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親征瓦剌,元老級人物,英國公張輔為何不勸阻?

勞倫斯602


先看張輔的仕途經歷

建文帝時期:1399年 張輔24歲隨父張玉 參加,後封侯爵 新城侯。

永樂帝時期:1406年 張輔31歲南征安南,亡胡朝,1408年 張輔33歲封公爵 。

隨後在1409年-1415年三次討平安南叛亂。

1422-1424年 47歲-49歲的中年張輔,隨朱棣三次北征北元,

仁宗時期:50歲知天命的張輔被封太師,掌事務。正一品武將。

宣宗時期:張輔隨帝平定漢王,1429年 54歲的張輔被解除兵權,授予、等明朝極品名譽勳爵。

英宗時期,1435年 60歲耳順的張輔 加號翊連佐理功臣。

英宗十四年(1449年),不帶兵 只參加廷議。

     再說這場戰爭爆發的深層原因:明初對蒙古瓦剌實施“羈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開放馬市,互通貿易。    

明遵循的是薄來厚往的政策,首先,賞賜物品價值要遠遠超出貢品的價值。一般明廷對來朝者按其人數及地位給賞。如賜王或太師一人十五表裡,其妻每口八表裡,一等頭目八表裡,二等六表裡,三等五表裡,四等四表裡,外有加賜。蒙古使團返程時,明廷也會以禮相送,啟程前享用朝廷的賜宴,回程一路差官伴送,沿途備辦飯食,凡所經過,茶飯管待  。明廷這種“薄來厚往”的回賜政策對蒙古使團的吸引是很大的,很多蒙古使團為了得到更的賞賜,成倍的擴大使團人數。

如正統四年(1439年)正月明廷對蒙古諸多貴族給予賞賜後,十月,脫脫不花再次遣阿都赤來朝,這次的使團人數由過去常 見的幾百人猛增到千餘人,明廷依然按例給賞。明廷對蒙古使團人數不加限制,凡來朝者必有賞賜,這對某些蒙古頭目的貪慾是一種刺激,也為後來也先使團謊報人數埋下伏筆。 

     正統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來進馬,詐稱3000,以冒領糧食,太監王振把瓦剌貢馬價格削減,激怒瓦剌,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作為四朝元老,張輔肯定知曉這場戰爭必然爆發。在寵臣王振的慫恿下英宗也要親證。如果張輔強烈反對,無論這場戰爭的勝利或失敗,戰後張輔及家族都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最明智的保全自己一世英名及家族後代的應對方式即是不反對也不贊成,只是配合這場戰爭,隨英宗上前線。如果戰爭勝利,75歲高齡的張輔可以站好最後一班崗。如果戰爭失敗,死會獲得朝廷的哀榮。

     在這種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候,經歷了無數戰爭 侍奉了4朝帝王的張輔最終選擇了沉默。

    75歲張輔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太多的生死離別,太多的爾虞我詐,接觸了太多帝王之術 ,看到太多的同僚身死族滅。

     歷經建文 成祖 仁宗 宣宗 英宗 75歲的他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生死;看透了名利。

    7近耄耋之年的張輔 為子孫計,自己一世英名計 選擇了沉默。

土木之變次年,張輔被追封定興郡王,諡號:“忠烈”。

張輔終其一生功名的英國公公爵,承襲8代,200餘年。末代英國公張世澤於1643年在北京死於李自成農民軍。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土木堡之變之前,“三楊”、蹇義、夏元吉等人早已逐步離去,英國公張輔實際上早已經獨木難支了,再多話就惹人嫌了。


這個歷經四世功勳卓著,成長於靖難之役;曾經四至交趾,“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參與過三次朱棣北伐;平定漢王之亂;見證過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的名將之後的名將,已經垂垂老矣,變得不再抗禮而爭了,而是默默無聞。

朱瞻基的突然離去,整個格局變得異常的微妙。當“三楊”主政的時候,實際上有一個矛盾已經不可避免會發生。

那就是朱祁鎮在長大,這個少年天子似乎從來對這些老頭子們沒有任何好感,他只對自己身邊的人,離他最近的人釋放無盡的善意。

當王振掌握了司禮監當然秉筆和掌印大權後,實際上整個明帝國的權力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振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擅權,這都是因為他背後朱祁鎮的支持,朱祁鎮既不喜歡文官集團,同樣也不喜歡勳貴集團,他只喜歡他身邊的人。他知道他無力與各種勢力周旋抗衡,但是王振可以幫他做到。

朱瞻基當年教太監們讀書,其實就為實現這一個目的在鋪路。然而王振原本是一個教師,人到中年終於活明白,為了接觸最至高無上的權利,“欲練此功,必先自宮。”代價自然不小,收益也是無窮無盡。

然而當週邊全部鴉雀無聲的時候,只有英國公張輔仍然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但事實證明他錯了,在朱祁鎮的眼裡,這個老傢伙不過是倚老賣老。


朱祁鎮是平和的,換到朱木匠,殺了張輔也未為可能。但是王振畢竟讀過書,知道當年那些開創並見證過波瀾壯闊偉業的就剩下這麼幾個人了,因此對他還算是禮遇有加,只是你可以閉嘴,不動你,不代表要聽你的。

正統14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入侵,王振唆使英宗親征援救大同。75歲的張輔同軍隨行,卻被剝奪了參與軍政的權利。

一個擁有無數輝煌戰績、建立戰功無數的戰將,看一個不懂軍事的人在不斷地指揮著大軍的犯著兵家忌諱的錯誤,可想內心何其煎熬?


