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地处祖国西南边境的亚东县,有“西藏小江南”之美誉。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密,与西藏高原气候有着截然不同的环境。拥有高山、草原、湖泊与原始森林并存的独特景致。此外,亚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其轮廓就像一根楔子从喜马拉雅山南坡钻出,斜插在邻国印度和不丹的交界处。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亚东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东与不丹接壤,西与锡金相邻。整个亚东县地面呈北高南低的阶梯地貌。地势是北低—中高—南低。这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但亚东沟切出的裂缝一路北上,将南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引入。使其亚东县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达7.7℃。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印度洋暖湿气流把这个边境小城吹成了江南。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物产丰富。北高南低是地势,造就了亚东县高山、草原、湖泊与原始森林并存的独特景致。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下亚东原始森林面积约为550立方米,距县城12公里,林内主要树种有冷杉、铁杉、乔松、桦树、杜鹃树、落叶树红豆杉、柏树、白杨树等。被誉为祖国西南第一哨的乃堆拉哨所就在这片苍松环抱的原始森林中。走进原始森林深处,有着各种不知名的参天大树,里面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栖息小熊猫,金钱豹,长尾叶猴等各种野生动物。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卓木拉日雪山山脉横通于亚东县境的中部,将亚东分为两种迥然不同的地貌单元。在西藏古老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庆湖被誉为神山圣湖。卓木拉日雪山主峰高达7600米,是喜马拉雅山第七座山峰,素有神女峰之称。远眺时,多庆湖与山浑然一体,雪山、湖水、蓝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印度洋暖湿气流使帕里镇南部的这片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开阔区域,成为了优良的高山湿地和草场,山坡被绿色所覆盖。每年春夏至初秋,这里便是牧民的天堂和各种优质马的自然展示会。肥美的草地和农田、宁静的小镇和寺院,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美丽祥和。

亚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这里距拉萨580公里,距不丹首都延布不足5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只有550公里,是真正的战略要地。从地图上看,整个亚东县沿着康布麻曲河谷,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嵌入锡金和不丹之间。站在多卡拉山山脊上往南看,从这里就可以俯瞰印度的恒河大平原!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17世纪中叶,亚东逐渐成为中印贸易的主要通道。历史上,亚东口岸是中印两国间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也是西藏境内条件最好的国家一类口岸,交易对象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在我国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修通之前,从我国内地运往西藏的物资,很多都是经海路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再转运到锡金甘托克,最后输送往西藏的。有资料记载:“有超过1000头骡子和700人每天往返在这条道路上。”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西藏以南的秘境——亚东,伸向印度和不丹之间的楔子

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中印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边境贸易在中断40年后终于得以恢复。2006年7月6日,乃堆拉山口重新开放。2015年6月,乃堆拉山口作为印度香客进藏朝圣新线路也正式开通。乃堆拉山口成为连接中国青藏高原和南亚大陆的极佳地理位置。

2017年6月,亚东县在洞朗启动边防公路建设,印度边防人员在锡金段非法越过边界线进入我国境内,阻挠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最后,在中国强大压力下,印方不得不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

如今,这座秘境边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2018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全国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县称号,充分展示了边陲重镇的魅力和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