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选曹丕继位,为何不选曹植?这是否是魏国灭亡的“伏笔”?

世界的李宁中国造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至于为什么选曹丕,不选曹植,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就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曹丕和曹植都是嫡子(卞皇后所生),但是曹丕居长所以按继承制度应该是曹丕继位,其二是能力上,曹丕和曹植虽然都是建安七子,文采斐然,甚至曹植更加出众,但是曹丕更懂得笼络人心,帝王手段,曹植书生气太重,并且理想化,是不适合做一国之主的,其三,身边的谋士,曹丕有司马懿的辅佐加持,而曹植身边的都是自己的文人墨客,无论如何是对付不了诸葛亮和陆逊的。从这三方面就不难看出选曹丕的必要性,另外魏国灭国主要是司马氏揽权,曹丕曹睿短命,如果是曹植继位,说不定还没有现在时间长呢。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曹操


曹操


曹丕


曹丕


曹植


曹植


鼎玉轩辕


曹植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缺乏治国才能的浮夸子弟,曹操将大权传给精通权谋的曹丕,是一次十分正确的选择。假如曹操将大权交给曹植来掌管,曹魏能否顺利建国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曹操去世的时候汉献帝还活着,曹魏的很多大将都手握重兵,非要有一个像曹丕这样擅长权谋的人才能够驾驭。

曹植的优缺点

曹植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史书记载曹植很小的时候就在诗词歌赋方面展现出了超人的天赋,他的诗词让曹操都感到惊讶。如果让曹植和曹丕一起去参加“期末考试”,曹植的考试成绩肯定要比曹丕强得多。

然而治理国家不仅要懂得舞文弄墨,还要懂得驾驭人才,曹植的身边只有一帮吟诗作赋的士人,缺乏有手段有权谋的人辅佐。而且曹植本身就不是治国的材料,曹操让曹植镇守后方,曹植就违背曹操的命令出入禁门,曹操让曹植统兵征战,曹植却喝的大醉忘记出征。

曹丕的优缺点

曹丕的缺点是文采不如曹植,因为曹操是一个很好的诗人,所以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将诗词歌赋当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选项。在曹植和曹丕的前期斗争中,善于写诗作文的曹植赢得了曹操的喜爱,经常被授予重任。

曹丕的优点也非常明显,曹丕的性格更加的沉着冷静,更加擅长处理跟大臣的关系,他的身边都是贾诩和司马懿这类人物。曹丕办事向来一丝不苟,曹操交给曹丕的任务,曹丕总是能够出色的完成。后来曹操逐渐发现了曹植的缺点,便不再重用曹植,将曹丕立做了继承人。

假如是曹植继位,历史会怎样发展

前面一段我们已经说过,曹植是一个办事糊里糊涂,还喜欢喝酒的人,假如曹植做了魏国的皇帝肯定会是一个昏君。实际上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稳住手握重兵的大将,并且拉拢到了士族的支持。

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去世之后,继承大权的人是曹植,那么曹植凭什么去收复那些镇守边关的大将,凭什么去拉拢士族的支持呢?如果曹植继续饮酒作乐不务正业,那么曹操拼死拼活打下来的江山肯定会落到别人的手上,曹魏能否建立也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总结

曹操选择曹丕做继承人,主要就是考虑到了曹丕的能力更加出色,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如果曹操选择曹植做了继承人,曹魏能否建立都要打上一个大问号,更不要说曹魏是否会提前灭亡了。当然曹植比曹丕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曹植活的年龄更大,他的儿子也非常长寿,司马懿根本不可能熬过曹植的儿子。


史海泛舟摆渡人


把魏国的毁灭和曹丕硬生生扯上关系,确实非常的牵强。要知道曹丕之后,魏国可是经历了四代帝王。后代子孙的不作为,把锅甩给先辈,这种说法不论如何都非常的牵强。所谓的曹丕给魏国灭亡埋下伏笔,无外乎就是曹丕重用了司马懿罢了。后来司马懿又一手傀儡了魏国皇室嘛。但这并不能被认定为曹丕的过错。曹丕重用司马懿本身就没有错,有能力自然就该被重用。不管是曹操时期,还是曹丕时期,司马懿都没有任何不臣的迹象。