然而,他的聲音永遠也傳不到朱祁鎮的耳朵裡,這又是何等的絕望?8月15日,玉石俱焚,一代名將張輔死於亂軍之中。

而朱祁鎮又何曾想過有這麼個人?9年後,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再次成為大明的皇帝,他最終又想起了王振,仍然要給他修廟。而那些從來不是他身邊的人,譬如張輔,譬如於謙,譬如那20萬大明英烈,通通與他無關。

張輔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名將,那是因為他背後有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帝王的信任與支持。



炒米視角


正統十四年(1449年),年輕的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決意親征瓦剌。二十餘年前,自己的曾爺爺朱棣便五伐蒙古,何其壯哉!

儘管吏部尚書王直率眾人直言反對,但於事無補。此時的朝堂之上,楊士奇、楊榮、楊溥這般先帝老臣,早已病故去世,又兼之王振擅權。真正能夠有分量的老臣也只有英國公張輔。《明史》中這樣記載:“王振擅權,文武大臣望塵頓首,惟輔與抗禮”。可就是這樣一位四朝老臣、永樂帝的第一名將,最終的選擇卻是“默默不敢言”。從行,不干預軍政,最終在刀光劍影之中,這位已經75歲的將軍殉國,連一句死狀的明確記載都沒有留下。

名將之子,靖難立功。1375年,張玉之妻王氏誕下一子,起名為輔,大抵是父母希望他能夠成為輔佐之臣吧。父親張玉,曾出任元朝樞密院知院,在1385年時,才歸附明朝。此時的張輔已經10歲,平素跟隨父親習武、鍛鍊,因此也頗有將門虎子之風氣。

儘管“張玉善謀、朱能善戰”,但戰場的鐵血法則是流血、拼殺。東昌之戰中,張玉孤軍奮戰,最終戰死沙場,張輔接過了這份重任。對於朱棣的信任,他也並未辜負,戰夾河、藁城、彰德、靈璧,都立下了赫赫戰功。1402年,朱棣取得靖難之役成功,榮登大寶。張輔也因為靖難之功,而被封為信安伯,授世襲誥劵。他的妹妹也被朱棣納入後宮,封為貴妃;父親張玉亦被追封為河間王。

永樂二年,在宗主國大皇帝朱棣的造反效應下,安南也發生了類似靖難的造反。外戚黎季犛篡奪了陳朝大權,殺死國君。當然這等大事,自然要上稟大明,於是他謊稱陳朝無後,請求明朝冊封他為國王。朱棣信以為真,便將他敕封為王;可惜的是黎季犛到底沒有斬草除根,陳朝國王之孫陳天平逃往明朝,上達聖聽。

如此一來,朱棣大怒,遂派遣5000兵士護送要求黎季犛交還王位。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黎季犛自然不會輕易作罷,他先是假意答應,然後待陳天平回國將他誅殺,明朝的護送官員也盡皆被殺。這下朱棣真的生氣了。下詔征討,派遣的都有誰呢?成國公朱能、信安伯張輔、豐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大將,並聯合雲南沐王府沐晟,號八十萬。

黎季犛腸子都要悔青了,不成想這天子一怒,卻惹得“煞星”將士。本這場征伐的主角當時朱能,可惜朱能將軍不久便病逝于軍中,張輔便成為了主帥。戰爭的進展十分順利,張輔大軍連破嘉林江等地,所向披靡。永樂五年,黎季犛等人被張輔擒獲並押解回京。此時陳朝後人已經被殺戮殆盡,大明王朝只得選擇在安南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將其歸入中央王朝統治之下。但好景不長,就在張輔回京之後,安南復叛。

已經擢升為英國公的張輔再次征伐。這次作亂的是陳氏故臣簡定和季擴,在張輔的用兵之下,簡定很快被俘,張輔回京,沐晟留守。可惜的是,就在張輔回京之後,逃竄的季擴又繼續作亂,沐晟不能節制。無奈,張輔第三次征伐安南,這一次季擴被抓,連帶他佔領的斬城國也進行了管理。其後,張輔還曾第四次討平月湖叛亂。至此,交趾這塊已經獨立400餘年的故土才算徹底歸於中央王朝統治。

隨後的數年間,他又跟隨朱棣數次北伐蒙古諸部,1422年朱棣崩逝,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對於這位股肱之臣,更是倚重,不僅加封為太師,還屢有誇讚其知禮。

