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切爾諾貝利是位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普里皮亞季的核電站,在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凌晨發生了嚴重性的爆炸,造成核洩漏,所產生的核輻射含量等同於四百顆原子彈所產生的核輻射量。據當時科學相關報告顯示,切爾諾貝利的輻射,造成空氣及揮發性物質在全球擴散,並且有二十億人被受影響。這場核爆炸,讓切爾諾貝利直徑都一片荒蕪,人類根本無法在這裡生存。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從此,切爾諾貝利就成為了世界合上最大的核廢墟,只有無數的變異植物和變異的動物在這裡生存,這個名字,也讓人聞之色變。最讓人擔憂的是,切爾諾貝利不僅僅只對周圍的生物造成影響,很有可能隨著食物鏈,將核輻射帶到更遠的地方。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切爾諾貝利已經讓人足夠擔憂了,但是在英國卻有一個人卻讓人更害怕,他被稱為“移動的切爾諾貝利”,有人給他取名為“毒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將鈈注射進體內的物理學家

埃裡克·沃利斯是英國的一名物理學家,他對於科學十分著迷。更是對稀有元素的探索青睞有加。

這天埃裡克·沃利斯對稀有元素中的鈈特別感興趣,便將其注射到自己的體內。

(鈈,誕生於1940年的美國科學實驗室,是原子能領域的重要的放射性材料,在2017年10月27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到致癌物名單中,其毒性巨大無比,僅僅一克與水相容,面可消滅兩億人,要是五克的話,可以消滅半個地球人,其威力不言而喻了吧)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那為什麼埃裡克·沃利斯要將鈈注射針劑的體內,是因為其認為鈈作為一種金屬元素,雖然具有對人的身體有著傷害性的攻擊,但不足為懼,不會很快死亡的,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二十三年前,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存活率幾乎為零的實驗。他先後讓大量的放射性的氣體進入自己的身體,再注射大量的鈈元素進入到自己細胞之中。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埃裡克·沃利斯在注射完之後,並沒有立馬死亡,這也把上述當中說到一克的鈈就能滅了兩億人當成無稽之談。

雖然想法已經被證實,但因為埃裡克·沃利斯的體內存放著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成為了實質性的“毒王”,移動的“切爾諾貝利”,在其注射的第一天就已經被英國的安全防控部門控制起來。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埃裡克之死

埃裡克·沃利斯不愧是一名實至名歸的科學家,很快就發現了鈈元素,產生的是伽馬射線,而這種射線在空氣的傳播僅僅只有3-5釐米的距離,所以他還是可以向正常人一樣在外出遊,只是要注意與人之間保持安全的距離。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也正如上面所說,埃裡克的身體存放著大量的輻射物質,所以說其所排出來的任何物質也具有大量的放射性的輻射,會對環境帶來不小的影響,所以他不得不為自己準備很多防輻射的瓶子來裝自己的唾沫與糞便,而且在裝好之後,還需要送到有關部門進行研究。

於2004年,埃裡克·沃利斯在與放射性共存活了七年之後,他離開了這個世界。隨著他的病逝,也帶來了一推問題,就是如何安葬這位帶有病毒的科學家。前面介紹到,鈈輻射的消失需要數萬年的時間,根本不能將其進行普通的土葬。所以有人就提出火葬,因為在火的強有力燃燒底下,任何的細菌都可消滅,大家都認為可行,便開始進行試驗。

移動的切爾諾貝利,英國“毒王”糞便都要隔離,死後用鉛棺埋葬

然而試驗過後卻發現帶有鈈元素的小白鼠被火化掉之後仍然存在放射性物質,所以火化埃裡克·沃利斯的想法破滅。又經過一番的研究發現,鉛物質的具有很大密封性效果,於是就讓人專門定製超大厚度的鉛棺木,讓埃裡克·沃利斯沉睡於鉛棺中,並深埋地下。

最後,埃裡克·沃利斯的科學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