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虽然山水画画得少,但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齐家大写意山水。现今山水画如何改变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精神的精品?这是摆在当代画家面前的严峻课题。研究借鉴齐老的成功经验,对发展当代山水画有重要意义。

齐白石少时曾看过清代龚贤的山水画画技著作《芥子园画谱》,这对齐白石山水画的意义重大。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

『蕉屋图』是齐白石喜爱的画题之一,其一生画过多幅同类题材的作品。《蕉屋图》(又名:《安南道上》《绿天过客图》《芭蕉书屋图》等)的初稿源于齐白石四十五岁时(一九○七年初春至冬末)游历越南画的《绿天过客图》。该作作于一九一○年,即齐白石远游归来的第二年,根据记忆创作,用笔略显稚嫩和单薄。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之绿天野屋

齐白石画的另一幅《绿天野屋》(蕉屋图)。此画是齐白石七十岁时为川军的一位军长王缵绪(一八八六—一九六○)画的十二条屏山水画之一,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题款为:『绿天野屋,余尝游安南,由钦州东兴过铁桥,有万蕉中见野屋,风景绝佳。已收入借山图矣。白石山翁。』

《蕉屋图》都不是对景写生完成的,双钩白描的芭蕉林、黑瓦顶的屋宇和楼阁、浓淡相间的圆点点苔符号,统统不是齐白石的首创,追根溯源,大多是源自《芥子园画谱》。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 蕉屋书屋 47cm×180cm

自然界中的芭蕉树是碧绿色的,而齐白石笔下《蕉屋图》中的芭蕉树全都采用《芥子园画谱》中的双钩线描来表现,且不施任何色彩,抽去了蕉叶本来的碧色,把整个蕉林变成了白色,且让白色的芭蕉林占据画面的最大空间,并与画面中黑瓦顶的屋宇或楼阁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独具形式美与视觉冲击,使观画者几乎忘记了芭蕉本来的色彩,只有强烈的黑白对比所产生的形式美,可谓『此处无色胜有色』。

白描蕉林、黑瓦顶的屋宇、楼阁以及浓淡相间的墨点所绘之坡岸,在齐白石笔下大放异彩,使后人惊叹其超凡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芥子园画谱》中唐人细笔白描芭蕉画法

《蕉屋图》中的芭蕉林后面还映衬着两座馒头状的远山,这种山丘的造型在齐白石山水画中经常出现,有些以简笔披麻皴或米点皴等传统技法画成近山,有些则用花青色、赭石色,以粗笔画成远山,近乎平面的远山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感与形式感,成为齐白石山水画的特有符号之一。

齐白石笔下芭蕉林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影响了另一位现代山水画大家钱松喦,他创作的红色山水代表作之一《红岩》中的芭蕉树也全部勾勒留白,且不施任何色彩,应该是受到了齐白石的影响。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 松帆图 50cmx97cm

作品《江岸夕照》(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落款为:『白石山翁制。』此画未落年款,根据落款的书法风格判断,应该画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齐白石四十五岁后,『六出六归』,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沿途饱游卧看。此幅《江岸夕照》应该是齐白石乘船远游时看到了冬季晚霞映衬下大江大河的美景后,根据记忆与感觉整理成稿。

此画构图简约,采用了近景特写式构图,江中的礁石与寒树,都采用大写意花鸟画的笔法,寥寥数笔勾勒、涂抹而成,晚霞映衬着天空。远处的数株寒树,齐白石采用的是传统的『鹿角法』画树枝,依然脱胎于《芥子园画谱》。

意境深远的齐家山水缘起何人?齐白石的山水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齐白石 桃花源山水图 48 cmx101.5cm 1938 北京画院藏

在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直接运用《芥子园画谱》中山水画造型符号的痕迹。有人认为:齐白石『变法』后的山水画创作舍弃了传统的造型。实际上,其山水画在『变法』前后始终都是采用最基本、最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符号,只是『变法』后的山水构图奇特、删繁就简、意境深远,其形式感更强且富于生活气息。

内容整编自:杜锋《删繁就简 领异标新——齐白石山水画的传统渊源与形式美》《荣宝斋》2019年9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