但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而崩,明宣宗朱瞻基上位。朱瞻基上位伊始,漢王朱高煦便發動叛亂。雖然漢王對於這位靖難之役的戰友,十分重視,更是派出密探意欲裡應外合。但張輔很輕鬆的便靠敏銳的政治嗅覺,做出了正確選擇,將漢王之使者捆綁交付有司,漢王書信也未曾啟封,如此一來張輔繼續身居高位。英雄遲暮。宣德十年,年輕的明宣宗去世,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上位。此時張輔身居翊連佐理功臣之職。此時的朝堂之上尚算清明,得益於張太皇太后、三楊內閣的署理之下,仁宣之治的餘暉得以延續。但是隨著張氏、三楊的相繼離世,朱祁鎮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崛起,有著批紅用印之權、皇帝信任的他走向前臺。

尤其是在將翰林 侍講劉球構陷致死後,王振朋黨的實力已然無人能及。連王侯都要稱王振位翁父,可想而知他的專權之甚。此時的張輔雖然能夠與之抗禮,但是事實上也遭受了以王振一黨,實為朱祁鎮的打壓。喜寧,這個王振手下的太監,曾想霸佔張輔田宅,張輔何等人物自然不允。喜寧便命其弟喜勝,強拆了張輔佃戶宅院,造成孕婦死亡。張輔訴諸有司,但喜寧卻 反咬一口。朱祁鎮作為君主,則一味偏袒,僅將殺人者戍邊了事。

這對於張輔而言,五十餘年的軍伍、政治生涯,自然讓他如芒在背。當面對王振慫恿下的朱祁鎮要御駕親征時,與家族的鐘鳴鼎食相比,其實已經75歲的張輔很簡單的就做出了最為有利的選擇 ,他可能想到過失敗,甚至於大敗,但如此慘狀的失敗,肯定是沒有想到的。

《明史》中這樣說道:歷事四朝,連姻帝室,而小心敬慎,與蹇、夏、三楊,同心輔政。可惜再小心敬慎,也已然是於事無補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3500207777427204"} --}

Zh上善若水W


宣德十年,年輕的明宣宗去世,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上位。此時張輔身居翊連佐理功臣之職。此時的朝堂之上尚算清明,得益於張太皇太后、三楊內閣的署理之下,仁宣之治的餘暉得以延續。但是隨著張氏、三楊的相繼離世,朱祁鎮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崛起,有著批紅用印之權、皇帝信任的他走向前臺。

尤其是在將翰林 侍講劉球構陷致死後,王振朋黨的實力已然無人能及。連王侯都要稱王振位翁父,可想而知他的專權之甚。此時的張輔雖然能夠與之抗禮,但是事實上也遭受了以王振一黨,實為朱祁鎮的打壓。

喜寧,這個王振手下的太監,曾想霸佔張輔田宅,張輔何等人物自然不允。喜寧便命其弟喜勝,強拆了張輔佃戶宅院,造成孕婦死亡。張輔訴諸有司,但喜寧卻 反咬一口。朱祁鎮作為君主,則一味偏袒,僅將殺人者戍邊了事。

這對於張輔而言,五十餘年的軍伍、政治生涯,自然讓他如芒在背。當面對王振慫恿下的朱祁鎮要御駕親征時,與家族的鐘鳴鼎食相比,其實已經75歲的張輔很簡單的就做出了最為有利的選擇 ,他可能想到過失敗,甚至於大敗,但如此慘狀的失敗,肯定是沒有想到的。


小森短視頻


勸阻了,不過皇帝,或者說王振沒聽。

土木堡之變前,幾乎是全部朝臣都勸阻皇帝親征,但王振和朱祁鎮被迷了心智,始終堅持要親征。

這時就體現出張輔的忠誠了。既然勸不動,那就陪著一起出徵,到時候發生了不測,如果不能就皇帝出去,就死在皇帝身邊。張輔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報答了朱棣對他們家的大恩。


甲申十七年


誰能勸得動皇帝呢?尤其是明英宗這樣的皇帝。

明英宗不是馬上天子,他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身邊能夠接觸到的,除了太后、皇妃就是宮女、太監。

因此這位皇帝既不知民間疾苦,也不知戰場兇險!在他看來,既然先祖朱棣可以打得蒙元殘部望風而逃,那麼身為大明天子的自己也一定可以做到!

於是,便聽信了心腹太監王振的慫恿,視戰爭為遊戲,以為憑藉大明天子的威風,就能嚇退瓦刺騎兵,然後就可以成為像先祖朱棣那樣功彪史冊的偉大君主了!

就這樣,在皇帝輕視敵人,而王振又權傾朝野,深受皇帝信任的情況下,別說英國公張輔勸不動明英宗,就是滿朝文武一齊上諫勸阻,也難以抵擋王振的隻言片語。

誰讓明英宗只相信王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