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漢高祖劉邦在當了皇帝后,在對功臣論功行賞時,朝內大臣們對誰的功勞最大爭論不休,很多人認為曹參應該排第一,理由是"平陽侯曹參跟隨陛下南征北戰,身受70餘處戰傷,攻城掠地,功勞最多,應排第一。 "然而劉邦卻力排眾議,把首功給了蕭何,並封蕭何為酇侯,封得的食邑也最多。不僅如此,劉邦還給了蕭何最大的榮譽,允許他穿鞋帶劍上殿,還把他的父子兄弟等十多人都進行了加封。那麼,劉邦為什麼這麼看重蕭何、給了他這麼高的榮譽地位呢?

劉邦在老家當閒人時,雖然父兄辛辛苦苦耕種著三十畝薄地,日出而作,也僅僅夠溫飽,劉邦本應幫家人分擔勞動,但他卻是一個不認命的主兒。不僅不愛勞動,而且到處惹事生非,免不了被人搞到官府。當時蕭何正在沛縣縣裡當吏掾,是縣令最得力的手下,很多事都是蕭何處理。因此一來二去,劉邦和蕭何熟悉了。蕭何看劉邦長相不凡,並且聽說劉邦左腿上天生有七十二顆黑痣,更認為劉邦將來不是一般人,因此經常護著劉邦,替劉邦做了不少事。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劉邦後來在鄉里鄉紳、富戶的資助下,當上了泗水的亭長,成了蕭何的手下,兩人更是斷不了來往。劉邦這人痞性十足,見人自來熟,生性豁達,愛開玩笑,因此和縣裡的一些官吏、名士都有來往。他也極力結交縣裡的一些知名人士,因此因緣巧合地被縣令的好友呂文賞識,把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了他。蕭何作為縣裡文化水平最高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無人可比,因此很多人有事都是蕭何出面處理,包括劉邦和呂雉的婚事也是多虧了蕭何幫忙。

後來劉邦押送勞役去驪山,半路跑了很多人,就是到了驪山也避免不了殺頭問罪。劉邦索性把剩下的人都放了,帶著十幾個願意跟隨他的躲進了芒碭山。劉邦私放勞役並且逃跑,這是犯下了滅門的大罪,雖然縣令和自己老丈人是好朋友,但也不敢徇私,怕丟了自己的烏紗帽,就把劉邦的家人關了起來。當時劉邦和呂雉結婚沒幾年,已經有了一女一兒,因此兒女還小,受不了牢裡的苦。蕭何作為縣令的得力手下,自然免不了替劉邦說好話,加上老丈人的打點,呂雉等人很快就放了出來。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沛縣縣令看別處造反的風起雲湧,也想奪個先機起來響應,在蕭何、曹參的遊說下,答應讓劉邦回來領頭造反。等呂雉讓樊噲把劉邦找回來後,縣令又後悔了,還要把蕭何、曹參捉起來問罪。蕭何、曹參得知消息後,連夜從城牆上下來,跑到劉邦那裡,做了劉邦的手下。等到劉邦做了沛公,蕭何積極替劉邦出謀劃策,又和曹參、樊噲等人分頭行動,招兵買馬,替劉邦集聚了幾千人的隊伍。

後來,劉邦在楚王熊心的安排下,一路西進,攻城掠地,直接收復了秦朝的都城咸陽。一群土包子哪見過天子腳下的宮室,很多將領佔領了有錢的官員府邸,劫掠財寶,就連劉邦也流連於秦宮的豪華,不願離開。蕭何作為主管軍隊後勤的丞督,進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士兵包圍了丞相府,任何人不準進入,自己親自帶人把秦朝的一些書籍、地理文獻資料、規章制度等登記造冊保管起來,預備以後使用。劉邦後來在四處征戰、治理政務方面,蕭何收藏的這些資料發揮了巨大作用,劉邦也不得不佩服的說:"蕭何確是異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場。"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蕭何作為丞相,坐鎮漢中,源源不斷地把糧食、兵員送到劉邦征伐一線,劉邦在好多次戰役中全軍潰敗、逃跑、絕望,每次都是蕭何在後方及時的填補兵員,使得劉邦再次披掛上陣,保證了整個戰場的勝利。蕭何不僅對劉邦在前線全力支持,在漢中,他大力組織生產,想方設法為民辦事,得到了漢中地區廣大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蕭何作為劉邦的好友、屬下,忠心耿耿,對劉邦所交代的事一絲不苟,從沒有出過任何差錯,還是得到了生性多疑的劉邦的疑慮。由於蕭何名望很高,劉邦在外征戰時怕蕭何也學別人藉機造反,因此每次有使者護送軍需送往前線時,劉邦每次都問蕭何平時的情況,使者幾乎都是同樣的回答:“丞相愛民如子,除辦軍需外,都做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每次聽了都沉默不語。消息傳到蕭何那裡,在門客的提醒下,知道劉邦心懷嫉妒,怕自己取代他在民眾中的地位,就採取了自毀名節的事情,如低價強買民眾土地等違法亂紀的事。等劉邦戰罷歸來、雪片似的告狀信遞到他手裡狀告相國時,劉邦卻顯得很高興。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蕭何一生清正廉明,深知自己忠於劉邦,對自己也是最大的利益,為此也在史上留下了罵名。蕭何作為韓信的伯樂,和韓信的關係是比較好的,韓信也因此信任他。但在韓信被人揭發造反這件事上,蕭何在呂后的指示下,對韓信造反不加調查、瞭解,利用韓信對自己的信任,把韓信騙入宮中殺害。他害怕的是,怕因此劉邦懷疑他,或者和韓信有勾結,而採取了落井下石、助紂為虐的方式,這也是蕭何歷史上的最大敗筆。

由於蕭何在殺韓信這件事上出力最大,得到了劉邦的嘉獎,還派了一名將軍帶領五百士兵作為蕭何的侍衛部隊。加官進爵的蕭何喜氣洋洋,親朋也都向他祝賀,可還是有頭腦清醒的人。他的門客召平就給他潑冷水說:“公勿喜樂,從此後患無窮矣!”他接著說道:“主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公安居都中,不與戰陣,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見淮陰侯韓信的下場嗎?”一席話把蕭何嚇出一身的冷汗,這哪是護衛自己,明擺著這不是不相信自己嗎?他趕緊覲見劉邦,把自己的食邑分出一些來,並拿出一些家財獻給國家作為軍需。劉邦很高興,免不了說一些嘉獎、勉勵的好話。

官場啟示錄:蕭何的為官之道與明哲保身

蕭何在60歲時,劉邦還是無故找了個理由,把蕭何關了起來,雖然關的時間不長就放了出來,但從此蕭何更加小心翼翼,對劉邦誠惶誠恐、恭敬有加,不過從此也對國事很少過問了。蕭何很明白劉邦為什麼敲打自己,劉邦在剪除了異姓王之後,在朝內家族勢力最大的就是自己了,只有小心謹慎才能取得皇帝的信任,保住家族的勢力。

蕭何一生對劉邦忠心耿耿,謹小慎微,做事認真,雖然勞苦功高,但也不得不明哲保身,為保全自己違心做皇帝喜好的事,這也是自己家族常盛不衰的法寶。蕭何的後世子孫們也都身世顯赫,五百年後的梁高祖武帝,就是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