所谓的狼顾鹰视也是曹操察觉到了司马懿并不是甘为他人之下的人。但曹操的怀疑被没有事实依据。虽然曹操杀人并不需要依据。但自从司马懿被曹操任命为曹丕的老师后,司马懿帮助曹丕良多。曹丕看待司马懿不仅仅是一个臣子,而且还是他的良师益友。司马懿甚至帮助了曹丕击败曹植当上了曹操的继承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曹丕感觉自己离不开司马懿。而曹操想要杀司马懿也必须要考虑到曹丕的感受,毕竟当时的司马懿已经算是曹丕的手下。而曹丕则正式成为了曹操的继任者。当然了,曹操也没有明确表示要杀司马懿,而是提醒他注意司马懿。

事实上,曹丕时期司马懿非常的听话,而且努力办事。给曹丕分担了不少的压力。正因为司马懿展现出了他的才华,所以曹丕才会重用司马懿,并且还托孤于司马懿。但不要忘了,托孤大臣中也有曹氏子弟。哪怕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也有曹爽这个权臣压着司马懿一头。但关键时刻由于曹爽的懦弱,导致司马懿成功。这才导致了曹氏大权落入了司马氏之手。所以要怪的话只能怪曹爽。根本和曹丕扯不上任何关系。

曹操选择曹丕为继承人,而没有选择曹植为继承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曹植是一个典型的文人。而曹丕则是一个纯粹的政客。文人有着文人固有的臭毛病,那就是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显然这种性格的人不适合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曹丕则不同,我甚至认为曹丕比曹操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领导者。他阴险,狡猾,狠毒。这都是一个政客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从这一点上,曹丕几乎是完胜曹植。

当然了,曹操也不会光凭性格来选择继承人,他也会试探他们的能力。但曹植除了行事放荡不羁之外,还是一个醉鬼。常常喝的烂醉如泥,让曹操生气。但真正让曹操把他从继承者名单剔除还是因为另一件事。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命令曹植领军前去救援曹仁。但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因为醉酒无法领命,所以曹操只能派于禁前去。因此曹操彻底开始对曹植失望了。曹植的胡作非为就更加显得沉稳的曹丕可担大任,再加上曹丕身边众臣的扶持。最终立储之争才以曹丕获胜而告终。这毫无运气可言,曹丕完全是凭实力争取到了储位。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回答这个问题要看曹魏当时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才能保持的住曹魏的兴盛。当时曹魏虽然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还有孙权据江东,刘备跨荆益二州,这个时候的曹魏需要的是一个外能抵御强敌,内能整修国政的接班人,需求的是文韬武略个方面都很齐备的全才。

在曹操的嫡子中,曹彰因为醉心于武力,好为将,天然地被曹操排除出了接班人的行列。而曹植才高八斗,深得曹操宠爱,为何却在夺嫡之争中败北,成为了曹丕上位的陪跑者。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的原因:

第一、从宗法制度上来说,有立嫡立长的传统。自从曹昂亡于宛城之后,曹丕就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天然有着优势。曹操曾私底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不管是尚书崔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还是尚书仆射毛玠“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抑或是东曹掾邢颙”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等大臣都建议是从立嫡立长的角度,建议是选曹丕继位;而贾诩更是”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第二、曹丕本人是个文韬武略都不错的全才。曹丕从十岁起跟随曹操征战天下,有着不错的军事能力;又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就担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在政事上颇有自己的见解,有治国之才。而且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深得曹操权谋之术的真传,城府极深,扬长避短,致使“宫人左右,并为之说”,赢得的曹操手下大部分文臣武将的支持。

第三、曹丕御人有术,深谙用人之道。身边有才智堪比诸葛亮的司马懿、算无遗策的贾诩(暗中站队)、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等;而在军中有宗亲二代的佼佼者曹真、曹休等支持。反观曹植身边,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个恃才傲物不知收敛、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杨修。

第四、曹植任性的行为使得其失去了接班的可能性。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给曹操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植借着酒兴“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是逾矩的行为,曹操大怒之下“公车令坐死”,同时也“重诸侯科禁”,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再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植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让其带兵解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曹植再次喝酒误事,酩酊大醉不能受命出征,致使曹操是“悔而罢之”,失去了其东山再起的最后机会。所以说,曹植的失败,很大原因是因为自己。

