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一、不一樣的三月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往常3月,人人都吟唱著一首“杏花開了”的迎春序曲,從內心描摹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麗畫卷。但這個3月,新疆的復工雖大踏步地走在了全國前列,終究有些事與往常不一樣了:

醫院還沒完全恢復往常。單位體檢也不能預約;同事住院手術,不讓探視不讓陪護;

健身中心雖然營業了,但沒有操課;

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突然叫停;

疫情的發展一直未停歇。境外輸入、無症狀病例都成為了防控的重點。雖然,我並不擔心新疆的防控,但人類地球共同體、全國一盤棋,疫情下半場的考驗,會使所有國家受到影響。

單位如此,面臨收入減少。個人亦如此。想去年此時,我已在重慶、成都、西安到處遊玩。而今,只逛了幾個公園,也沒敢報戶外徒步。暢想中的行走計劃都按了暫停鍵。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三葉草開的花,難以置信的美)

二、逛公園,是我對春天的尋覓。

烏魯木齊的三月,草未綠,花未開,依然枯黃蕭瑟。不過,晴天時時有,高空流雲,讓人對春天的期待一點點熱切起來。與其說盼望春天,不如說是渴望層層的綠意,覆蓋蕭疏的枝條,讓陽光灑下點點光芒。陰霾封閉的日子過了那麼久,人們太渴望新的熱烈與激昂,注入我們單調乏味的生活了。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烏魯木齊西公園)

在公園裡,散步、看樹看草拍片,與扎堆下棋、唱歌中的每一個人,默默地打聲招呼,然後加入到跳新疆舞的隊伍中。沒有距離,和誰跳都可以聊天,甚至與一陌生女子還聊到了更年期。

“我們新疆沒騙子。不需要設防”。這些潛意識已深入骨髓,讓我格外地安心。儘管,也羨慕內地3月花開滿地,但新疆的飲食與氣候早已習慣,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烏魯木齊南湖公園)

三、頭痛、目脹

怪疫情,二月裡天天宅家刷手機,眼睛疲勞。即使跳舞鍛鍊,也是從抖音聽課看手機。而且,我還恢復了頭條號更新,每日堅持寫微頭條。確實用眼過度了。

愛好太多,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我,毅力強、愛堅持。某種程度上,也是缺點。至於追電視劇,更是沒一點意義,完全就是視力疲勞。

按摩院、美體店都沒敢去。得不到及時修復。

若論成績與付出的性價比,簡直可憐:

收到兩張稿費單,一篇50元,一篇80元。

頭條運營收入:15元 ,40天啊,寫了6篇文章,30多個微頭條,就換來這些,能力太差。

四、恢復讀書

被動的。同事強行安利了兩本書,還送我一本。為了證明自己是讀書人,只好積極地讀了。

一本是于謙的《玩兒》,講他玩貓打鳥玩鴿子玩鷹建動物園建馬場的經歷。兩點感受:佩服北京人的圈子文化與情趣高雅,皇城根腳下的北京人,確實有值得驕傲的本錢。二不是作家的人也能寫書、出書,名人果然幹啥都容易成功。

另一本是馬未都的《醉——文明》,透過藏品文物講歷史講故事。讀了是大寫的佩服,一個人怎麼能儲存如此豐富的知識呢?不由想起《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裡的幾位大學士,楊雨、趙忠祥、酈波、紀連海、康震、蒙曼、王立群老師,都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要怎樣的天資與勤奮才能達到?


五、心態

我一閨蜜,每次出外散步,或是做了美食,家裡養的花開了,在朋友圈都能寫出雪小禪、丁立梅文字風格的美文,讓我自愧不如。你說我這天賦,哎呀,真是太差了。

倒也不是說非得寫出好文章,比我強的友友多了去了,沒啥難過的。但跳舞也進步小,搓麻還是一如既往地不行,然後臉皮也薄,心腸又軟,總是會吃點虧,而且還老犯糊塗,給自己帶來懊悔。

哦,股票還繼續虧著錢。

暈!要不是擁有良好心態,我這日子昨過呀!難過的事一堆堆。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宅在家拍的花)

六、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大事

我與化妝品店的一位朋友是老相識。每回與她聊天,談起不開心,都能從她那裡得到共鳴。3年前,她突發心臟病,還時常有一些煩心的家事堵著胸口。可她的三觀永遠理智,心態永遠平衡。她常常愛說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大事。我知道,這裡的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額,而是一種對待生活不如意的平和態度。

這世上的事,起起落落,誰又能永恆如意?不過是捱過一些苦痛,繼續努力前行。

七、沒有永遠的沉,也沒有永遠的浮

此刻,聽鹿晗吳亦凡的新歌《咖啡》,想他們歸國四子的星途沉浮。當初的黃子韜意氣用事,可後來他和吳亦凡的世紀大擁抱,再到如今他和鹿晗在創造訓練營合體錄節目,誰能想到事情的走向呢?(我不追星,只談感慨)

追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為黃曉明開心。演技時好時壞的他,這一次終於恢復到巔峰。

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要激憤,不要太早下結論。許多的事都會反轉,也會從無到有,或者隱匿不見。如同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歲月漫長,閒看雲捲雲舒。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生活的起伏——甜也會苦,苦也會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