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媽媽,你也會變成骨灰嗎?

死亡,在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就成了頻繁提及的熱詞,這兩個月我們經歷了太多悲傷和恐懼。

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在明天(4月4日)10點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哀悼那些在抗擊新冠肺炎鬥爭中犧牲的同胞。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死亡的降臨總是讓人唏噓不已,面對生命的驟然逝去,我們除了心痛惋惜,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想到前幾天女兒問我的問題,我也開始思考,究竟應該如何告訴孩子,“死亡”這件事。

武漢開放骨灰領取的新聞上熱搜時,我們一家正好在電視上看到了。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當時女兒就問:“什麼是骨灰?什麼是殯儀館?”


我說:“死去的人就會被燒成骨灰,殯儀館就是處理死去的人和放骨灰的地方。”

女兒又問:“死了的人都會被燒成骨灰嗎?”


我說:“大部分都會。”

女兒繼續問:“那媽媽你也會變成骨灰嗎?”


我說:“是。”

女兒聽了,眼神裡露出一種茫然:“那你變成骨灰了,我怎麼辦?”


我知道,女兒在害怕,現在的她完全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她該怎麼辦。


我把電視節目調到了動畫片上,摟住她:“我會很久很久很久之後才會變成骨灰,我會陪你很久很久很久的,你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都在的。”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生病了就會死嗎?

朋友的孩子比女兒小,身體不好,隔三差五就生病,吃藥打針、輸液住院是家常便飯。但小傢伙很堅強,從來不說藥苦,也不嫌針疼。

但是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小傢伙變了,非常害怕生病,對打針吃藥也很排斥。

不管朋友怎麼軟磨硬泡,孩子就是不願意去醫院,不想吃藥,撒潑打滾,哭鬧不止。


朋友沒忍住,吼了一句:“你不聽話,不去醫院,病就好不了了!”


孩子徹底崩潰,撕心裂肺地吼:“我不去醫院,去了醫院不會好,去了醫院會死……”

朋友當時就愣住了,趕忙先安撫孩子。等孩子平靜下來,朋友問他為什麼會說去了醫院就會死?

孩子一邊抽泣一邊說:“新聞裡說,得了病的人去醫院,最後都會死的……”

這下朋友明白了,眼前的小人兒覺得“生病”“去醫院”,就一定會“死亡”,深陷未知的恐懼,害怕得不行還不敢說。


朋友抱著孩子,一邊給他擦眼淚,一邊說:

“生病的時候,身體就會跟病打架,去醫院是為了讓醫生幫助我們的身體,讓我們快點兒戰勝病,我們打贏了,身體就好起來了。”


“就像以前你每次生病,去了醫院,吃了藥,會快快好起來。大部分時候,身體都會打贏病的。”


“雖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病會戰勝我們,但是醫生和醫院,會努力幫助我們的。”


“你知道嗎,每個小嬰兒都是在醫院出生的呢,醫院不是個讓人死去的地方,醫院是一個讓更多人健康起來的地方。”


“而且媽媽可以保證,你的身體一定可以打敗病,每次都能贏的,好嗎?”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抗拒去醫院。

事後朋友和我講起,一直在說,孩子都是因為不清楚才會怕,其實讓他知道了,他就不怕了。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前段時間,我看了TED上一位耶魯醫學博士Lucy Kalanithi的演講,她分享了自己與身患癌症的丈夫Paul的故事,講述瞭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在死亡面前,怎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丈夫日漸憔悴之後,Lucy Kalanithi坦言:

作為醫生,我跟Paul都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去理解,甚至接受診斷結果。我們並沒有感到憤怒,很幸運,因為我們早就目睹太多危重的病人,我們知道,死,是生命的一部分。


演講最後,Lucy Kalanithi說道:

最重要的是,我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我一直在思考,當她更大一些如何跟她訴說這些。


我會告訴她,Cady,擁抱人生所有的體驗——生與死,愛與失去——都是我們要經歷的。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身而為人並不能夠無視苦難。人生伴隨著苦難。當我們能夠一起面對苦難,當我們選擇不再去迴避它,我們的生活並不會萎縮,而是會得到延伸。”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該怎樣和孩子談死亡

在讓孩子理解死亡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認知特點。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早在1948年就通過調查發現,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對死亡的認知是不同的,每個年齡段有其各自的特點和規律。


0-3歲


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的差別,有強烈的“分離焦慮”。


在此階段,親密和持續性的身體接觸最重要。所以,針對3歲以下的孩子,不必刻意告訴他們死亡的意義,以免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或其他的負面影響。


3-5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了“死亡”的概念,但還無法理解死亡是一定的、最終的過程。


這個階段的孩子把死亡看作是可逆的過程,是一種離去,死亡是暫時的。


5-9歲


這時候孩子認為死亡是一個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只有被死亡先生抓走的人才會死。


所以孩子已經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終止,但不認為死亡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會死。他們認為死亡不是經常發生的,而是神奇的事,死亡和死者被認為是相同的。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在幫助孩子理解和認識死亡時,一定要事先了解這些規律,在孩子理解和承受的範圍內,有差異、有針對性地談論死亡,這樣才能讓孩子正視死亡,珍惜生命。

給孩子做死亡教育時,我們可以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則:


1

要實話實說


總是說怕孩子接受不了,其實是我們心中接受不了。


實話實說我們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更能坦然接受,告訴孩子我們的悲傷,並讓他知道原因。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2

要使用”死“這個字


我們通常不願意用到死這個詞,彷彿說出口便是傷心,所以我們會說“走了、去了、睡著了、出遠門了。”


但這些解釋會讓孩子非常困惑,走了什麼時候回來,睡了為什麼不會醒,他便會陷入迷思又找不到答案。

3

要說的舒服,可以說”我不知道“


不過也沒有必要把一切解釋得清清楚楚,在死亡這件事上遇到十萬個為什麼寶寶,我們是完全可以說“不知道”。

4

不要裝得若無其事


每一個人面對死亡都會悲傷,即使你不希望傳遞給孩子,也無需掩飾。


要讓孩子知道,身邊的人去世悲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強裝鎮定可能會讓孩子疑惑:媽媽認為這無所謂麼?為什麼她不難過呢?

全國哀悼3分鐘,關於“死亡教育”,父母要這樣講給孩子聽


5

不要切換主題


突然切換話題會讓孩子認為,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這種禁忌感就會強化恐怖的氣氛,反倒不如開誠佈公,只要注意有孩子在場時的用詞和語氣就好。

6

不要禁止笑聲


有的孩子的確不能真正明白死亡的含義,也不理解成年人的儀式感。可能會在嚴肅的場合發出笑聲或是打鬧等不合適的舉動。


但事實上,我們真的不能要求每個小孩子都能像大人一樣悲傷。我們卻可以把歡笑當作一種治癒,一束悲傷的時候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美國的兒童生活專家Ashleigh Schopen說:


你應該在死亡真的到來之前讓孩子瞭解死亡,以免被打個措手不及。


讓死亡成為我們正常談話中的一部分,這對於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都有好處。


和孩子談論死亡,是為了讓他們瞭解生命的歷程和規律,消除恐懼和不解;可以揭示生命的意義,讓他們懂得享受和珍惜今天;讓他們知道人需要臨終關懷,生命需要有尊嚴地逝去。

馬上就是清明節,之後還有中元節、寒衣節,這些祭奠節日的存在,初衷都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忘卻那些已經離開,但是曾對我們給予過愛和支持的人。

“禮敬祖先、慎終追遠”,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