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景華/齊建勳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詳細分子細節

Cell|嚴景華/齊建勳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詳細分子細節

提示歡迎點擊上方「PaperRss」↑關注我們!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3月24日,全球報告了332930例確診的COVID-19和14510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

據報道,冠狀病毒是非分段的正義RNA病毒,主要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引起動物感染,並已證明對人類具有致命的殺傷力。已知這些病毒具有四種結構蛋白,包括E,M,N和S蛋白。 冠狀病毒感染性的主要決定因素是S蛋白,它與宿主細胞上的膜受體結合,介導病毒和細胞膜融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是ACE的同系物,是宿主細胞細胞膜上的重要受體之一。S蛋白和ACE2的相互作用促進了宿主細胞的SARS-CoV入侵。SARS-CoV-2 S蛋白的結構與SARS-CoV S蛋白的結構高度相似,並且SARS-CoV-2 S蛋白以比SARS-CoV S蛋白更高的親和力與ACE2結合,表明SAR-CoV-2 具有更強的侵襲能力。

2020年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嚴景華及齊建勳共同通訊在Cell 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sis of SARS-CoV-2 entry by using human ACE2”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利用免疫染色和流式細胞儀檢測,確定S1 CTD(SARS-CoV-2-CTD)為SARS-CoV-2中與hACE2受體相互作用的關鍵區域。


隨後解決了與hACE2結合的SARS-CoV-2-CTD的2.5?晶體結構,該結構揭示了總體上與SARS-CoV RBD(SARS-RBD)相似的受體結合模式。但是,與SARS-RBD相比,SARS-CoV-2-CTD與hACE2形成更多的原子相互作用,這與更高的受體結合親和力數據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一組單克隆抗體(mAbs)以及針對SARS-S1 / RBD的鼠多克隆抗血清無法與SARS-CoV-2 S蛋白結合,表明SARS-CoV和SARS-CoV-2之間的抗原性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先前開發的基於SARS-RBD的候選疫苗不太可能對SARS-CoV-2預防有任何臨床益處。綜上所述,這些數據闡明瞭病毒的進入和致病機理,並有望激發針對這種新興病原體的新型靶向治療。

Cell|嚴景華/齊建勳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詳細分子細節

SARS-CoV-2-S1和SARS-CoV-2-CTD與hACE2之間的特定相互作用

Cell|嚴景華/齊建勳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詳細分子細節

SARS-CoV-2-CTD / hACE2和SARS-RBD / hACE2結合位點的比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小編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