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哪句话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浅梦墨夕5230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西北强子


我觉得应该是第二首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这首诗表面意思写到,在寒冷的冬天,无处觅食,即使碰到蒺藜,也必须吞下去。就好像凤非梧桐不止,不喜欢同流合污,要与恶势力斗争到底。恶势力就好像是寒冬,恶势力给他的痛苦就是无食可觅。所以他为了克服困难,就必须讲蒺藜咽下去。如果作者不是洁身自好,那他可以像别的马一样,讨好主人,锦衣玉食,所以,这一首就是作者表达自己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及斗争到底的决心。


听我爆娱乐


《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咏物诗,借咏马托物寄怀。字面是说马,字底却是在写自己,抒发怀才不遇,报囯无门的愤慨无奈以及建功立业的报负和愿望。

整组诗构思奇巧,寓意精警,借物抒怀,用典灵活的艺术特色。

在二十三首咏马诗中,个人觉得第四首最能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原诗: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诗表意:这不是一匹普通的马,这匹马本是二十八星宿中房星下凡,此时这匹马瘦骨嶙峋,弱不经风, 但是上前去敲击它瘦弱的躯体,居然还能发出象敲击铜器那样的锃锵之声。

作者李贺借对瘦马傲骨的描写,表达自己虽然生活困顿,仕途坚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身心备受摧残,但铮铮铁骨犹在,高洁品格犹存!

作者李贺(790------818)短短二十七年的生命,遭遇太多冷遇,虽有远大抱负,但怀才不遇,空流才情寄江河,为世人怜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