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笃学尚行


「国学」笃学尚行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克服本领恐慌,驾驭复杂形势,奋力攻坚破难,已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常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树立“笃学尚行”的理念。

“笃学”是基础,是前提。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政治过硬,离不开学习;本领高强,也离不开学习。这种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当中;这种学习不是被动要求,而要发自内心,并积极付诸行动。“笃学”还在于求真务实,袪除浮躁之气,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坚定踏实、专心致志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行进在万里长城十三关,我们要想不断成长进步,一定要把握“笃学”之利器,重视学习、抓好学习,把学习和工作有机融合,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有机统一、良性循环。现在不学习的人很少,但刻苦学习的人也少,真正静下心来读原著、悟道理的更少,极少有人能把一二百页的经典书籍一气呵成读完。有的人学习讲求短平快,急功近利,缺少工作和学习的互动。凡是在工作中干出成绩甚至成为专家的人,一定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只有通过锲而不舍地学习钻研才会脱颖而出。我们要想更好履行职责,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加强学习,使工作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使工作的岗位成为学习的平台,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日常实践中,一定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多读有益于工作的书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通过“笃学”来提升本领、干好工作。

“尚行”是关键,是途径。读《王阳明文集》,如此一段耐人寻味。友人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辨’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王阳明先生如是耐心解答——若行而不能明察精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功夫。“笃学”,就是强调学习,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反对虚假与浮躁之风;“尚行”,就是强调实践,要身体力行,运用知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笃学尚行,强调的就是知行合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不是坐在会议室里听传达、听解析;不是坐在课堂上听报告、听讲解;不是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记笔记;不是在图书馆里翻著作、查资料;不是在培训班上谈体会、讲理想,而是应“起而行之”。走出办公室,走出会议室,到基层一线去、到实践活动中去、到产生问题的现场去,倾听群众的疾苦,看看群众的诉求,发现工作的不足,查找管理的漏洞,找到服务的薄弱环节,从而明确前进的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在《渔樵问对》中写道:“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惟有笃学尚行,干中学,学中干,才能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春暖花开,笃学尚行,勇踏征程,我们不妨用汪国真先生的几句诗与大家共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