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国民待遇背后,实质上就是对某种社会规则的破坏


超国民待遇背后,实质上就是对某种社会规则的破坏


最近发生了一系列与外籍人士相关的事件。

4月1日7时20分许,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嘉禾院区住院部一楼隔离病区,女护士汪某被一外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OKONKWONWOYE CHIKA PATRICK(男,47岁,尼日利亚籍)推倒在地殴打并咬伤脸部。经法医检查,护士汪某面部、脖颈处以及腰部都发现损伤,鉴定为轻微伤。

4月1日上午,3名外籍人员在崂山区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时,因为插队与其他人员发生争执。其中一名外国人甚至大叫,Chinese get out(中国人出去)。

4月2日,平安北京通报,一坦桑尼亚籍男子不配合社区疫情防控措施。

3月26日,在上海一小区门口,一名女子搬家,不顾及小区外来车辆禁止入内的规定,不听从保安解释,执意要求搬家车辆进入,同时反复强调“我是外国人”。

3月20日,上海一位英国籍的女婿辗转多国回到上海,却不顾我国对入境人员进行隔离14天的规定,不听劝解,坚决拒绝集中隔离。

3月13日,上海集中隔离点来了近20个德国人。这些德国人要求加床铺,还有的人要求在隔离房里加沙发;还有人要咖啡、面包、果酱、浴巾、水杯,甚至还有的人要刀叉、红酒、披萨、吃西餐的专用餐巾。甚至大晚上,他们要求喝矿泉水。

……

在诸如此类的消息中,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种直觉,这些外国人大概误以为,在中国,他们或者比普通中国人高人一等?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也许很难理解,在今天自由民主的当代社会,一个外国人进入了中国,竟然会有如此荒诞无稽的想法。

推测原因,大概有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曾经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政策。

第二,在正常交往中,华夏民族是一个热情待客的民族,有着悠久历史,自古就为文化礼仪之邦。

第三,在一些场合,我们曾经的某些执法,尤其是对外籍人士执法或执行规则,存在一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

然后,外籍人士中,极少数素质低下的投机份子混入中国,大摇大摆享受特权,却不尊重规则,甚至以为热情是中国人软弱好欺负。另一方面,某些人对待外籍人士一些过于热情的招待,又助长了这种误解,直叫人气愤。

因此,久而久之,不少外籍人士大概就深深误以为他们自己确实有了某种超国民待遇。比如在上述的某事件中。一旦他们的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满口叫嚣,“我是外国人。”

好在,我们看到,

殴打并咬伤护士的外籍人士,目前涉案嫌疑人正在警方监管下隔离治疗,待其治疗结束,警方将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其他几名外籍人士也经过警方处理,要么道歉要么限期出境,这结果,似乎让不少国人大大出了一口恶气。

当然,对于外籍人士过于友好,尤其是青岛那三名插队的外国人,根据他们与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他们原是崂山区工作人员“请”来的,并且承诺他们可以不用排队,优先检测。那么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至少公务人员依法依规履职能力需要极大提升。

毕竟,我们都坚信,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有一些人会天然凌驾于另一些人之上的社会了,

这也早已经不是积弱积贫的旧社会了,不要幻想再超国民待遇,

超国民待遇背后,实质上就是对某种社会规则的破坏。

一个正常的人,谁都不能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

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我相信,伴随类似这些事件的发酵和大范围内讨论,一个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给了很多机构单位处理类似外籍友人关系时很好的一个示范,也给了世界上那些还幻想到今天的中国来找超国民待遇的外籍人士一个警告,

即,无论我们对待外籍人士多么友好,但这种友好一定是在规则之下,是遵纪守法的,绝不会为了对所谓的外籍人士过于友好而坏了规矩。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会尽我所能帮你,但是不能坏了规矩。

因为,坏了规矩,实际上才是真正的违背了待客之道,也绝不会长久。不仅不会让对方从心底真的尊重,还会令无数国人戳着脊梁骨痛骂,非常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