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的“储蓄”基因

近期美国政府给国民每人发1000美金抗疫引起了国人的关注,由此也知道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不存钱。这让并不富裕的国人有些诧异:这么富有的国家居然有那么多“月光族”。反观我们中国人,“储蓄”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里的特殊基因。

中华文化中的“储蓄”基因

“民以食为天”,民也靠天吃饭。古老的中国缺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却练就了“仓储后备”的本领。《礼记.王制》载: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三 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就是说,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存,可以称之为储备不充足;没有六年的储粮,可以说情况紧急;连三年的储粮都没有,可以说这个国家就保不住了。解决的办法是,三年耕作应存储一年的粮食,九年耕作就能存储三年的粮食。“三十年之通”应该是虚指“多年”,即长此以往地积累,即使旱涝灾害,国民也不会饿肚子。

中华文化中的“储蓄”基因

这种积累确实起到了灾荒年间救济灾民的作用。《礼记.月令》载:“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振(赈)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孟子.尽心篇》也有齐国开仓赈灾民的记载。

这种“仓储后备”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国民的生活态度,“勤俭节约”“会过日子”成为一种重要的品质被赞颂。“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也因此使我们的民族虽然历尽沧桑,依然生生不息。

中华文化中的“储蓄”基因

当然,有些穷日子过惯了的老人们节俭得有些苛刻,丧失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过犹不及”,学会享受生活的“课程”不可或缺。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制度的顶层设计里有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储蓄”的优良基因被保留了下来。

国家层面的“仓储后备”依然在继续,中央政府为了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2000年,由国家财政拨款200亿创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之后财政每年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部分资金及股权资产,构成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基金。这笔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至2018年底基金的总额已经达到了2万亿,成为现代版的“大粮仓”,是社会保障的“定海神针,”也显现了“仓储后备”的力量。

中华文化中的“储蓄”基因

日前,在联合国发出“粮食危急警报”时,我国粮油信息中心专家表示,尽管未来全球可能会发生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的粮食供求相对宽松,能够满足国内日常的消费需求,国家的粮食贮存保障也能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考验。专家介绍,即使今年颗粒不收,我们的存粮可供全国人民吃一年。“仓储后备”又一次为国民吃了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