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小調查:哪些不講衛生的行為你最難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關於愛國衛生運動,大家有多少了解?

(請戳:https://www.thehour.cn/news/359858.html)

小時候我們都被家長、老師以及身邊的長輩教育、培養了各種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打噴嚏要胳膊肘捂住嘴,等等,這些習慣你現在還保持著嗎?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因為一場新冠疫情,講衛生這件事,被人們重新審視,那些好習慣是怎麼被逐漸丟掉的?個人講衛生這件事和愛國有什麼關係?

我們特地做了一個“辦公室小調查”,通過身邊個體的講述,可能也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問題——

1、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怎麼樣算是講衛生?

2、很多我們小時候就會的衛生習慣,你還保持著嗎?會和你的孩子特別強調這些嗎?

3、你最不能容忍身邊人有哪些不講衛生的行為?

4、你對“愛國衛生運動”有印象嗎?記憶中最深刻的行為是什麼?

5、你覺得我們建議勤洗手、用公筷、保持社交距離、不扎堆,這些事在當下有怎樣的意義?

【陳棟,28歲】

1、 臥室床單上沒有皮屑,枕頭上和洗臉檯上沒有頭髮。

2、 保持著。但還沒孩子,沒法一一傳授。

3、 隨地吐痰,當面噴嚏和咳嗽。

4、 還真沒有,我還小。

5、 當下的意義就是可以助力全民抗疫共度難關。

【花椒,26歲】

1、在外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在家保證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洗手,勤整理房間等。

2、從小保持的就已經成了習慣。

3、隨地吐痰,不剪指甲,身上有異味……不能容忍的可太多了。

4、有,小學時會要求做手抄報,學校還會組織打掃街道。

5、首先在當下最重要的肯定是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其次經過這段時間的大力宣傳,提高了群眾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無形之中改變大家的衛生習慣,經常會有朋友開玩笑說這次疫情把大家都變成了有“潔癖”的人。

【小牛,38歲】

1、勤洗手、洗頭、洗澡,換襪子。身上(尤其是口腔)不能有味道,洗頭很重要。受不了油膩膩的頭髮,還有男人長長的指甲。

2、小時候,爸媽和老師說最多的,就是飯前便後要洗手。現在比以前更重視衛生了。和小朋友,一直在強調要注意衛生。

3、受不了那種擤完鼻涕或者別的什麼,餐巾紙不扔垃圾桶,往桌上一丟的。

4、小時候最深的印象,一個是打蒼蠅,然後要到多少隻,裝在火柴盒裡,帶給老師檢查。還有就是交老鼠尾巴,我不敢抓,班裡很多男孩子會交,街道里還會給獎金。

5、無論是從生理衛生,還是心理衛生來說,都很重要。勤洗手、用公筷,是保持個人衛生。

保持社交距離,是保護心理衛生。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保護個人隱私,我受不了排隊時和貞子一樣緊貼著你,後脖子都能感受到他的呼氣,你上前一步,他也緊跟著上前一步。避無可避。

【Mary,34歲】

1、勤洗手,回到家外衣放在外面

2、會。

3、隨地吐痰。

4、沒有印象。只知道滅四害,敲鑼打鼓嚇走麻雀,不然它們禍害糧食。

5、可以管住自己,也保護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生活小社群就能自然健康發展,給人安全感,社會秩序也能有序,普通人去公共場所也不會覺得恐慌。

【婷婷,25歲】

1、餐前便後洗手,不要隨地吐痰,身上不要有體味。

2、基本保持著。

3、隨地吐痰,一身汗味,隨地大小便,廁後不沖水。

4、沒有什麼印象。

5、對自己和對別人都好,也預防一些流行病的傳染。

【yummy,27歲】

1、我覺得就是人的外表和衣著乾淨整潔(保持個人衛生)、不亂丟垃圾吧。

2、小時候教的打噴嚏捂嘴、不亂丟垃圾都有遵守,然後洗手七步法因為太懶會省略幾步,其他不太記得了。如果自己有小孩子會跟強調哦。

3、不能容忍隨地吐痰這種,太髒了。

4、愛國衛生運動?這是啥時候的事情,不曉得,但是小時候有做過“講衛生”的小報。

5、現在疫情期間,勤洗手、用公筷這些事情,因為現在很多無症狀感染者,這麼做其實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吧,對自己好也是對周圍人的負責。

【老陳,60歲】

1、 勤洗手洗臉,不亂扔垃圾亂吐痰。

2、 小時候的衛生習慣,其實是家教的一部分,家教好的自然能傳承下來。我孩子比我還講究,是用手帕的。

3、 人亂吐痰狗亂拉屎。

4、 到處投放滅鼠藥,街道上都是紅一攤綠一攤的。

5、 不只是當下有意義,是永遠有意義。

【苗苗,33歲】

1、勤洗手、洗頭、衣服乾淨整潔、不在路邊攤吃飯。

2、飯前便後洗手,每天早晚刷牙,現在還保持,會和2歲不到的孩子強調,她已經有洗手、刷牙的意識,自己會主動說了。

3、隨地吐痰。

4、印象不深,好像是除四害?

5、這些行為不止是為了針對新冠,對很多傳染疾病都有預防作用,比如每個家庭吃飯時都使用公筷,家庭裡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也會有很大好轉。

办公室小调查: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最难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