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週日上午我從三亞出發,沿G98海南東線高速驅車80餘千米,臨近中午時分來到陵水富力灣,小區的路口有一處魚碼頭,門楣上寫著:港坡碼頭。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走入碼頭,只見幾百米長的堤岸內停靠著許多魚船,還有一些魚船正在從港灣深處駛來,大堤上有一些涼棚,涼棚內的地上擺放許多的保溫箱,保溫箱內有大小不同,五顏六色的海魚和海蝦。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碼頭上有運魚的,有選魚的,有買魚的,有賣魚的,喧鬧的魚市,忙碌的魚家,快樂的生活。其間還有織網修船的,售賣水果蔬菜的,製作陵水酸粉的排擋,有許多附近的村民,居民前來採購新鮮的魚蝦。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嘭,膨,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遠處又有一艘魚船駛入碼頭,魚船上有十幾位漁民,魚船靠岸後幾位漁民端著捕撈的魚獲來到岸上,岸上有稱重和記錄的,分門別類的把魚放到保溫箱。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之後他們來到船老大的身邊領取當日的報酬,數著手中的百元幣,他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汛期內他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隨船出海,風裡來浪裡走,起網下網,收穫希望,中午時分才能靠岸。隨後各種車輛把保溫箱的魚獲運走,碼頭又迴歸平靜。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港坡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據《正德瓊臺志.卷七》明朝正德年間(距今五百餘年)“大寨溝(今港坡河)在縣北十里,即大寨橋水。自西北南邁嶺發源,由此回東入海。秋冬間斬木塞水灌田,大利於民。”《乾隆陵水縣誌》載“在城北十里……東流經興調一圖,灌田數百畝”,“大寨橋(道光志又稱朝陽橋),在城東北十里大寨溝上,官道通衢”,入海處為“港坡港,在城東十五里”。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前些年碼頭建起之初,航道淤積,漁民們需將船停放其他港口才能正常出海。其後,有關部門疏通了魚船出海的航道,改善了碼頭道路,升級成為更加規範的碼頭市場,方便了漁民和周圍的群眾,成為港坡必不可少的生活配套。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海南陵水港坡港:逛碼頭魚市觀捕魚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