综上所述,从治国大计上考虑,曹植确实不如曹丕。事实也证明曹操的选择是正确的,曹丕称帝之后,继承了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坚持大权独揽,制法削藩,全力整肃朝纲,禁外戚宦官干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又与民生修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说曹丕继位,为曹魏灭亡的打下了“伏笔”,这是无稽之谈。曹丕、曹睿父子皆是一代明君,只可惜的是命都不长久,如果活得久一些,哪有司马懿的机会。


巴陵人说历史


曹操的选择是对的,曹丕行事乖巧,处理政务果断,是个当皇帝的人才。曹植就像李煜一样,吟诗还行,在政务的处理上,为人处事上,比曹丕差远了。如果交权给曹植,曹家早就被灭门了,根本轮不到魏国的建立。

毕竟曹操去世的时候汉献帝还活着,曹魏的大将都手握重兵,非要有一个像曹丕这样擅长权谋的人,才能够驾驭。

曹植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曹植很小的时候就在诗词歌赋方面展现出了超人的天赋,他的诗词让曹操都感到惊讶。如果让曹植和曹丕一起去参加“期末考试”,曹植的考试成绩肯定要比曹丕强得多。

然而治理国家不需要懂得舞文弄墨,而是懂得驾驭人才,曹植的身边只有一帮吟诗作赋的士人,缺乏有手段有权谋的人辅佐。而且曹植本身就不是治国的材料。

曹丕的缺点是文采不如曹植,因为曹操是一个很好的诗人,所以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将诗词歌赋当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选项。在曹植和曹丕的前期斗争中,善于写诗作文的曹植赢得了曹操的喜爱,经常被授予重任。

曹丕的优点也非常明显,曹丕的性格更加的沉着冷静,更加擅长处理跟大臣的关系,他的身边都是贾诩和司马懿这类人物。曹丕办事向来一丝不苟,曹操交给曹丕的任务,曹丕总是能够出色的完成。后来曹操逐渐发现了曹植的缺点,便不再重用曹植,将曹丕立做了继承人。

假如曹植做了魏国的皇帝,肯定会是一个昏君。实际上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稳住手握重兵的大将,并且拉拢到了士族的支持。

当然曹植比曹丕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曹植活的年龄更大,他的儿子也非常长寿,司马懿根本不可能熬过曹植的儿子。

另外,曹丕还有四占优势。

第一、从宗法制度上来说,有立嫡立长的传统。自从曹昂亡于宛城之后,曹丕就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天然有着优势。

第二、曹丕本人是个文韬武略都不错的全才。

第三、曹丕御人有术,深谙用人之道。身边有才智超群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算无遗策的贾诩、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等;而在军中有宗亲二代的佼佼者曹真、曹休等支持。反观曹植身边,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个恃才傲物不知收敛、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杨修。

第四、曹植行为任性荒唐。

综上所述,从治国大计上考虑,曹植确实不如曹丕。事实也证明曹操的选择是正确的,曹丕称帝之后,继承了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坚持大权独揽,制法削藩,全力整肃朝纲,禁外戚宦官干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与民修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说曹丕继位,为曹魏灭亡的打下了“伏笔”,纯属无稽之谈。曹丕、曹睿父子皆是一代明君,只可惜的是命都不长久,如果活得久一些,哪有司马懿的机会。



当代曹植


曹操的选择是对的,曹丕行事乖巧,处理政务果断,是个当皇帝的人才。曹植就像李煜一样,吟诗做对还行,在政务的处理上,为人处事上,比曹丕差远了。如果交权给曹植,曹家早就被灭门了。轮不到魏国的建立。


吴学华讲历史


曹植文才胜过曹坏,可是曹植有个坏皮气过度贪杯,老酒如命。有一次曹操派他来天带兵岀征,曹坏借此机会约他晚上喝酒,被曹坯有意劝醉,来天到了点兵派将的時侯,曹植隔夜酒还未醒。曹操火了,孺子不可委以大事。所以曹操对他办事不放心。只要有了酒,一切都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