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者面前,我們都是“”倖存者”


在逝者面前,我們都是“”倖存者”


早上是被鳥叫聲驚醒的。也不知為何,今天小區裡的鳥格外吵鬧,彷彿有一大群鳥聚在一起,在窗外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可是我又感覺它們分明不是在歌唱,而是在撕扯著喉嚨叫喊,像是想要叫醒什麼似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杜甫那句“恨別鳥驚心”來。

今天是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過在經過昨晚的一場大雨之後,佛山這邊的雨現在已經停住了。但天空依然陰陰的,也沒有要放晴的跡象,恐怕一會還會再下起雨來吧。

我站在陽臺上向下眺望,小區的路面還是溼溼的,亭邊的池子裡也積滿了不少雨水。而滿園的樹木,在經過一夜春雨的沖洗之後,欲加青翠欲滴。

這個小區裡的花樹不多,這是一直讓我耿耿於懷的事,總覺得它少了點色彩,缺了些詩意。可如今卻忽然有些慶幸,因為這樣我也就不會看到,“繁枝一夜空”、“落紅鋪滿徑”的傷感一幕了。

然而無論如何,我想對於中國人,甚至對全世界人民來說,這都是最令人傷心的一個春天。因為有太多美好的生命,就在這個春天裡凋零了。

02

他們有的是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有的是公安幹警,有的是社區幹部,有的是志願者,還有更多和你我一樣普通的父親、母親、兒子和女兒。

經此一疫,我們在再也無法忘記這些應該被這個國家和人民銘記的名字:

梁武東,武漢亞心總醫院主任醫師,他是第一個犧牲在抗疫前線的醫務工作者,享年62歲;

劉智明,武漢武昌醫院的院長,他是首位因新冠殉職的在職院長,享年51歲。當靈車經過醫院門口時,她的遺孀蔡利萍追著靈車痛哭;

李文亮, 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師,他是此次新冠疫情的“吹哨人”,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去世,年僅33歲。如今李文亮醫生的微博,已成為網友傾訴的“樹洞”,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網友給他留言,從未停歇;

夏思思,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殉職時年僅29歲。在治療期間,她主動把ICU床位讓給其他患者。在病床上,她依然牽掛工作,希望治癒後能重返一線。夏思思去世時,他2歲的兒子,以為媽媽還在上班……;

段正澄,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6歲。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悼念文章中稱,段正澄院士為人師表,注重立德樹人,教育學生“將文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到車間裡”;

常凱,導演,湖北電影製片廠“像音像”對外聯絡部主任,一家四口因新冠肺炎相繼離世。他和姐姐護士柳帆,在2月14日同一天去世;

“遊子雪松”,鄉愁詩人,安徽省作協會員,2月13日在湖北去世。在疫情期間,他寫了一首名叫《墓誌銘》的詩;

在逝者面前,我們都是“”倖存者”


……

還有很多很多曾經鮮活的生命,都在這次疫情中離我們而去,最終將生命定格在了2020年的春天。

03

今天是清明,我讀到了宋代詩人高翥的一首《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早上看新聞,目前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的人數已經超過5.8萬人,這真是個超級恐怖的數字。如今看來,豈止是“南山北頭多畝田”,全球都不知添了多少新墳!雖然為了防止疫情再擴散,國家頒佈了現場掃墓的禁令,可是想起那些我們懷念的親人,誰又不是“淚血染成紅杜鵑”呢?

今天小林漫畫的標題是《他們沒有離開,只是去了百花深處》,讓我覺得心中一暖。是啊,他們並沒有離去,他們也不能離去,他們應該永遠活在人們的心間,他們的名字應該刻進這個民族的基因裡。

因為只要想到他們,我們就會記起這一次的災難,想起曾經哭泣的眼淚;想到他們,也會讓我們鼓起勇氣,好好活下去。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次疫情“劫後餘生”的一員,我們都是這次災難的“倖存者”。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犧牲者,否則也許就是背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