班长叫刘昌贵,起先不适应,不是称"首长",就是喊"司令"。秦司令员有回很认真地说:"报告班长同志,秦基伟现在是你手下的兵,既不是首长也不是司令,请你大胆管理放手讲评。"搞生产秦司令员也是一把好手。那年秋天修水库,首长跟战士一样抬大筐,一点也不服输。以后他到北京检查身体,心脏出了毛病,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后悔死了。早知道会把首长累出毛病,那时候他就是动手打我们,我们也得拦住他,不让他那么拼着命去抬大筐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